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百尺樓,近在環堵室。
室處豈不佳,暑溽厭煩鬱。
著腳躡層梯,心眼便超軼。
好風天外來,佳月雲端出。
清明湛空闊,洞視了孅悉。
豈徒快登臨,抑可驗學術。
大哉天地心,昭然本如日。
世人庳且隘,動以私見窒。
未能脫塵凡,底處識微密。
羨君有斯樓,發以靜春筆。
知崇與禮卑,二義貫於一。
獨理要高明,履道貴平實。
庶幾足目俱,不但窺彷彿。
工夫妙方寸,豈假身外物。
此境未昭融,此屋空突兀。
君看希聖徒,陋巷暗蓬蓽。
司馬光《登封龐國博年三十八自雲欲棄官隱嵩山作吏隱》詩詞原文及賞析
懋德負長才,全牛不足剸。
纏為百里宰,驥足殊未展。
齒發方盛強,趣尚已高遠。
結庵睋二室,志欲巢絕巘。
賢人心如雲,無跡有舒捲。
不須驚俗目,舊犖乃求顯。
既知吏可隱,何必遺軒冕。
冰雪肌膚,靚妝喜作梅花面。寄情高遠。不與凡塵染。玉立峰前,閒把經珠轉。秋風便。霧收雲卷。水月光中見。
霜威淒緊,政悲風搖落,千山群木。十里清香方盛賞,巖桂嬌黃奼綠。九畹衰叢,東籬落蕊,到此成粗俗。孤標高遠,淡然還媚幽獨。憔悴詩老多情,問佳人底事,幽居空谷。日暮天寒垂翠袖,愁倚蕭蕭修竹。林下神情,月邊風露,不向雕欄曲。慇勤惟有,篆煙留得餘馥。
蓬萊三神山,橫絕巨鰲背。
鰲傾海水動,一峰失所在。
飛來大江中,盤礡幾千載。
化為金山居,龍象錯朱貝。
夙昔愛山水,江湖不暫忘。
君前或剖竹,匏擊古維揚。
隱然絕勝地,旦旦遙相望。
不意二君子,招攜一葦航。
高躡雲梯,闊視皦溟漲。
潮來隱天地,萬里擲白浪。
波清雲漢淨,澄流迷下上。
更深月正中,山影杳無象。
蛟龜四面穴,形勢三洲壯。
融結即難窮,丹青殊莫裝。
蘇侯韻高遠,邵子雅趨尚。
奇觀極無邊,幽等端未放。
浮生閱流水,清晨造方丈。
畢景趣言歸,侵星搖兩槳。
皇家駿命承蒼穹,烝民這傑生維嵩。
聖賢會合若符契,坐致四海登熙攏
三階清平九鼎重,指麾拱揖安華戎。
人情誰不樂將相,往往皓首忘疲癃。
北平飲乳尚懷印,千秋乘車猶入宮。
唯公致政年甫至,耳目明利志氣充。
幡然脫去萬鍾祿,心儀高遠如翔鴻。
靈台不復匠疚瘢戀綠竦浦小?/p>
英華純粹積不發,事業轉為文字工。
大篇短韻間金石,遠追吉甫流清風。
刻雕眾物非用意,默與元化參神功。
應劉鮑謝事奇巧,細瑣豈足誇才雄。
裸圭夷玉清廟器,肯與環玦爭玲瓏。
絳賬生徒東閣客,微官拘縶如樊籠。
言詩何敢望商賜,幸得誦詠祛童蒙。
昏花病目不自惜,服膺盥手書一能。
千金這產不可易,子孫寶蓄傳無窮。
憑高遠望,見家鄉、只在白雲深處。鎮日思歸歸未得,孤負慇勤杜宇。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灑瀟瀟雨。長江萬里,難將此恨流去。遙想江口依然,鳥啼花謝,今日誰為主。燕子歸來,雕樑何處,底事呢喃語。最苦金沙,十萬戶盡,作血流漂杵。橫空劍氣,要當一洗殘虜。
大士神通超一切,果成道備棲覺地。
龐眉山立孰寫真,水墨良因作遊戲。
明窗棐幾氎巾淨,竹爐柏子香雲細。
條繩乍解目增明,短幅溪籐聯數紙。
當年意匠寄高遠,慘澹風雲生眼底。
穹巖怪石隨步奇,岳鬼蠻奴凜生意。
僧繇未貌錦幪像,道子曾罷長安市。
手攜貝多口忘言,瓶瑩琉璃瞻舍利。
或嘿或語或慈威,亦躡芒鞋將渡水。
天女獻供顏如蓮,結習自空花墮袂。
神閒態逸贊莫窮,墨妙筆精足珍秘。
蕭然著我巖壑中,雁蕩經行恍能識。
詩成倒挽兩龍湫。不用韓公為畫記。
座中忽覺林樾幽,怪松墮前驚兩眸。
孤根蟠錯湧鱗鬣,百干奮躍紛戈矛。
千歲之柯海波卷,十畝之陰風靄福
上雲變幻舞鸞鵠,下風哮吼搏蛟虯。
影入月窟兔縮距,聲撼水府鯨掉頭。
初夏花黃醍醐結,四時芽茁紺綠抽。
噓晴噀雨莽奇怪,搖山蕩海寒颼颼。
天開地避何日種,陰慘陽舒謾神搜。
鄉閭諷誦喜輒應,僧伽護愛訶不休。
得非孔明廟前銅柯柏,元氣淋淳鍾此夫焉瘦。
得非道者庵邊隔世植萬本,倫魁飛來排斡予交樛。
安得此松據此地,輪囷傲蹇無侶儔。
我嘗兩賦羅漢樹,詩人許我不但楊與尤。
一在天台匿峰嶺頂,芘覆方廣之寺瀑布流。
一與郡治參雲亭對峙,白猿啼蹶忽驚紫鳳留。
因知三台氣忠厚,何但當代人材優。
至於樹木亦豪偉,歲寒動足光林丘。
問諸故老考初始,或雲五季方栽培。
黃宋惡跡寺傍廟,野僧無知但包羞。
又雲道人梁君隱唐末,建立鼎灶結茅深巖陬。
與二道伴王與白,赤鉛紫汞火候卦氣周。
千日丹成各升舉,捨庵為寺答應求。
後人誕謾附名號,妄蹤狂躅何悠悠。
當時丹氣蒸山一鄉植物茂,丹液入根獨此偃蓋稠。
勢蟠形踞抱龍虎,梢圓葉厚綴球旒。
芘民曾卻折額虎,供桃時下青茸猴。
四百餘年頗靈異,圖經不載記不收。
賢哉趙公眼高遠,褒貶萬態如春秋。
一見指呼韋偃輩,咄嗟而辦造化侔。
竭囊底智老我語,搜攪造化正恐神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