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亦之《邑大夫范丈寵示廣陵餘事泠然誦之歷歷慘惻如》詩詞原文及賞析
嘗閱淮南圖,蕭蕭草屋少人居。
及讀廣陵集,惻惻我心欲垂泣。
吁嗟戀鄉國,生死不肯去。
邊笳才一動,殺幾先此土。
可憐此土人,父子無白頭。
不死於饑即死戰,性命只在道旁溝。
更聞維揚有鬼市,銅錢須臾變為紙。
都緣白日殺人多,所以冤魂有如是。
君侯壯思凌雲空,青衫匹馬戎幕中。
當時轅門眼所見,長歌短歌淚如線。
少陵嶇崎夔峽路,一切悲愁托詩句。
至今太史不足憑,惟有此詩為可據。
紹興辛巳淮楚功,紛紛予奪或異同。
他年石渠訪遺事,為說東陽有蔚宗。
御史帝耳目,監察沿隋唐。
台閣迥清風,筆簡凌秋霜。
澄清一攬轡,驅狸走豺狼。
賢哉故安侯,廉介尤剛方。
閉門杜系謁,上殿肅朝綱。
今侯有祖風,學術尤章章。
出擁簿書塵,入薰書傅香。
胸襟漢石渠,人物魯靈光。
終然百鷙鶚,不及一鸞凰。
奉國信孜孜,問塗何皇皇。
往歲金陵轍,前年古浙航。
鳴犢有餘哀,河水空洋洋。
行役山川苦,歸興桑麻長。
廣陵挹雄勝,平山吊淒涼。
瘦馬乏芻櫪,寒妾無帛囊。
家瘠道愈肥,躬瘁名逾芳。
昔在東都季,憸佞沉忠良。
知幾獨子龍,絕跡棲梁碭。
瞻馬止誰屋,亦復可憐傷。
蘇轍《次韻子瞻廣陵會三同捨各以其字為韻其三劉莘》詩詞原文及賞析
莘老奮徒步,首與觀國賓。
儼然自約束,被服韍與紳。
黽勉丞相府,接跡輿台臣。
顧嫌任安躁,未忍裂坐茵。
推置冠獬豸,謂言我比鄰。
三晉固多士,骯髒存斯人。
竄責不敢辭,狂言見天真。
南方異風俗,強食魚尾莘。
應同賈太傅,抱屈恥自陳。
猶有痛哭書,受釐定何辰。
聖訣仙方,玄機玄理,無文口口相傳。幸蒙師誨,說破未生前。默把周天斡運,見參羅、萬象推遷。成造化,真龍真虎,真汞與真鉛。黃庭交會處,五行顛倒,八卦穿連。仗玉爐金鼎,巨火烹煎。九轉功夫數足,丹成也、陰盡陽全。長生道,非遙非近,非缺亦非圓。
干戈六代戰血埋,雙闕尚指山崔嵬。
當時君臣但兒戲,把酒空勸長星杯。
臨春美女閉黃壤,玉枝自蕊繁如堆。
後庭新聲散樵牧,興廢倏忽何其哀。
咸陽龍移九州坼,遺種變化呼風雷。
蕭條中原碭無水,崛強又此憑江淮。
廣陵衣冠掃地去,穿築隴畝為池台。
吳儂傾家助經始,尺土不借秦人簁。
珠犀磊落萬艘入,金璧照耀千門開。
建隆天飛跨兩海,南發交廣東溫台。
中間嶪嶪地無幾,欲久割據誠難哉。
靈旗指麾盡貔虎,談笑力可南山排。
樓船蔽川莫敢動,扶伏但有謀臣來。
百年滄洲自潮汐,事往不與波爭回。
黃雲荒城失苑路,白草廢畤空壇垓。
使君新篇韻險絕,登眺感悼隨嘲咍。
嗟予愁憊氣已竭,對壘每欲相劘挨。
揮毫更想能一戰,數窘乃見詩人才。
江淮十日晴,似為歸人貺。
濁河瀾亦霽,顏平容月漾。
今朝廣陵路,春氣轉駘蕩。
邗溝日已斜,瓜洲潮未漲。
滯舟江城邊,朅來江城上。
櫻桃淡多姿,楊柳綠無狀。
江水媚春曉,開此好圖障。
怪我思江南,請君試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