罨畫樓前初立馬,隔簾笑語相親。鉛華洗盡見天真。衫兒輕罩霧,髻子直梳雲。翠葉銀絲簪末利,櫻桃澹住香唇。見人不語解留人。數杯愁裡酒,兩眼醉時春。
柳腰暗怯花風弱。紅映鞦韆院落。歸逐燕兒飛,斜撼真珠箔。滿林翠葉胭脂萼。不忍頻頻覷著。護取一庭春,莫彈花間鵲。
桂之樹。
桂之樹。
桂生一何麗佳。
揚朱華而翠葉。
流芳布天涯。
上有棲鸞。
下有盤螭。
桂之樹。
得道之真人鹹來會講仙。
教爾服食日精。
要道甚省不煩。
淡泊無為自然。
乘蹻萬里之外。
去留隨意所欲存。
高高上際於眾外。
下下乃窮極地天。
平生好看竹,每見覺相與。
小大或疏密,一一皆媚嫵。
恨無地可種,所至造竹所。
近方闢門徑,得地尋丈許。
乞鄰栽百個,參差正當戶。
天公有老眼,惠以三日雨。
山行不厭泥,但喜竹無苦。
歸來報平安,翠葉多楚楚。
不妨來子猷,奚必希蔣詡。
何當繞扶疏,歲寒與君侶。
病繞梅花酒不空。齒牙牢在莫欺翁。恨無飛雪青松畔,卻放疏花翠葉中。冰作骨,玉為容。當年宮額鬢雲松。直須爛醉燒銀燭,橫笛難堪一再風。
方池小校風摺玻璃皺。數朵荷花開更好。把住薰風一笑。芳容淡注胭脂。亭亭翠葉相依。只欠一雙鸂鶒,便如畫底屏幔
不與飲盡孫權酒,正欲畫屏筆脫手。
一點凝墨狀生蠅,剔之不飛心始驚。
獻之興來拈起筆,筆如解飛自鉤掣。
戲染松煙作牸牛,脫似偃角眠沙丘。
蕭賁深得鶴三昧,胸中不與造化礙。
一幅素絹如片天,雪翎欲起凌蒼煙。
僧繇醉後齁齁睡,睡起濡墨作石塊。
擘山裂巖而拿雲,或如伏虎如露拳。
愷之畫蘭藏玉笥,開而視之已飛去。
安得翠葉成寒叢,四景常使飄春風。
聞道南齊宇文煥,精筆妙墨掃蘆雁。
低頸吸水昂頸飛,髣象荷枯沙瘦時。
唐有處士吳道元,丹青之餘多畫猿。
狀出抱子落寒泉,又如彎弓繞樹奔。
季成畫虎常作怒,鬼神不敢正眼覷。
但見紙上生猙獰,開口解嘯風悲鳴。
葉公好龍故學畫,不覺心孔開一罅。
紙上筆畫方似龍,風鬐浪鬣來爭雄。
韓干畫馬得滋味,霜蹄巧作追風勢。
可憐張口嘶無聲,只惜風稜瘦骨成。
江頭細草為誰綠,只有風煙相管束。
阮瞻收拾草精神,筆端與草私為春。
畫魚古有康靈叔,擲頭擺尾萬鱗足。
紅鱨紫鯉成隊行,躍碎琉璃跳上冰。
仁老胸中有雪月,畫出梅花更清絕。
魯直嗅之嫌無香,幻出江南煙水鄉。
張臻虛心而學竹,風雨瀟瀟生錦軸。
風枝雨干欲化龍,不堪裁杖扶葛洪。
錢覲畫松掃煙雨,松梢鶴立飛不去。
凌風傲雪冷幾時,翠色不改常清奇。
王維筆下多山水,千山萬水一彈指。
萬頃玻璃碧欲流,千層翡翠波上福
有時畫出幾枯木,一片落霞間飛鶩。
有時畫出古澗泉,浪花滾滾人不聞。
有時花落鳥啼處,正是千林俵秋雨。
有時日暮鴉鳴時,煙際鐘聲催月遲。
有時移卻瀟湘岸,移入洞庭彭蠡畔。
有時掇過天台山,相對雁蕩煙雨寒。
古人去後無人學,學者往往得皮殼。
鬼神卻易狗馬難,匠世未能窺一班。
見君丹青與水墨,筆下剜出心中畫。
一發才精百發精,留取後世不死名。
客心如頭垢,日欲撩千篦。
聞人說江南,喜氣吐晴霓。
伏枕夢歸路,子規吟翠微。
濟南似江南,舊見今不疑。
洗心欲成游,王事相奪移。
駑馬戀棧豆,豈能辭縶縲。
本無封侯骨,見事又重遲。
徒能多著酒,大腹如鴟夷。
惟思一漁舟,載網橫渺彌。
矯貢歷下亭,朱闌轉清溪。
春風吹桃李,三月自成蹊。
翠葉張日幄,紅英鋪地衣。
此中有佳興,不醉定自非。
況當郡政成,野繭麥兩岐。
與民同觀游,永夜不闔扉。
女牆上金樞,天如青琉璃。
想子果下歸,馬飽生芻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