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後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若道臨溪堪釣璜,尚湖宛在渭川涘。
作畫善行縮地法,無數景光縑素裡。
春秋以時詠蘭桂,俯仰之間識橋梓。
游多鹿豕想鄰山,食足魚蝦知近市。
論成樂志美西園,村港暗通路斜迤。
耕鑿衣冠問若何,只記在家常早起。
吾子風流勝昔人,合調每尋程與李。
蘭心未肯雜於蕙,橘性寧教化為枳。
所嗟李子就泉台,喜得程君就棲止。
拂水巖頭飛瀑聲,穿過窗欞落枕底。
堂沿松竹署耦耕,閣敞湖山額秋水。
似茲小築近年成,剩許新經著耒耜。
山莊對向畫圖看,知他誰儉復誰侈。
詞出牛宮見曳犁,客上龍門聞倒屣。
嫩蕨有幾亦同采,老酒無多竟先被。
長句初驚驟雨過,高歌定遣從風靡。
先疇昔日服畎畝,舊德今時食名氏。
朝煙夕靄並迷離,山亦有椒江有汜。
清齋不免盡園蔬,淨肉何至污砧機。
宋家劉氏兩先生,號曰公非與公是。
從來史學未易通,夏禮能言征在杞。
吳越當年大國王,表忠觀古舟堪艤。
四海皆知有羅生,唐使不知亦已矣。
子今命我續前篇,未及捉筆先伸紙。
《蘭亭敘》曾比金谷,《桃源記》卻出栗裡。
況子詩因述祖興,輞川唱和非徒爾。
五行作甘惟稼穡,三農艱辛在耘耔。
墨池滌研開良田,此意豈復關餘子。
一
神林何有。
奇華妙實。
皇朝如何。
窮文極質。
斌斌君子。
升堂入室。
太上有曜。
子誕其輝。
知機日難。
子達其微。
入輔帷幄。
出御千里。
滔滔江漢。
南國之紀。
二
謁帝東堂。
剖符南征。
天子命我。
車服以榮。
何以潤之。
德被蒼生。
何以濟之。
威振群城。
卻愚以化。
崇賢以仁。
鳳舒其翮。
龍濯其鱗。
憶彼荒藪。
莫敢不賓。
雖雲舊邦。
其命維新。
三
卞和南金。
終始一色。
顯允君子。
窮達一德。
弘仁厲道。
物究其極。
古賢受爵。
循牆虔恭。
今哲居貴。
履盈如沖。
接新以化。
愛舊以豐。
隆此嚶鳴。
惇彼谷風。
四
忠至寵加。
孝至榮集。
內崇南芬。
外清名邑。
煒煒棠棣。
敻增其華。
猗猗桑梓。
厥耀孔多。
被繡晝行。
昔人攸羨。
階雲飛藻。
孰與同粲。
五
人道伊何。
難合易離。
會如升峻。
別如順淇。
嗟我懷人。
曷雲其來。
貢言執手。
涕既隕之。
一
玄黃挺秀。
誕受至真。
行該其高。
德備其新。
光瑩之偉。
隋卞同珍。
騰都之駿。
龍鳳合塵。
二
皇皇明哲。
應期繼聲。
華映殊域。
實鎮天庭。
入輔出輔。
幹幹靡寧。
夏發涼台。
我雨我暑。
冬違邦族。
風霜是處。
嗟彼獨宿。
誰與晤語。
飄颻艱辛。
非禹孰舉。
言念君子。
悵惟心楚。
三
悠悠山川。
驍驍征遐。
陟升嶕嶢。
降涉洪波。
言無不利。
乘嶮而嘉。
人懷思慮。
我保其和。
四
邂逅相遇。
良願乃從。
不逢知己。
誰濟予躬。
莫攀莫附。
媿我高風。
時過年邁。
晻冉桑榆。
晞光賴潤。
亦在斯須。
假我夷塗。
頓不忘驅。
泛予津川。
桴不失福
無愛餘輝。
遂暗東嵎。
五
幽幽東嵎。
戀彼西歸。
瞻儀情感。
耹音心悲。
之子於邁。
夙夜京畿。
王事多難。
仲焉徘徊。
有美一人。
芳問芬葩。
嗟我欽羨。
夢想光華。
亦既至止。
上下欣嘉。
德馥秋蘭。
容茂春羅。
淑似令娣。
惟予陋何。
雖有良友。
朽木難加。
愛樂朋規。
贈以斯歌。
皆能載之。
其美孔多。
嗟痛薄祜。
並罹哀苦。
堂構既崩。
過庭莫睹。
我悴西鄰。
子沉東土。
契闊艱辛。
誰與晤語。
身滯情往。
神遊影處。
發夢宵寐。
以慰延佇。
窯頭坯,隨雨破,只是未曾經水火。若經水火燒成磚,
留向世間住萬年。稜角堅完不復壞,扣之聲韻堪磨鐫。
凡水火,尚成功,堅完萬物誰能同。修行路上多少人,
窮年煉養費精神。不道未曾經水火,無常一旦臨君身。
既不悟,終不悔,死了猶來借精髓。主持正念大艱辛,
一失人身為異類。君不見洛陽富鄭公,說與金丹如盲聾。
執迷不悟修真理,焉知潛合造化功。又不見九江張尚書,
服藥失明神氣枯。不知還丹本無質,翻餌金石何太愚。
又不見三衢趙樞密,參禪作鬼終不識。修完外體在何邊,
辯捷語言終不實。窯頭坯,隨雨破,便似修行這幾個。
大丈夫,超覺性,了盡空門不為證。伏羲傳道至於今,
窮理盡性至於命。了命如何是本元,先認坎離並四正。
坎離即是真常家,見者超凡須入聖。坎是虎,離是龍,
二體本來同一宮。龍吞虎啖居其中,離合浮沈初復終。
剝而復,否而泰,進退往來定交會。弦而望,明而晦,
消長盈虛相匹配。神仙深入水晶宮,時飲醍醐清更醲。
餌之千日功便成,金筋玉骨身已輕。此個景象惟自身,
上升早得朝三清。三清聖位我亦有,本來只奪乾坤精。
飲凡酒,食膻腥,補養元和沖更盈。自融結,轉光明,
變作珍珠飛玉京。須臾六年腸不餒,血化白膏體難毀。
不食方為真絕糧,真氣薰蒸肢體強。既不食,超百億,
口鼻都無凡喘息。真人以踵凡以喉,從此真凡兩邊立。
到此遂成無漏身,胎息丹田湧真火。老氏自此號嬰兒,
火候九年都經過。留形住世不知春,忽爾天門頂中破。
真人出現大神通,從此天仙可相賀。聖賢三教不異門,
昧者勞心休恁麼。有識自愛生,有形終不滅。歎愚人,
空駕說。愚人流蕩無則休,落趣循環幾時徹。
學人學人細尋覓,且須研究古金碧。金碧參同不計年,
妙中妙兮玄中玄。
雲遊難,雲遊難,
萬里水煙四海寬。說著這般滋味苦,
教人怎不鼻頭酸。初別家山辭骨肉,
腰下有錢三百足。思量尋師訪道難,
今夜不知何處宿。不覺行行三兩程,
人言此地是漳城。身上衣裳典賣盡,
路上何曾見一人。初到孤村宿孤館,
鳥啼花落千林晚。晚朝早膳又起行,
只有隨身一柄桑漸漸來來興化軍,
風雨蕭蕭欲送春。惟一空自赤毿瑉,
囊中尚有三兩文。行得艱辛腳無力,
滿身瘙癢都生虱。茫然到此赤條條,
思欲歸鄉歸未得。爭奈旬餘守肚饑,
埋名隱姓有誰知。來到羅源興福寺,
遂乃捐身作僕兒。初作僕時未半月,
復與僧主時作別。火雲飛上支提峰,
路上石頭如火熱。炎炎畏日正燒空,
不堪赤腳走途中。一塊肉山流出水,
豈曾有扇可搖風。且喜過徐三伏暑,
蹤跡於今復劍浦。真個徹骨徹髓貧,
荒郊一夜梧桐雨。黃昏四顧淚珠流,
無笠無蓑愁不愁。偎傍茆簷待天曉,
村翁不許住簷頭。聞說建寧人好善,
特來此地求衣飯。耳邊但聞慚愧聲,
阿誰可具慈悲眼。憶著從前富貴時,
低頭看鼻皺雙眉。家家門首空舒手,
那有一人憐乞兒。福建出來到龍虎,
上清宮中謁宮主。未相識前求掛搭,
知堂嫌我身襤褸。恰似先來到武夷,
黃冠道士叱罵時。些兒餿飯冷熟水,
道我孤寒玷辱伊。江之東西湖南北,
浙之左右接西蜀。廣閩淮海數萬里,
千山萬水空碌碌。雲遊不覺已多年。
道友笑我何風顛。舊遊經復再去來。
大事忽忽莫怨天。我生果有神仙分,
前程有人可師問。於今歷練已顢頇,
胸中不著一點悶。記得兵火起淮西,
淒涼數里皆橫屍。幸而天與殘生活,
受此飢渴不堪悲。記得武林天大雪,
衣衫破碎風刮骨。何況身中精氣全,
猶自凍得皮迸血。又思古廟風雨時,
香爐無火紙錢飛。神號鬼哭天慘慘,
露冷雲寒猿夜啼。又思草裡臥嚴霜,
月照蒼苔落葉黃。未得些兒真受用,
如何禁得不淒涼。偶然一日天開眼,
陳泥丸公知我懶。癸丑中秋野外晴,
獨坐松陰說長短。元來家裡有真金,
前日辛勤枉用心。即得長生留命訣,
結茆靜坐白雲深。煉就金丹亦容易,
或在山中或在市。等閒作此雲遊歌,
恐人不識雲遊意。
我罷內庭職,出臨永陽民。
永陽民雖庶,未免多饑貧。
富之既無術,齪齪為謹身。
可堪今夏旱,如燎復如焚。
厥田本塗泥,坐見生埃氛。
稚老無所訴,嗷嗷望穹旻。
食祿憂人憂,蚤夜眉不伸。
促決獄中囚,遍禱境內神。
楚辭有山鬼,廟貌羅水濱。
胡法有浮圖,寺宇連城闉。
齋莊命寮寀,供給抽俸緡。
鼓笛迎湫水,香花照金輪。
誠知非典故,且慰旱熯人。
偶與天雨會,霶霶四郊勻。
插秧復修堰,野叟何欣欣。
可辦官賦調,亦免農艱辛。
燮調賴時相,感應由聖君。
於吾復何有,敢望歌頌雲。
清流楊水部,德與我為鄰。
仇香官位屈,何遜詩格新。
見投賀雨篇,言自人口聞。
夫君蓋私我,過實豈相親。
為霖非我事,職業唯詞臣。
若有民謠起,當歌帝澤春。
庶使采詩官,入奏助南薰。
憶守姑蘇日,見君已驚人。
翩翩幕中畫,落落席上珍。
強記及敏力,一一精如神。
洎余領西帥,密與羌夏鄰。
君來貳邊郡,表裡還相親。
有如得四支,周旋衛其身。
予始按萬渠,兵行百物陳。
而君主其事,進退皆有倫。
羌酋八九百,醉歌喜齗齗。
傳告以號令,再拜岡不馴。
作城大順川,扼胡來路津。
漢軍始屯集,慮騎俄紛綸。
諸將稍畏怯,偶語辭艱辛。
君躍疋馬去,入險將死濱。
持撾畫禍福,虎校靡不遵。
呼兵就畚插,悅使鹹忻忻。
畫夜戰且役,城成未逾旬。
慮乃急攻我,萬眾生煙塵。
蒼惶被矢石,遁走無逡巡。
君馳奏闕下,感慨動中宸。
是秋懷敏敗,慮勢侵涇源。
天地正愁慘,關輔將迸奔。
腹心苟不守,皮膚安得存。
予召蕃漢兵,趨邠當北門。
諸將切切議,謂宜守塞垣。
惟君力讚我,鹹鎬為本根。
全師遂鼓進,連城息驚喧。
果釋天子憂,獎詔垂明恩。
予貳機衡重,君掌食貨繁。
豈敢懈夙夜,未嘗攄笑言。
今叨領南陽,會君乘使軒,
攜手百花洲,無時不開樽。
語論極今古,情契及子孫。
氣同若蘭芝,聲應如篪塤。
浩歌忘物我,劇飲無涼暄。
自問平生心,此樂曾幾番。
一旦改使節,匆匆指並汾。
惜別固不忍,贈行當有雲。
從來宿兵地,北與胡漢分。
長河出紫塞,太行入青雲。
天然作雄屏,覽者懷忠動。
行府在平陽,山川秀氤氳。
堯民擊壤歌,千古猶得聞。
君有經濟心,潤以金石文。
攬轡問風俗,坐堂精典墳。
此道日益大,行行思致君。
張栻《四月二十日與客來城南積潦方盛湖光恬然如平》詩詞原文及賞析
澤國盛梅雨,漲潦彌兩涘。
常時侵溢患,乃復到城市。
納湖迫西闉,衝突固其於。
今年築堤防,楗石細積累。
艱辛迄崇成,龜魚亦歡喜。
節宣有程度,盈縮無壅底。
昨宵水沒岸,民居例遷徙。
走馬來問訊,屹若堅城壘。
江濤從渺茫,湖光自清泚。
小舟足游泳,新荷方薿薿。
嘉我二三客,共此風日美。
相期寂寞濱,雅意淡如水。
念言堤防功,得失乃如彼。
而況檢身者,詎可忘所止。
明朝更哦詩,斯言或當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