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三月花如火,草樹青蔥雨初過。
柳條漸軟蝶雙飛,桑葉尚多蠶一臥。
薄情野水流不回,無力春雲慵欲墮。
團團榆莢是誰拋,漠漠游絲向人嚲。
可憐花木間嵐光,花前正好飛觥觴。
馮君夙駕一何速,捧檄銀坑按辛谷。
轉輸昨日又移文,小甿訴牒何紛紓
見說南山六百里,跙盡馬蹄摧屐齒。
是何屈於不知己,沖斗太阿教補履。
龍無尺水且蟠泥,驥困鹽車但垂耳。
片言折獄亦胡為,必也無訟方君子。
吾徒事業本稽古,得行其志當刑措。
畫衣畫地免煩苛,抵璧捐金返淳素。
未行此道且營營,營營為祿聊代耕。
殘春小別不足念,為君高唱南山行。
南山一月期回首,莫訴臨歧數卮酒。
姜* 《浣溪沙 至元十八年三月中*,太史大夫河東》詩詞原文及賞析
山滴嵐光水拍堤。草香沙暖淨無泥。只疑誤入武林溪。兩岸桃花烘日出,四圍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視水利,敬謁祠下,少道目前之勝慨。從行者,前嵐州知州平晉尹魏章,書吏王中千,中權秉中伯庸,簿尉史彥英。金石萃編補正卷三
落月墮眇莽,殘星澹微茫。
竹輿亂清溪,飛蓋入嵐光。
松檜霧靄濕,桑麻風露香。
空翠滴塵纓,何必濯滄浪?
山家亦早作,迨此朝氣涼。
林深無人聲,木末炊煙蒼。
離離瓜芋區,肅肅棗栗常
田園古雲樂,令我思故鄉。
墟市稍來集,筠籠轉山忙。
吏事亦挽我,歸路盤朝陽。
滅凡情。啟真誠。退隱要泉雲水行。嵐光滿目橫。煥然澄。洞然清。形釋心凝道自明。升玄耀玉京。
昔讀到難篇,乃聞真陽室,
亦嘗惟斯人,稱道或浮實。
邈在數千里,莫覿煙霞質。
青山有獨往,吾志久已必。
如何驂俗駕,尚此紆朝紱。
謬分南顧憂,惟刑在欽卹。
孤宦雖雲無,勝踐其敢失。
行行訪雲巖,草樹披蒙密。
呀然一穴開,勢欲吞朝日。
嵐光屏障展,乳溜龍蛇屈。
溪流自清泚,松韻何蕭瑟。
酌酒飲遊客,謂言此可述。
周生誠不誣,所紀窮纖悉。
惜哉非吾土,無由寄蓬蓽。
平生丘壑心,與道共湮鬱。
難進而易退,終當守儒術。
郡樓瞻東方,嵐光瑩人目。
乘舟逐早潮,十里登南麓。
雲深翳前路,樹暗迷幽谷。
朝雞亂木魚,晏日明金屋。
靈泉注石竇,清吹出篁竹。
飛毫劃峭壁,勢力勿驚觸。
捫蘿躋上峰,大空延眺矚。
孤青浮海山,長白掛天瀑。
況逢肥遯人,性尚自幽獨。
西景復向城,淹留未雲足。
六百里巉巖,嵐光霽後添。
經年吟未得,盡日看無厭。
僧捨青當檻,人家翠滿簷。
氣蒸丹水碧,脈潤紫芝甜。
嶺礙翻雲鶻,峰遮落海蟾。
澗深春有凍,影闊夏無炎。
勢斗嵩井華,名欺霍與灊。
石危蹲虎腳,松老髯龍髯。
曉榻便欹枕,晴樓懶下簾。
未能棲岫幌,猶道佐彤襜。
望久衣襟濕,登多屐齒粘。
何當隨四皓,深隱避猜嫌。
山人笑。人間不識山間妙。山間妙。嵐光浮動,半江殘照。移文莫待山英校。煙霞曾結三生好。三生好。白雲深鎖,葛洪丹*。
廬岳東南秀,香花惠遠蹤。名齊松嶺峻,氣比沃州濃。
積岫連何處,幽崖越幾重。雙流湓隱隱,九派棹憧憧。
山限東西寺,林交旦暮鐘。半天傾瀑溜,數郡見爐峰。
巖並金繩道,潭分玉像容。江微匡俗路,日杲晉朝松。
棕徑新苞拆,梅籬故葉壅。嵐光生疊砌,霞焰發高墉。
窗籟虛聞狖,庭煙黑過龍。定僧仙嶠起,逋客虎溪逢。
濩落垂楊戶,荒涼種杏封。塔留紅舍利,池吐白芙蓉。
畫壁披雲見,禪衣對鶴縫。喧經泉滴瀝,沒履草豐茸。
翠竇攲攀乳,苔橋側杖筇。探奇盈夢想,搜峭滌心胸。
冥奧終難盡,登臨惜未從。上方薇蕨滿,歸去養乖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