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家宮殿含雲煙,兩宮十里相連延。晨霞出沒弄丹闕,
春雨依微自甘泉。春雨依微春尚早,長安貴游愛芳草。
寶馬橫來下建章,香車卻轉避馳道。貴游誰最貴,
衛霍世難比。何能蒙主恩,幸遇邊塵起。
歸來甲第拱皇居,朱門峨峨臨九衢。
中有流蘇合歡之寶帳,一百二十鳳凰羅列含明珠。
下有錦鋪翠被之粲爛,博山吐香五雲散。
麗人綺閣情飄颻,頭上鴛釵雙翠翹。低鬟曳袖回春雪,
聚黛一聲愁碧霄。山珍海錯棄藩籬,烹犢炰羔如折葵。
既請列侯封部曲,還將金印授廬兒。歡榮若此何所苦,
但苦白日西南馳。
照溪流清淺,正萬梅都開,峭寒天氣。才過了元宵,漸晝長禁宇,迤邐佳時。斷腸枝上雪,殘英已、片影初飛。苒苒隨風,送春到、便爛漫香遲。凝睇。迎芳菲至。覺欣欣桃李,嫩色依微。應是有新酸,向嫩梢定須,一點藏枝。乍晴還又冷,從尊前、自落輕細。寄與高樓,夜笛聲、且緩吹。
漢家郎官頭未白,扈從初為兩京客。
忽逢天邊五色書,萬里翩翩向西域。
腰間寶劍七星文,連旌大旆何繽紛。
解鞍夜臥營中月,攬轡朝看隴上雲。
黃沙斷磧千回轉,玉關漸近長安遠。
輪台霜重角聲寒,蒲海風高弓力軟。
茲行騎從歷諸蕃,氈帳依微絕漠間。
殘煙古樹羌夷聚,遠火荒原獵騎還。
蕃酋出迎通漢語,穹廬蒲萄酒如乳。
舞女爭呈于闐妝,歌辭盡協龜茲譜。
當筵半醉看吳鉤,上馬便著金貂裘。
山川遙認月支窟,部落能知博望侯。
草上風沙亂騷屑,邊頭日暮悲笳咽。
行窮天盡始回轅,坐對雪深還仗節。
歸來雜遝宛馬群,立談可以收奇勳。
卻笑古來征戰苦,邊人空說李將軍。
太守職民治,詔書劭吾農。
載酒事緬邈,作室當廨中。
況憑軒牖高,中視田野功。
澹沲沐新澤,依微生柔風。
江潮漲新綠,山麓延朝紅。
耕鋤時節動,歌謠聲意通。
慚非共理材,幸遘頻年豐。
未厭畎畝樂,駕言誰相從。
張栻《八月既望要詳刑護漕游水東早飯碧虛遍觀霞程》詩詞原文及賞析
漓江即湘江,戢戢清見石。
其東列群峰,秋色碧復碧。
日出霧露收,草徑上逼側。
憑欄揩望眼,已足慰疇昔。
更窺巖穴勝,創見為驚咋。
如何數里間,奇觀相接跡。
寬同廈屋深,劃若巨靈擘。
日月遞光景,風雲變朝夕。
石橋幾年成,乳竇時一滴。
神龍舊隱處,仰視多辟易。
蛻跡凜猶存,隱隱印霜脊。
下有澄湫深,餘波漱蒼壁。
往者已仙去,來者此其宅。
薄晚扣松關,風過聲索索。
聊麾車騎退,容我且散策。
卻望訾家洲,輕舫度前磧。
回首煙樹林,已復掛蟾魄。
宇曠淨餘滓,群物被光澤。
何所寄遐思,空巖皎虛白。
清輝可一規,水色相激射。
天邊與川上,亭亭如合璧。
居然廣寒游,不用假六翮。
班坐依微瀾,晤賞共佳客。
因之想千載,詎有今古隔。
簫鼓歸夜闌,觀者粲城陌。
往往羅杯盤,班班見殽核。
諒因年歲豐,人意少舒適。
視爾意少舒,於陽亦忻懌。
成均橋門列者石,相傳周宣員獵跡。
蓊勃時時雲氣生,倒薤依微破苔隙。
彷彿媧皇五色墮,錯落星辰尚堪摘。
此石閱人人遞喜,昌黎先生好尤癖。
可憐光價絕鼎鐘,霜草風沙無憐惜。
元和到今復幾歲,流落尤能脫臼珣。
金繩斷鈕玉柯迸,蟬榻何繇見光澤。
孔子刪詩偶遺漏,不緣片碣誰搜索。
或疑成後蒐岐陽,椒舉之言具楚籍。
車攻即類宣王詩,四牡東徂豈西適。
周家蒐苗世有事,平岐騕雒定何擇。
大篆分明史籀手,詛楚卑卑其能役。
況復李斯七日歎,弱骨今猶相碣嶧。
此書穆滿當伯仲,爭令支孽掩宗孽。
宇文偏陋復安取,一笑豎儒揣量窄。
甄豐奇字誠辱收,六體粗堪證今昔。
位置何須爭甲癸,參差枉自疑君帛。
從教缺剝費摩挲,古意居然存耆碩。
顯晦隨人亦有時,一出雍涼幾為客。
小雅終存王者氣,夜夜精光岌相射。
護持豈為耽奇字,想像中興在明辟。
方今太平無一事,風雅褭蕤孰捃摭。
但令夢寐到成宣,隻字猶堪動心魄。
老生更訪吉日碑,剔盡崑崙亦何益。
嗚呼!石鼓歌成誰獻聞,槐市陰陰土花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