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藩本帝都,游士多俊賢。夾河樹鬱鬱,華館千里連。
新知雖滿堂,中意頗未宣。忽逢翰林友,歡樂鬥酒前。
高文激頹波,四海靡不傳。西施且一笑,眾女安得妍。
明月滿淮海,哀鴻逝長天。所念京國遠,我來君欲還。
漢時長安雪一丈,少陵有詩不吾誑。
今年廣陵雪一尺,忍寒長作縮龜狀。
從來窮巷說多泥,自是泥深勞拄杖。
閉門不出動經旬,出門無路將可向。
故人乃遺咫尺書,遠祝長鬚問無恙。
濕薪如桂米如珠,有突不黔旦逾望。
但攜古鼎燒黃連,香穗流珠凝碧帳。
崷崒窗間石數峰,氣凌太華嵩衡上。
黃楊冬青壓余滋,碧幢羽蓋排仙伏。
蒿廬賴有此清絕,興來可用山陰訪。
飛鴻似帶燕山書,重冰怕結黃河浪。
玄冥得意愈自嬌,歲律回春未全壯。
吾君曲軫天下寒,語到三軍真挾纊。
自憐難備絕域使,規模但可山中相。
起來舉手祝羲車,何日篦開眼障。
晁補之《贈戴嗣良歌時罷洪府監兵過廣陵為東坡公出所》詩詞原文及賞析
三郎少日如乳虎,代父搏賊驚山東。
硬弓長箭取官職,自說九戰皆先鋒。
將軍拳勇饋不繼,痛惜靈武奇謀空。
城頭揶揄下俛走,壯士志屈羞填胸。
平生山西踏霜雪,洪府下濕號兒童。
聞名未識二十載,初見長揖東坡公。
銳頭短後凜八尺,氣似飲井垂簷虹。
只令不語當陣立,望見已是千夫雄。
往年身奪五刀劍,名玉所擐犀札同。
晨朝攜來一府看,竊指私語驚庭中。
紅妝擁坐花照酒,青萍拔鞘堂生風。
螺旋鋩鍔波起脊,白蛟雙挾三蒼龍。
試人一縷立褫魄,戲客三招森動容。
東坡喜為出好礪,洮鴨綠石如堅銅。
收藏入匣人意定,蛾眉稍進琉璃鐘。
太平君子尚小毖,戒懼邾小毋荓蜂。
舞干兩階庶可睹,跳空七劍今何庸。
我為蘇公起揚觶,雅歌緩帶聊堪同。
從公請礪歸作硯,聞公嘗諫求邊功。
青青連枝樹,苒苒久別離。客遊廣陵中,俱到若有期。
俯仰敘存歿,哀腸發酸悲。收情且為歡,累日不知饑。
夙駕多所迫,復當還歸池。長安三千里,歲晏獨何為。
南出登閶門,驚飆左右吹。所別諒非遠,要令心不怡。
李白《憶崔郎中宗之遊南陽遺吾孔子琴撫之潸然感舊》詩詞原文及賞析
昔在南陽城,唯餐獨山蕨。憶與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時過菊潭上,縱酒無休歇。泛此黃金花,頹然清歌發。
一朝摧玉樹,生死殊飄忽。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歿。
誰傳廣陵散,但哭邙山骨。泉戶何時明,長掃狐兔窟。
廣陵秋節半,旗鼓迓靈濤。
魷沈雲海遠,風激雪山高。
壯哉水濱人,游為水中豪。
弄濤若平地,輕命如鴻毛。
古稱公無渡,終渡堪悲號。
憑深良足畏,知險可先逃。
甘言毒人藥,巧笑刳腸刀。
狎玩終罹禍,險甚於滔滔。
我欲游廣陵,江湖浩難涉。
喜有瓊花枝,相隨在巾篋。
北人初不識,謂是玉蝴蝶。
天妃絕世艷,乃以方妓妾。
古祠惟一株,他種不欲接。
春風亂百草,紅紫門紛煜。
皓然姑射姿,豈少朱粉頰。
鐵干已崢嶸,雲朵正稠疊。
書林日清閒,萬慮坐收攝。
悠然對妙筆,頗與幽興愜。
彷彿未易得,吟思舌徒囁。
稚年曾未睹風標,瀚海初聞拔俊髦。
國子先生曾並席,蓬萊學士看揮毫。
量涵萬頃滄溟闊,氣吐千尋太華高。
述性妙思窮孔孟,指南余藻屈雄褒。
談經落落鑒遒鐸,飛步仙仙踏海鰨
忠力敢前輕履尾,剛腸一決快吹毛。
歸來有意成陶賦,謫去無言吊楚騷。
志不下人寧碌碌。時非知我但囂囂。
吳江春水尋幽寺,越嶺秋風聽怒濤,
宣室鬼神靈語斷,長安鐘鼓夢思勞。
廣陵南隔迷桑梓,泗水東不斷照節旄。
威{左右詹}四隅消警吠,惠流比屋樂耕繅。
真仙應祝通時澤,朽骨平冤息夜號。
瀟灑幅巾忘夢覺,清涼丈室笑燻膏。
淮陽大節孤尤峻,吏部雄材晚更宴。
濫使執經稱弟子,虛煩解榻下功曹。
曾迷馬祖山前鹿,頓悟華亭水底篙。
細札忽聞更屏翰,高牙俄見列弓刀。
照回天子今方晤,怒拂龍顏昔未遭。
屈指陪京非久駐,太平功業待伊皋。
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暉;過盡行人都不起,忽聞冰響一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