平生看明月,西北有高樓。如今羈旅,常歎茅屋暗悲秋。聞說吳淞江上,有個垂虹亭好,結友漾輕舟。記得蓬萊路,端是舊曾游。趁黃鵠,湖影亂,海光福絕塵勝處,合是不數白蘋洲。何物陶朱張翰,勸汝橙齏鱸膾,交錯獻還酬。寄語梅仙道,來歲肯同不。
寄語月淪朱逸士,他年同賞水仙花。
層巒疊嶂危相倚,亂石飄風湧秋水。
寒松荒草間蒼黃,照眼崢嶸三十里。
初如井底觀天門,一峰巍然中獨尊。
縈迴百折至絕頂,俯視眾嶺來兒孫。
人言此山插霄漢,馬不容鞭仆夫歎。
攀援何異蜀道難,氣竭神疲背流汗。
熟視徐行路覺平,心寬意適步更輕。
志須預定自遠到,世事豈得終無成?我來正直窮冬月,倚秋巖前嚼松雪。
午店煙生野飯香,陽坡日近梅花發。
寄語悠悠行路人,乾坤設險君勿嗔。
胸中芥蒂未盡去,須信坦道多荊楱。
君莫厭江鄉,也有茂林修竹。竹外有些亭榭,置酒尊棋局。棋神酒聖各成歡,歡長更燒燭。寄語故人鵬鷃,任傾金圍玉。
河間王郎後王粲,文采風流發奇干。
十年挾策胄子學,博士先生此鄰縣。
登樓作賦少追騷,六代同風掃糜爛。
孰知王郎氣骨高,聲處箴官執□彈。
大朝陳署統烏府,三語從容五行雁。
案頭可但抱成書,簪筆□□曾坐旦。
浙河以西風紀難,官寺狼殘民久散。
定應敷奏一鳴湯,未數威稜三斗炭。
且令風裁徒事幕,三尺持平金石貫。
喜見清出冰雪,又送文溪入秋漢。
入秋漢。
南端文法重檢詳,架閣名官資主辯。
皂囊白簡不敢咨,如守遺珠劍空盼。
九重關內急群言,天子英明在東觀。
寄語西來王子淵,早頌賢臣職台諫。
諫章前一及東南,且為鹽租發長歎。
矯矯雲外物,本非世所馴。
懷安敗爾性,乃與人相親。
嘎然而長鳴,已愧鴻在雲。
馬羈當受鞭,泉汲寧辭渾。
豈無山中友,初不離雞群。
雖無月支料,亦飽松間身。
嗟我少學古,有道羞賤貧。
徑出不自愛,蹉跎曳朝紳。
一為折腰趨,永愧植杖耘。
時時猶高談,自喜未緇磷。
寄語中山鶴,吾與汝知津。
漳濱讀書夜復日,十七年間駒過隙。
相逢忽認語音存,面皺髯張都不識。
歲晚懸鶉在結穿,坐寒我亦無青氈。
少時意氣今何似,對此猶能吸百川。
北風草木傷遲暮,秀嶺長松色如故。
須知憂道不憂貧,莫厭儒冠羨紈褲。
坐悲四海方橫流,長劍未試心未休。
寄語幔亭雲外客,他年終約紫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