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予奉詔總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實與纂修尋以病歸》詩詞原文及賞析
憶昔試藝時,年丁二十九。
不諳精與粗,運筆若揮帚。
欲盡王霸言,自寅直窺酉。
於時有操君,許子乃其友。
同自鄱陽來,懷玉期一售。
風雅別正變,卦畫參奇偶。
見者稱雙璧,光芒射窗牖。
及至淡墨題,氏名列某某。
果符人所佔,二榜皆冠首。
顧予坎籥姿,甘在孫山後。
有司非冬烘,懸鑒定妍丑。
終然采芑虋,難可混稂莠。
盈盈羅剎江,顏色綠勝酒。
忽然潮汐生,龍虎共吟吼。
買舟踏澎湃,共折江頭柳。
別歸金華山,幸有雲半畝。
結茅澗之阿,敢曰松桂誘。
尋鶴陟欹磴,避人下關牡。
外物絕他縈,中扃森獨守。
鑽摩六藝學,誓以托不朽。
奈何荊楚間,妖氣夜沖鬥。
蔓延浙河東,無地不深蹂。
帕額手執刀,騎馬向林藪。
殺戮何忍聞,流毒到雞狗。
幸然一命存,微賤不敵韭。
猶攜舊書囊,遑遑戴星走。
許子忽相逢,短襦不掩肘。
涕下如綆縻,容枯類羸叟。
稍稍敘離合,即問君安否。
雲君兵燹余,充腸乏藜糗。
念君五內熱,談說不置口。
何時插兩翅,執經趨左右。
大明麗中天,流光照九有。
僣亂皆削平,清淨無纖垢。
垂衣坐法宮,充耳施纊黈。
湛恩極沾霈,天地同高厚。
群臣再拜跪,齊上萬年壽。
帝曰元有史,是非尚紛糅。
苟不亟刊修,何以示悠久。
宜簡巖穴臣,學識當不苟。
袞斧嚴義例,執筆來聽受。
使者行四方,持檄盡搜齲
非惟收譽髦,最欲尊黃耇。
余時奉詔來,君亦至鍾阜。
一見雙眼明,不翅蒙發蔀。
大啟金匱藏,一一共評剖。
發凡及幽微,勝辨白與黝。
奈何君有疾,客邪干氣毋。
僵臥木榻間,臚逆夜加嘔。
醫言濕熱勝,良劑急攻掊。
恨無延年術,玄霜和鬼臼。
日念芝山青,親之若甥舅。
翩然賦《式微》,使我心如炙。
傾欹車闕轅,顛倒衫失紐。
若何慰勞勞,吾誠嗟負負。
平生湖海情,臨歧忍分手。
官樓沽酒別,無錢更留綬。
醉後雙耳熱,擊壺如擊缶。
汀草漲綠莎,川花破紅藕。
須記送君時,四月日丁丑。
始我來京師,止攜一束書。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
此屋豈為華,於我自有餘。中堂高且新,四時登牢蔬。
前榮饌賓親,冠婚之所於。庭內無所有,高樹八九株。
有籐婁絡之,春華夏陰敷。東堂坐見山,雲風相吹噓。
松果連南亭,外有瓜芋區。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虛。
山鳥旦夕鳴,有類澗谷居。主婦治北堂,膳服適戚疏。
恩封高平君,子孫從朝裾。開門問誰來,無非卿大夫。
不知官高卑,玉帶懸金魚。問客之所為,峨冠講唐虞。
酒食罷無為,棋槊以相娛。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鈞樞。
又問誰與頻,莫與張樊如。來過亦無事,考評道精粗。
躚躚媚學子,牆屏日有徒。以能問不能,其蔽豈可祛。
嗟我不修飾,事與庸人俱。安能坐如此,比肩於朝儒。
詩以示兒曹,其無迷厥初。
帝有天命,四方是宣。
祥有時數,元極則傳。
愛物在皇,惡盈在天。
惟彼廬墟,安寧有年。
土沃無蠹,民驕且專。
窮侈勿度,宄猾相肩。
彼孽既盈,厥兆斯綿。
天子眷之,丞相竦然。
僉曰疇當,劉侯其賢。
帝命欽哉,布教甚玄。
儉以示之,信以布之。
侈焉猾焉,禁之制之。
惟公拳拳,是民咨咨。
惟民未知,其惡去遲。
公恐公懼,吾知天時。
將及弗度,明年果饑。
雨師不顧,其歲莫支。
回祿仍怒,公豫其知。
雖凶雖燄,弗禱弗祈。
厥民既羸,爰求其私。
始惻天變,相議而辭。
公始儉我,我莫肯隨。
公始廉我,謂公啟威。
公實愛我,而莫之知。
洎稟公教,里閭相師。
易侈以儉,猾庸悔追。
逮夫次歲,百物咸宜。
雨奮於畢,火藏於離。
民歌且謠,四郊怡怡。
教民肅祗,功德流滋。
史臣弗遺,後世是資。
孝績未彰,徵於帝畿。
腹心賢腸,帝將布其。
民之懷仁,亦孔之微。
公不我留,齎咨涕洟。
來既雲暮,去惟是思。
陳著《先兄至能遠忌丙寅十一月十七日行都謝氏家寓》詩詞原文及賞析
人生有兄弟,手足相扶持。
兄死我獨生,我生獨何為。
父母生我晚,我憶我兒癡。
兄出我挽袖,兄入我迎衣。
低頭嗅我頭,垂手牽手隨。
指望我長成,口授書與詩。
嘉定癸未春,授筆題春詞。
詞雲青春過,二十七年期。
讖讖語殊可怪,河魚忽乘之。
纏綿日以革,醫藥窮所施。
我父解衣典,我母躬爨炊。
猶謂病有瘳,誰料終莫醫。
家徒四壁立,正賴兄撐支。
進有功名望,退有菽水資。
胡然遽止此,門戶將依誰。
風雨屋棟傾,江海亡楫維。
父母相持哭,二姊哭撫屍。
時我甫十歲,痛哭已深知。
我今五十三,夢見猶涕洟。
今日是何日,有感兄死時。
老淚滴復滴,往事那可思。
回首天地閒,鬩牆何人斯。
我抱無兄恨,且為世道悲。
耿耿不成句,聊以示諸兒。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後知。
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圍。
天子建明堂,此材獨中規。
匠人執斤墨,采度將有期。
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
疾風吹猛焰,從根燒到枝。
養材三十年,方成棟樑姿。
一朝為灰燼,柯葉無孑遺。
地雖生爾材,天不與爾時。
不如糞上英,猶有人掇之。
已矣勿重陳,重陳令人悲。
不悲焚燒苦,但悲採用遲。
赫赫京內史,炎炎中書郎。
昨傳征拜日,恩賜頗殊常。
貂冠水蒼玉,紫綬黃金章。
佩服身未暖,已聞竄遐荒。
親戚不得別,吞聲泣路旁。
賓客亦已散,門前雀羅張。
富貴來不久,倏如瓦溝霜。
權勢去尤速,瞥若石火光。
不如守貧賤,貧賤可久長。
傳語宦遊子,且來歸故鄉。
促織不成章,提壺但聞聲。
嗟哉蟲與鳥,無實有虛名。
與君定交日,久要如弟兄。
何以示誠信,白水指為盟。
雲雨一為別,飛沉兩難並。
君為得風鵬,我為失水鯨。
音信日已疏,恩分日已輕。
窮通尚如此,何況死與生。
乃知擇交難,須有知人明。
莫將山上松,結托水上萍。
翩翩兩玄鳥,本是同巢燕。
分飛來幾時,秋夏炎涼變。
一宿蓬篳廬,一棲明光殿。
偶因啣泥處,復得重相見。
彼矜杏梁貴,此嗟茅棟賤。
眼看秋社至,兩處俱難戀。
所托各暫時,胡為相歎羨?
婆娑園中樹,根株大合圍。
蠢爾樹間蟲,形質一何微。
孰謂蟲至微,蟲蠹無已期。
孰謂樹至大,花葉有衰時。
花衰夏未實,葉病秋先萎。
樹心半為土,觀者安得知。
借問蟲何在,在身不在枝。
借問蟲何食,食心不食皮。
豈無啄木鳥,嘴長將何為。
惟漢體書,筆法之變。
於帝王中,亦有羲獻。
有煜昭陵,蒸雲激電。
品冠一神,中寓萬善。
於惟治平,問安視膳。
葩奇自然,得於目見。
傅英染華,躬侍筆硯。
既羽既觀,弗吒弗眩。
心法斯授,體熱亦擅。
故於遊戲,如墨裙練。
惟帝之聖,統接堯禪。
追懷羹牆,謀謹詒燕。
武存止戈,威寓不戰。
五餌匈奴,三登海縣。
耆髫茹粹,支夏解辮。
寧人之功,是履是踐。
帝心敢知,畔援歆羨。
妙則已具,奎文式絢。
揭於座隅,以示警勤,
仁皇之仁,惟聖時憲。
猗與此寧,屍居龍見。
苞桑其存,伐柯不遠。
事陋規隨,戒存藥眩。
有簽維瑤,有軸維鈿。
系此贊詩,於帖之殿。
蘇軾《興龍節侍宴前一日微雪與子由同訪王定國小飲》詩詞原文及賞析
醒各賦一篇明日朝中以示定國也天風淅淅飛玉沙,詔恩歸沐休早衙。
遙知清虛堂裡雪,正似薝卜林中花。
出門自笑無所詣,呼酒持勸惟君家。
踏冰凌兢戰疲馬,扣門剝啄驚寒鴉。
羨君五字入詩律,欲與六出爭天葩。
頭風已倩檄手愈,背癢恰得仙爪爬。
銀瓶瀉油浮蟻酒,紫碗鋪粟盤龍茶。
幅巾起作瞿鵒舞,疊鼓誰摻漁陽撾。
九衢燈火雜夢寐,十年聚散空咨嗟。
明朝握手殿門外,共看銀闕暾朝霞。
涵涵六合八肱裹,類聚化生何可紀。
固然兩人陰與陽,大要一個不得已。
所從無聲亦無臭,所出如彼復如此。
成象傚法森目前,大自三才小一蟣。
形樣度數各有極,體段一一無偏倚。
纇疵痕跡毫髮空,可驚可怪復可喜。
參如交錯天然文,不斷去來川上水。
堯舜得之御黃屋,不動腳手萬物理。
孔顏得之洗其心。四時收夜同行止。
蓋緣道理元如斯,無非禮義當然耳。
就中發出太極來,萬化一丸而已矣。
眼看手搏漠無有,一日無之天地毀。
片時俄頃不可離,萬古千秋長不死。
靜為體而動為用,來為神兮去為鬼。
不離於物仍猶尊,並行不僭光同體。
但從化上識中庸,立見源流徹精髓。
自從夫子系周易,千古百年沒荊杞。
一朝道在九疑下,紅輪扶出咸池洗。
不私其有以示人,意與朋類同甘美。
隋珠夜光翻不幸,操刀按劍如蜂起。
唇焦口燥朱晦翁,至今無柰龍無耳。
終然性在天地間,臭味不患無蘭芷。
文正有孫已佳絕,混沌相識尤奇偉。
震澤天台合清秀,洞見無終與無始。
一笑相逢武夷足,菊花未老梅含蕊。
共在在生不息中,思入遙天碧萬里。
金城鐵壁私家學,一言半句俘其壘。
斷槎枯卉晚未生,睡魔辟易面沃水。
世間無限掃復生,無事生事雜且猥。
一天一地珠為丸,註疏陋儒足加箠。
願公多與說無外,庶使蒼生安六禮。
我疑醇醲千古味,寂寞散在山茶枝。
雙井名入天下耳,建溪春色無光輝。
吾鄉茶友若敵國,糞土尺璧珍刀圭。
嗟予奔走車馬跡,塵埃荊棘生喉頤。
煮雲為腴不可見,青泉綠樹應相嗤。
長鬚前日千里至,百芽包裹林巖姿。
開緘春風若滿手,喜氣收拾人恐知。
江南陽和夜欲試,小齋獨與清風期。
石鼎泉甘火齊得,混沌不死元氣肥。
詩書坐對為客主,一啜已見沆瀣醨。
通宵安穩睡物外,家夢欲遣不肯歸。
不信試來與君飲,洗出正性還肝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