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樹蕭蕭霜葉紅,蘆花瑟瑟鳴西風。
漁翁舉網秋江上,輕舟一葉波溶溶。
群魚游泳影相續,密網收來心易足。
赤鱗素質影跳空,玉尺金梭光炫目。
鼓枻歸來日未斜,腥風吹入比鄰家。
家人出戶歡相迓,笑舉魚筐還自誇。
老妻汲泉向江口,稚子攀條折楊柳。
汲泉炊水待烹鱗,貫柳攜魚去沽酒。
黃昏燈火羅盤餐,妻兒笑語娛團欒。
況值時清少徵稅,一生未解愁饑寒。
卻笑商人輕遠別,寒帳孤眠怨妻妾。
更憐農父在西疇,年豐則喜荒則憂。
何如漁者生涯寄江水,取之無窮用不已。
朝復暮兮醉復醒,長年嘯傲煙波裡。
乘馬陟層阜,回首睇山川。攢峰銜宿霧,疊巘架寒煙。
百重含翠色,一道落飛泉。香吹分巖桂,鮮雲抱石蓮。
地偏心易遠,致默體逾玄。得性虛游刃,忘言已棄筌。
彈冠勞巧拙,結綬倦牽纏。不如從四皓,丘中鳴一弦。
恭惟同出自,斯文其在茲。
白衣帝王師,古聞今所疑。
慘澹涪江濱,煙雨衣無炊。
一編洗心易,後學之蓍龜。
學禪譙夫子,窺牆胡不麾。
茲道三極。何曾限籓籬。
柱史接開來,相望幾何時。
舊隱勤汛掃,大書刊號挺雄奇。
江山著羈臣,千古同一悲。
渠自氣浩然,何成復何專虧。
高堂儼遺像,寶墨鐫豐碑。
往者不可作,搔首空涕洟。
蕭蕭北巖松,悠悠我之思。
叨竊逢嘉會,孤單荷曲成。
高車陪上宰,密座廁群英。
步武清華地,優遊侍從榮。
勤劬期薄效,忠謹誓明誠。
方畏官箴失,俄驚寵命行。
冒恩心易感,戀聖意難平。
未副宵衣念,寧安晝錦情。
搖搖千里棹,眷眷九重城。
茜旆輝登路,瓊章耀去程。
子牟牽望處,金闕玉為京。
政樂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傳消息。待作新年歡計,斷送春色。桃李成陰,甘棠少訟,又移旌戟。念畫樓朱閣,風流高會,頓冷談席。西州縱有,舞裙歌板,誰共茗邀棋敵。歸來未得,先沾離袖,管弦催滴。樂事賞心易散,良辰美景難得。會須醉倒,玉山扶起,更傾春碧。
天公不解防癡龍,玉函寶方出龍宮。
雷霆下索無處避,逃入先生衣袂中。
先生不作金椎袖,玩世徜徉隱屠酒。
夜光明月空自投,一鍛何勞緯蕭手。
黃門寡好心易足,荊棘不生梨棗熟。
玄珠白璧兩無求,無脛金丹來入腹。
區區分別笑樂天,那知空門不是仙。
為長心易憂,早孤意常傷。出門先躊躇,入戶亦彷徨。
此生一何苦,前事安可忘。兄弟先我沒,孤幼盈我傍。
舊居近東南,河水新為梁。松柏今在茲,安忍思故鄉。
四時與日月,萬物各有常。秋風已一起,草木無不霜。
行行當自勉,不忍再思量。
忠深獨逢尤,怨極翻作歌。
豈雲嗜好異,奪此芳潔何。
郢都值末造,聽惑賢佞訛。
令尹尊國事,君王信秦和。
內思謀諫盡,旁困讒嫉多。
秉道身必斥,徇時則同波。
我生帝降直,臣節安敢頗。
痛心易激烈,危步難逶迤。
忍觀宗緒墜,去復念本柯。
采藻或潤濱,茹芝亦巖阿。
下將從彭鹹,終已投汨羅。
湘水碧湛湛,湘山郁峨峨。
昔存懷沙恨,今見垂綸過。
仲夏草樹蕃,初華粲蓮荷。
禪棲寄幽祀,羈思發長哦。
風雅尚遺音,景宋寐殊科。
遠遊一感歎,白首留江沱。
志古流難合,談高道自明。
風波直恩分,鍼石盡交情。
讓節蒙知厚,華班絕綺榮。
賤生懷感遇,當路假晶熒。
累次青油幕,中間白玉京。
吏文容議緩,邦事卹言輕。
自此嗟流梗,何期苦見兵。
塞垣心易動,漳浦信彌驚。
玉蕊悲無驗,金台望忽傾。
歲闌雲慘淡,天迥淚縱橫。
世有真忠亮,今亡至直清。
舊僚知葬日,投此吊佳城。
暮山環翠繞層欄。時節歲將殘。遠雁不傳家信,空能嘹唳人間。客程無盡,歸心易感,誰與忘年。早晚臨流凝望,饑帆催卸風竿。
經營得要領,呈露入軒闥。
迢迢括蒼山,虯龍南北環。
中含七邑壤,下注溪流灣。
昔樓已據勝,今樓與名稱。
東西倍軒豁,高下增比興。
極目送朝宗,目窮波未窮。
萬里出寸碧,千里來雄風。
地迥月偏蚤,草綿心易忡。
窗影射朝白,簷牙留晚紅。
村村辨回互,樹樹分玲瓏。
長煙低抹岸,遠水淨涵空。
雲間無迅翼,天末識歸篷。
輪奐睹新作,邦人胡不樂。
憧憧絕紛擾,寂寂宜淡泊。
溪響答棋聲,雲影入杯酌。
守澄心自知,客至意亦宜。
哦詩句易得,憑檻坐忘疲。
垂名千古地,一朝風景異。
楹壓閭閻,邱壑輸胸次。
清游未渠央,吾民那可忘。
詞章賁高閣,前後兩甘棠。
田錫《代書呈蘇易簡學士希寵和見寄以便題之於郡齋》詩詞原文及賞析
金殿嘗聞金口言,詞臣官職是神仙。
三年偶忝西垣職,致身似得文章力。
感激思酬聖主恩,危言所以難緘默。
出入金門與玉堂,屢因狂直拜封章。
御戎救旱無上策,言詞不足動君王。
改官出職歸郎署,粉闈正秩慚叨據。
仍命淮陽頒詔條,元正不得與趨朝。
中書舍人捧寶策,加美微稱尊帝堯。
大明殿裡上壽酒,翰林學士先群寮。
獨有淮陽知郡吏,為曲郡符蒙借紫。
閤門引謝正衙辭,撰日忽忽辦行李。
都門柳色早春天,繁台寺中排祖筵。
離杯滿勸不惜醉,醉別上馬魂黯然。
客心易感須如是,回思故國三千里。
子雲相如俱蜀人,我今五十君青春。
春秋鼎盛正清貴,我年漸似下坡輪。
下車猶未逾期月,官捨初經禁煙節。
殘陽乍聽吹角聲,台榭梨花簇香雪。
獨酌不難何所為,孤懷無緒懷己知。
十八學士相念否,應笑骨凡格且卑。
地仙敢言謫仙宦,海槎卻有上天時。
陳州去京地不遠,莫惜音書來慰勉。
若得工夫可作歌,歌中言語不厭多。
畢三情旨頗似我,向二宋四及李大。
請與副閣王舍人,呈似此歌希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