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廣州蒲澗寺(地產菖蒲,十二節。相傳安期生》詩詞原文及賞析
不用山僧導我前,自尋雲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臨無地,百尺飛濤瀉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後來薝卜祖師禪。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學仙。
(山中多含笑花。
)
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
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纍纍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羅綺,顧聽樂懸行復止。
磬簫箏笛遞相攙,擊擫彈吹聲邐迤。
[凡法曲之初,眾樂不齊,唯金石絲竹次第發聲,
霓裳序初亦復如此。]
散序六奏未動衣,陽台宿雲慵不飛。
[散序六遍無拍,故不舞也。]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中序始有拍,亦名拍序。]
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
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
[四句皆霓裳舞之初態。]
煙蛾斂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
[許飛瓊、萼綠華,皆女仙也。]
繁音急節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鏗錚。
[霓裳曲凡十二遍而終。]
翔鸞舞了卻收翅,唳鶴曲終長引聲。
[凡曲將畢,皆聲拍促速,唯霓裳之末,長引一聲
也。]
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
一落人間八九年,耳冷不曾聞此曲。
湓城但聽山魈語,巴峽唯聞杜鵑哭。
[予自江州司馬轉忠州刺史。]
移領錢唐第二年,始有心情問絲竹。
玲瓏箜篌謝好箏,陳寵觱篥沈平笙。
清弦脆管纖纖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自玲瓏以下,皆杭之妓名。]
虛白亭前湖水畔,前後只應三度按。
便除庶子拋卻來,聞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蘇州,朝鍾暮角催白頭。
貪看案牘常侵夜,不聽笙歌直到秋。
秋來無事多閒悶,忽憶霓裳無處問。
聞君部內多樂徒,問有霓裳舞者無?
答雲七縣十萬戶,無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長歌與我來,題作霓裳羽衣譜。
四幅花箋碧間紅,霓裳實錄在其中。
千姿萬狀分明見,恰與昭陽舞者同。
眼前彷彿睹形質,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從雲夢呼召來,似著丹青圖寫出。
我愛霓裳君合知,發於歌詠形於詩。
君不見,我歌雲,驚破霓裳羽衣曲。
[長恨歌雲。]
又不見,我詩雲,曲愛霓裳未拍時。
[錢唐詩雲。]
由來能事皆有主,楊氏創聲君造譜。
[開元中,西涼府節度楊敬述造。]
君言此舞難得人,須是傾城可憐女。
吳妖小玉飛作煙,越艷西施化為土。
[夫差女小玉死後,形見於王。其母抱之,霏微若
煙霧散空。]
嬌花巧笑久寂寥,娃館苧蘿空處所。
如君所言誠有是,君試從容聽我語。
若求國色始翻傳,但恐人間廢此舞。
妍媸優劣寧相遠,大都只在人抬舉。
李娟張態君莫嫌,亦擬隨宜且教齲
[娟、態,蘇妓之名。]
風雅不墜地,五言始君先。希微嘉會章,杳冥河梁篇。
理蔓語無枝,言一意則千。往來更後人,澆蕩醨前源。
傾筐實不收,樸樕華爭繁。大教護微旨,哲人生令孫。
高飆激頹波,坐使橫流翻。昔日越重阻,側聆滄海傳。
逮茲覿清揚,幸睹青琅編。泠泠中山醇,片片昆丘璠。
一杯有餘味,再覽增光鮮。對寶人皆鑒,握鞶良自妍。
吾其告先師,六義今還全。
宰相昔起富春山,門生四海皆過官。
版書爭寶朵雲樣,題詩便隔紗籠看。
知君相與有瓜葛,絕口不道人所難。
何以不跨龜不從,胡為采芹坐江干。
群號飛來爭野茂,三為不足供朝餐。
人生榮悴何足歎,海水會使桑田乾。
當軒人馬昔日盛,閉門羅雀今朝半。
群兒瑟縮手不熟,先生落魄庫獨寒。
范陽城南丹旐歸,何人送者車班班。
羊曇獨灑西州淚,孟嘗空感雍門彈。
老樹春殘蝴蝶去,滄江歲晚白歐還。
北風吹雪被長准,詩囊酒枝征鞍在。
請君讀詩飲症產,歸日謝客牢閉半。
世間萬事不須間,西湖柳色差可觀。
青青拱把木,人見毫芒時。
只恐不早種,既種何用疑。
枝條日已茂,雨露日已滋。
搖本固不可,爪膚復奚為。
驚飆屢欲折,積雪久自支。
昔日靖郭君,四十餘男兒。
中有不舉子,其事乃甚奇。
馳聲自薛起,有誰敢齊窺。
君今已騎鶴。莫問腰纏資。
主人今晉公,相量千頃陂。
溲勃且並用,參苓恐無遺。
相如論蜀檄,昌黎從軍詩。
倘可露一斑。豈無諸公知。
君來甫兩月,雲霧才一披。
非敢事偃蹇,禽鹿不可羈。
勿詫我泉石,恐為君瑕疵。
吾且自笑我,人知我為誰。
六月朔旦味攀天,我夢蝴蝶悄翻翻。
一聲驚覽不可執,鏗然有物隨我前。
陰風蕭蕭榻震動,褰崔一吒聲寂然。
向空抹漆無所視,堂上呼燈人自眠。
一生學道心勿動,養氣未取決先賢。
元忠昔日鬼移休,廳然之下凡三遷。
稚圭臥內見首視。金帶忽置城頭邊。
二公名德余不及,鬼嵌揶揄空自婁。
神奸無復照金鼎,偷兒何了衰青顫。
二端是否吁莫產。一夕他卒嗟何緣。
吟哦款斷紙窗白,山寺風雨鳴鐘縣。
起來搔道空四壁,溫薪龜娥愁炊煙。
鬱鬱山中客,知名四十年。恓惶身獨隱,寂寞性應便。
世業公侯籍,生涯黍稷田。籐懸讀書帳,竹系網魚船。
已種千頭橘,新開數脈泉。閒遊摧酒遠,幽語向僧偏。
入洞題松過,看花選石眠。避喧長汩沒,逢勝即留連。
自古多高跡,如君少比肩。耕耘此辛苦,章句已流傳。
昔日交遊盛,當時省閣賢。同袍還共弊。連轡每推先。
講序居重席,群儒願執鞭。滿堂虛左侍,眾目望喬遷。
才異時難用,情高道自全。畏人顏慘澹,疏物勢迍邅。
賢者聞知命,吾生復禮玄。深藏報恩劍。久緝養生篇。
憔悴眾夫笑,經過郡守憐。夕陽悲病鶴。霜氣動饑鸇。
處士誰能薦,窮途世所捐。伯鸞甘寄食,元淑苦無錢。
策蹇秋塵裡,吟詩黃葉前。故裘余白領,廢瑟斷朱弦。
志氣終猶在,逍遙任自然。家貧念婚嫁,身老戀雲煙。
放逸棲巖鹿,清虛飲露蟬。鄭逃秦谷口,嚴愛越溪邊。
霄漢予猶阻,榮枯子不牽。山城一相遇,感激意難宣。
甌閩古夷服,無諸漢英雄。
秦鹿既已死,卻辭隆準翁。
組練照海色,旌旗來故宮。
赫矣茅土業,大哉開闢功。
事往滄海變,龍飛霸圖空。
昔日釣龍台,空餘江水中。
桂殿苔色古,空陵雲氣紅。
朝夕卷寒潮,隱隱聞雷風。
登臨畢余景,感歎無終窮。¤
黃鐘宮動夏秋分,夜來一雨如傾盆。
從雲洗盡金天渾,老星見程家門。
老人降生敘南村,昔日聞名今黃論。
耆英侍坐聆嘉言,八窗玲瓏笑語溫。
千載一朝逢漆園,夾拶小澗開窗軒。
雲雞月犬聞朝錯,衰情晚態常相存。
翠竹紫鳳高勝騫,梧枝裊娜棲雛鵷。
琴彈碧玉箜篌蕃,爐養白砂賢弟昆。
胎仙三疊飛舞翩,玉液九轉朝昆化。
沆瀣為飲為飲霞為餐,菊酒酌客香盈樽。
欲隨枕石漱潺湲,只恐鼎養歸天閽。
九老圖中姓字尊,月倦指點詩輕捫。
莫學劉陵窮溪源。盡親見眼前七世森仍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