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鉉翁《六月菊以夏中破萼至秋晚枝條雖蒼勁而花色灼》詩詞原文及賞析
九月菊偏與秋霜宜,六月不受炎暑欺。
秋霜似同君子操,歲寒相遇長相好。
暑不與貞士謀,楊燥怒煌如相仇。
要之二菊所遭有難易,夏居其難秋若居其易。
君不見當年秦焰焦中州,儒壇處處同荒丘。
獨余商山老人在,高臥林泉節不改。
平生不識咸陽門,晚隨幣聘來漢京。
欲興詩書談王道,再使風俗還歸治古淳。
我評此花似此老,傲暑凌寒無不可。
種之階庭今幾年,我自識花花識我。
粵從夏五開敷到殘秋,更與黃花為輩儔。
嗟哉黃花非輩儔,老行難逐少年游。
此菊當為菊中第一流。
太華之松千歲青,嘗聞其下多茯苓。
地靈山秀草木異,往往變化為人形。
神仙不欲世人采,覆以雲氣常冥冥。
台郎何年得真訣,服餌既久毛骨清。
汝陽昔見今十載,丹顏益少方瞳明。
郡齋政成樽俎樂,高談日接無俗情。
詔書忽下褎美績,使車朝出行屬城。
職清事簡稱雅意,蠹書古篋晨裝輕。
洛陽花色笑春日,錦衣晝歸閭裡驚。
自雲就欲謝官去,烏紗白髮西台卿。
他年我亦老蒿少,願乞仙粒分余馨。
寒江凝碧。是誰翦作梨花出。花心猶帶江痕濕。輕注香腮,卻是桃花色。飛來飛去何曾密。疏疏全似新相識。橫吹小弄梅花笛。看你飄零,不似江南客。
我昔扁舟泛湖去,四望荷花浩無數。
誰家畫舫倚紅妝,笑聲迥入花深處。
笙歌淒咽水雲寒,花色似嫌脂粉污。
夜深人靜月明中,方識荷花有真趣。
水天倒浸碧琉璃,淨質芳姿澹相顧。
亭亭翠蓋擁群仙,輕風微顫凌波步。
酒暈潮紅淺渥唇,膚如凝脂腰束素。
一捻香骨薄裁冰,半破芳心嬌泣露。
湖光花氣滿衣襟,月落波寒浸香霧。
恍然人在蕊珠宮,便欲移家臨水祝
回首落日低黃塵,十年不到湖山路。
花開花落幾秋風,湖上青山自如故。
金蓮照夜紅,玉腕扶春碧。曲妙遏雲行,人好欺花色。歡生酒面濃,笑染爐香濕。飲盡十玻璃,月墮東方白。
桃源東回溪轉長,桃花開時春日光。
幽禽出樹亂紅落,游魚吹花流水香。
山人正住溪之滸,屋角花開自成塢。
尋源未許武陵人,隱者但作桃花主。
拄杖穿花來水頭,禽魚亦解識風流。
往來況有樵雲叟,何惜銜杯同唱酬。
一尊如出桃花色,花落尊中已無跡。
醉鄉泠泠白日閒,黃塵滾滾青山隔。
明年此日桃花開,何人淨掃溪陰苔。
我亦天台約劉阮,春風一棹酒船來。
燕山三月飛楊花,滿天白雪隨風斜。
客子出門已十載,飄零感此思回家。
楊花飛自好,客愁不可道。
歲歲楊花飛,飛盡春光老。
春光迅速若轉蓬,丈夫建樹難為功。
李廣不侯馬援謗,至今慨歎傷英雄。
傷英雄,徒拂抑。
鬢華忽似楊花色,不如匣劍歸去來,南山之南北山北。
仲父王佐材,屈身仇香位。一從理京劇,萬事皆容易。
則知無不可,通變有餘地。器宇溟渤寬,文鋒鏌琊利。
憧憧洛陽道,日夕皇華使。二載出江亭,一心奉王事。
功成良可錄,道在知無愧。天府留香名,銓闈就明試。
賦詩皆舊友,攀轍多新吏。彩服辭高堂,青袍擁征騎。
此行季春月,時物正鮮媚。官柳陰相連,桃花色如醉。
長安想在目,前路遙彷彿。落日看華山,關門逼青翠。
行襜稍已隔,結戀無能慰。誰念尊酒間,裴回竹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