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絕無一聲雷,赤日又將近夏末。
陰霾蔽天動經月,草木葉上積寸埃。
朝朝群望俱遍走,一毫及民更無有。
雨師遠逃龍亦睡,江澀魚跳獸空吼。
初雖一雨慰望霓,明晨驕陽射到西。
田如石堅耕不得,欄臥牛犢壁倚犁。
訴天搏手嗟亡策,上山默扣真人宅。
忽然斗暗雲墨黑,盡化焚焦作膏澤。
稽首謝天拜低頭,郡寄且許臣分憂。
擊甌樓上望四野,只願保此三年秋。
吾儕風萍偶接際,剩醞新秫儲年計。
稻苗便秧粟已芽,穩藉清尊度今歲。
五更復聞簷溜聲,欹枕不眠隔窗聽。
公餘一榻安禪處,姑借民謠當詩句。
迢遞終南頂,朝朝閶闔前。朅來青綺外,高在翠微先。
雙鳳蹇為闕,群龍儼若仙。還知到玄圃,更是謁甘泉。
夜雨塵初滅,秋空月正懸。詭容紛入望,霽色宛成妍。
東極華陰踐,西彌嶓塚連。奔峰出嶺外,瀑水落雲邊。
漢帝宮將苑,商君陌與阡。林華鋪近甸,煙靄繞晴川。
既庶仁斯及,分憂政已宣。山公啟事罷,吉甫頌聲傳。
濟濟金門步,洋洋玉樹篇。徒歌雖有屬,清越豈同年。
珠璣百斛何人付,公有詩筒來不祝
出塵秀句若霞摛,走筆豪篇逾響赴。
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猶未暮。
秋天鴻鵠翥浮雲,平地驊騮驅熟路。
分憂制節綿萬里,餘事文章兼七步。
千軍獨掃人共驚,八面俱來我何懼,
力扛九鼎更妥帖,胸蟠萬卷森差互。
千言未困見縱橫,一點不加無謬誤。
音諧律呂鳳凰鳴,勢薄雲天鵬鳥怒。
流傳應有賈客售,在處豈無神物護。
公詩光焰千丈錦,我詩粗窘一尺布。
公詩雄富百雉都,我詩窮陋三家聚。
行經北海恍自失,出見西施羞反顧。
殘膏祗欲借鄰光,余潤有如蒙曉霧。
君侯雅志和薰風,聖主恩光深湛露。
事業終期白日懸,功名已見青雲附。
願公歸侍玉皇案,天香復與金童炷。
願公西取王母環,雲車直指瑤池鶩。
要當都俞廟堂上,豈久淹留井參度。
顧我塵埃不足論,屈曲世間隨所寓。
授鉞辭金殿,承恩戀玉墀。登壇漢主用,講德蜀人思。
副相韓安國,黃門向子期。刀州重入夢,劍閣再題詞。
春草連青綬,晴花間赤旗。山鶯朝送酒,江月夜供詩。
許國分憂日,榮親色養時。蒼生望已久,來去不應遲。
公族稱王佐,朝經允帝求。本枝疆我李,盤石冠諸劉。
禮樂光輝盛,山河氣象幽。系高周柱史,名重晉陽秋。
華省膺推擇,青雲寵宴游。握蘭多具美,前席有嘉謀。
賦得黃金賜,言皆白璧酬。著鞭驅駟馬,操刃解全牛。
出鎮兼方伯,承家復列侯。朝瞻孔北海,時用杜荊州。
廣固才登陟,毗陵忽阻修。三台冀入夢,四岳尚分憂。
郡邑連京口,山川望石頭。海門當建節,江路引鳴騶。
俗見中興理,人逢至道休。先移白額橫,更息赭衣偷。
梁國歌來晚,徐方怨不留。豈伊齊政術,將以變澆福
訟簡知能吏,刑寬察要囚。坐堂風偃草,行縣雨隨輈。
地是蒙莊宅,城遺閼伯丘。孝王餘井徑,微子故田疇。
冬至招搖轉,天寒螮蝀收。猿巖飛雨雪,兔苑落梧楸。
列戟霜侵戶,褰幃月在鉤。好賢常解榻,乘興每登樓。
逸足橫千里,高談注九流。詩題青玉案,衣贈黑貂裘。
窮巷軒車靜,閒齋耳目愁。未能方管樂,翻欲慕巢由。
講德良難敵,觀風豈易儔。寸心仍有適,江海一扁舟。
常愛武陵郡,羨君將遠尋。空憐世界迫,孤負桃源心。
洛陽遙想桃源隔,野水閒流春自碧。花下常迷楚客船,
洞中時見秦人宅。落日相看鬥酒前,送君南望但依然。
河梁馬首隨春草,江路猿聲愁暮天。丈人別乘佐分憂,
才子趨庭兼勝游。澧浦荊門行可見,知君詩興滿滄洲。
將置酒,思悲翁。使君去,出城東。麥漸漸,雉子斑。
槐陰陰,到潼關。騎連連,車遲遲。心中悲,宋又遠。
周間之,南淮夷。東齊兒,碎碎織練與素絲,
遊人賈客信難持。五穀前熟方可為,下車閉閤君當思。
天子當殿儼衣裳,大官尚食陳羽觴。彤庭散綬垂鳴璫,
黃紙詔書出東廂,輕紈疊綺爛生光。宗室子弟君最賢,
分憂當為百辟先。布衣一言相為死,何況聖主恩如天。
鸞聲噦噦魯侯旂,明年上計朝京師。須憶今日鬥酒別,
慎勿富貴忘我為。
年過四十不作官,還將短髮籠儒冠。
平生一經已爛熟,胡為挾入橋門觀。
前年鄉書名始刊,曲江又避春風寒。
重來橋門住三載,打頭矮屋聊盤桓。
朝齏暮鹽不滿盤,何須故人勸加餐。
日高對案笑捫腹,自有五色之琅?/p>
側身西北望長安,眼中一朵紅雲團。
天門欲往澀如棘,若比蜀道尤雲難。
嗟哉出處誰得似,頗似吳下吳生寬。
吳生作詩忽盈紙,送君還到春闈裡。
春闈多士多如蟻,勿將老少分憂喜。
君不見韓昌黎、張童子,同是陸公門下士。
昌黎文章如皦日,童子聲名逐流水。
人生傳世有如此,區區科第何難耳。
蘇軾《景純復以二篇一言其亡兄與伯父同年之契一言》詩詞原文及賞析
靈壽扶來似孔光,感時懷舊一悲涼。
蟾枝不獨同攀桂,雞舌還應共賜香。
(亦同為郎。
)等是浮休無得喪,粗分憂樂有閒忙。
年來世事如波浪,鬱鬱誰知柏在岡。
屢把鉛刀齒步光,更遭華袞照厖涼。
蘇門山上莫長嘯,薝葡林中無別香。
燭燼已殘中夜刻,槐花還似昔年忙。
背城借一吾何敢,慎莫樽前替戾岡。
聖治中興日,宗藩第一流。
九重資共理,三載賴分憂。
昨日交符虎,當時競帶牛。
咄咄成藥石,談笑獲鋤耰。
善政稱無擾,罷民遂有瘳。
教風興子弟,膏澤被田疇。
士論高強漢,王功繼屏周。
外台書課最,禁從表才猷。
往矣登青瑣,宜哉建碧油。
瘡痍爭借寇,憔悴獨依劉。
我願攀鱗進,人思臥轍留。
是行端可喜,名姓在金甌。
權德輿《和李大夫西山祈雨,因感張曲江故事十韻》詩詞原文及賞析
亞相冠貂蟬,分憂統十聯。火星當永日,雲漢倬炎天。
齋禱期靈貺,精誠契昔賢。中宵出騶馭,清夜旅牲牷。
觸日看初起,隨車應物先。雷音生絕巘,雨足晦平阡。
瀟灑四冥合,空濛萬頃連。歌謠喧澤國,稼穡遍原田。
故事三台盛,新文七義全。作霖應自此,天下待豐年。
〔一本以前九句自為一首〕
將置酒。
思悲翁。
使君去。
出城東。
麥漸漸。
雉子斑。
槐陰陰。
到潼關。
騎連連。
車遲遲(一作連連)。
心中悲。
宋又遠。
周間之。
南淮夷。
東齊兒。
碎碎織練與素絲。
遊人賈客信難持。
五穀前熟方可為。
下車閉〔「門」內「合」〕君當思。
天子當殿儼衣裳。
大官尚食陳羽觴。
彤庭散綬垂鳴〔王當〕。
黃紙詔書出東廂。
輕紈疊綺爛生光。
宗室子弟君最賢。
分憂當為百辟先。
布衣一言相為死。
何況聖主恩如天。
鸞聲噦噦魯侯旗。
明年上計朝京師。
須憶今日鬥酒別。
慎忽富貴忘我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