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皇御天開大明,龍馬出自養龍坑。
房星夜下鹿盧寨,天駟曉來驃騎營。
殿前重瞳回顧盼,奚官仗外爭相迎。
雞鳴牛首試控縱,鳳師麟儀無逸驚。
歸風絕塵羨迅疾,逮日先影羞翾輕。
四蹄翩然不蹍地,六飛如在空中行。
是時雄酋有奢香,左驂牡驪右牝黃。
貢上金陵一萬匹,內廄惟稱此馬良。
宸遊清燕幸鸞坡,學士承旨贊且歌。
飲以蘭池之瑤水,秣以芝田之玉禾。
飛越峰名自天錫,駿骨雖朽名不磨。
至今百七十歲時,山頭猶有養龍池。
方經地誌或遺漏,箐苗洞獠那能知。
吾聞天下有道,飛黃伏皂。
又聞王良策馬,車騎滿野。
前時吉囊寇大同,烽火直達甘泉宮。
近水莫瀛亂交趾,羽書牙璋遍南中。
安得將星再降傅友德,房宿重孕飛越峰。
一月三捷獻俘馘,千旄萬旟歌熙雍。
嗚呼!將相寧有種,龍駔豈無媒。
經途訪跡一興慨,郭隗孫陽安在哉?長歌終曲長風來。
司徒之官不可求,早年通籍金閨游。
青袍只今厭奔走,兒女衣食泣道周。
屢見文章出翠釜,未聞廊廟登天球。
鄉關萬里望不及,風吹離思江花愁。
野人勸汝早歸來,塵埃髒骯難為儔。
朝廷嬖孽未除盡,早晚尚有巴蜀憂。
冰雪照野驚歲暮,行人烽火多阻修。
天狼出明東海岓,哀凰獨叫西康州。
酒酣對汝不料事,為此長歌歌未休。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台。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太白已仙去,詩骨此山藏。胸中錦繡如屋,都乞與東皇。碎翦杏花千樹,濃抹胭脂萬點,妖艷斷人腸。曉露沐春色,晴日漲風光。孤村路,逢休暇,共徜徉。酒旗斜處,□□一簇幾紅妝。暫息江頭烽火,無奈鬢邊霜雪,聊復放疏狂。倚俟玉壺竭,未肯寶鞭揚。
栘中老監本虛名,懶作燕山萬里行。
(余與高君奉使契丹,辭免不行。
)坐看飛鴻迎使節,歸來駿馬換傾城。
高才本不緣勳閥,餘力還思治蜀兵。
西望雪山烽火盡,不妨樽酒寄平生。
去年戰,桑乾源。
今年戰,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
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里長征戰,
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
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築城避胡處,[1]
漢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
征戰無已時。[2]
野戰格鬥死,
敗馬號鳴向天悲。
鳥鳶啄人腸,
銜飛上掛枯樹枝。[3]
士卒塗草莽,
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者是凶器,
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磊落堪輿氣,崢嶸社稷身。
地傾曾鎮靜,天造要經綸。
倉首懷公輔,中原仗老臣。
綸揚申命寵,渥照午橋新。
司馬還辭洛,汾陽再入秦。
乾坤重拆洗,宇縣細縫紉。
汰擊鯨波濁,風清虎穴塵。
綠林戡大盜,紫邏息罷民。
魴尾喁喁活,龍驤帖帖馴。
按行光弼壘,斜岸武侯巾。
究宅歌鴻雁,參謀集鳳麟。
星營羅粲粲,雷轂隱轔轔。
飛挽通關表,耕屯集渭濱。
軍容俄再色,威令復重信。
烽火閒荊楚,塵沙卷劍岷。
馬騰雲隴月,士飽雪山春。
來石非無傑,平江亦有人。
誓功俱不再,方德信誰鄰。
弓矢宜專晉,鉤膺遂錫申。
鶻銜凌井鉞,龍節壓參神。
衛幙論功盛,韋門送喜頻。
河陽分鎮日,許國授弓辰。
勳業當如此,恩榮實邁倫。
一忠摩皜日,二節貫蒼旻。
績偉官難報,天高德最親。
丹書名汗汗,黃色喜津津,
鹹頌僖公柏,誰言莊氏椿。
永為民立命,長秉國之鈞。
信作三朋壽,都由一字仁。
東歸知不遠,香信已浮銀。
朔州城頭塞雲結,朔州城下沙如雪。
赫連古戌白草枯,一路角聲吹不歇。
居民半是防秋兵,十里五里屯軍營。
偏師夜坐烽火息,飛挽小兒歌太平。
王郎家世本靈武,明目張髯氣如虎。
羽林驕將不敢欺,磧裡人耕好田土。
窮州十年多苦辛,奉檄東來覲紫宸。
長官知名聖君喜,邊吏有才能幾人。
遙遙朔州城,勸子一卮酒。
馬蹄明朝向山後,女牆孤月重相思,定倚危樓望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