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彌遜《次韻王才元少地少師招游東山客有不至得遂已》詩詞原文及賞析
我從西山居,不作東山夢。
聯綿翠光浮,遠目不暇送。
飄飄貴公子,萬卷輒成誦。
高懷到林丘,杖愀邀我從。
褰裳欲從之,未發神已動。
何人折柬客,不結蓮社供。
勝游遂中休,一簣真可痛。
詩成美六逸,敘事一一中。
但慚猿狙杙,乃與杞梓共。
閩山寒更青,森木必陰洞。
鹿澗清自流,醴井淺可弄。
尋幽當及辰,為樂要與眾。
茲游儻再卜,勇往不待風。
徑須理百屣,日日聽鞭鳳。
岷峨之秀如雲起,前有三蘇後三李。
三蘇專以節行聞,三李相承最工史。
兩家百年成美談,盛事胡不雲東南。
春風樓前擁三山,秀出君家父子三。
玉珮瓊琚詞大放,宏博取科跡相望。
縯綸妙體王者言,下筆仍裁舍人樣。
君於兄弟尤白眉,天質寬厚心平夷。
如舟萬斛方整棹,駕揚穩聽天風吹。
道山蓬萊陳幾席,自當席草宮門北。
玉堂深處覺天低,金鎖開時分夜直。
人生窮達惟兩途,富貴外物如錙銖。
生朝相祝何所如,導引願與欒城俱,
名節要當參和蘇。凜然天然相終始,
何獨扁舟載五湖。
雲南鍾秀,間生人望。底事未成美況。當知大器大成時,更莫歎、賢關難上。前程分定,算來無妄。命達時終不放。且須寄語甲科人,斷不下、一籌中榜。
女以色而死,士以才而亡。
處才不才間,此語最深長。
我昔愚自信,遭逐方悲傷。
投跡歸山林,為樂特未央。
失馬反為福,始悟得不償。
向來尤其人,今乃佩恩光。
忮心成美意,陷罕為康莊。
寄語斯鞅輩,善刀宜早藏。
野田生葡萄,纏繞一枝高。移來碧墀下,張王日日高。
分岐浩繁縟,修蔓蟠詰曲。揚翹向庭柯,意思如有屬。
為之立長檠,布濩當軒綠。米液溉其根,理疏看滲漉。
繁葩組綬結,懸實珠璣蹙。馬乳帶輕霜,龍鱗曜初旭。
有客汾陰至,臨堂瞪雙目。自言我晉人,種此如種玉。
釀之成美酒,令人飲不足。為君持一鬥,往取涼州牧。
晏先生,惠我面。親做庖人,妙手*和軟。細細搓來成玉線。致在鍋中,水火同烹煉。覺馨香,成美膳。四個平分,各各無深淺。欲要充飢須九轉。飽後雲遊,處處行方便。
直如朱絲繩。
清如玉壺冰。
何慚宿昔意。
猜恨坐相仍。
人情賤恩舊。
世議逐衰興。
毫髮一為瑕。
丘山不可勝。
食苗實碩鼠。
點白信蒼蠅。
鳧鵠遠成美。
薪芻前見陵。
申黜褒女進。
班去趙姬升。
周王日淪惑。
漢帝益嗟稱。
心賞猶難恃。
貌恭豈易憑。
古來共如此。
非君獨撫膺。
幽蘭生深林,不佩亦自臭。
天馬苟伏皂。駑足日加驟。
蘭生喻人學,不為仕乃究。
馬伏侔自怠,一失遂永後。
以今曷為言,念子不可逗。
前我初識子,愛其肌骨秀。
又觀所為詩,往往擅高右。
迨熟相與言,低俯如有就。
我樂成美者,遽以古詩叩。
上言高雄張,中雜富貴鬥。
且將起其貧,固欲激其懋。
尚謂非重遊,猶恐信不厚。
揮汗謝為書,戴雨去自奏。
予始喜此詩,若獲弦逐殼。
如何答我詩,遽此與前謬。
我始得則謝,實若答雉嗅。
大凡欲有為,當決如蝠狖。
苟進又安退,何自鼠穴首。
吾見人自荒,未有耕不收。
設或堅決為,加以勤自副。
石將為溜穿,曲亦因累揉。
大可入聖域,中能踐賢囿。
借使不及然,猶足聞見富。
中吾不可止,在我固無疚。
己迷不自復,懼子遂著陋。
聽之無予違,斯言將不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