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利虛名,誰人能戒。前頭路險猶貪愛。惟予不肯著浮華,中心有願超三界。廣佈慈風,休生懈擔心懷忍辱常寧耐。豁開心地若虛空,分明
壯年投筆去,手提三尺棰。
戎衣才至骭,短劍光陸離。
國士每自許,獨賴相公知。
解衣衣我寒,推食充我饑。
心懷犬馬報,未有涓埃施。
十年在幕府,徒將文墨持。
前星一夜落,天地黯無輝。
功勳都若夢,部曲各分違。
春草門前綠,空遺櫪馬嘶。
月痕弓尚掛,雲影旆猶垂。
霸氣風雲散,姓名誰復題。
落日將軍樹,淒涼過客悲。
長哀波浩蕩,不盡淚如絲。
孫應時《佑侄實赴鄉法吾家讀書三世至此侄才七人作十》詩詞原文及賞析
家學今三世,儒流甫七人。
生涯無窶悴,存沒幾酸辛。
父干真吾責,孫枝見汝新。
提攜從總丱,成長及冠巾。
幸有源流正,應先器質醇。
緒餘雖耳染,緣飾菲天真。
黃捲心懷古,青燈坐達晨。
定無錢使鬼,當見笑如神。
科目誠尚龍,朝家重選掄。
桂分清夜月,花趁曲江春。
此日雲霄路,他年柱石臣。
成功期濟世,私喜因榮親。
俗薄堪長笑,才輕不自珍。
膀肛誇小枝,屑窣較微塵。
努力初濡翰,馳心謹問津。
利名卑汲汲,教誨實諄諄。
莫濫齊庭吹。空慚越裡顰。
裁詩不盡意,持付合書紳。
自聞鵜晙鳴,於心懷憂傷。
陰氣馴以厲,庭草隕繁霜。
皋蘭萎不榮,瑟風游素商。
浮雲晝易冥,白日時漏光。
登山期所思,反見高鳥翔。
蹀躞豈規步,訛言倘夬張。
揮袂層霄間,撫劍增慨慷。
邢叔亨《木闌花慢 蒲縣東神山廟柱石刻五首時至正辛》詩詞原文及賞析
監燕京馬哈馬拉尹鎮陽,揚從道尹晉,霍邑邢叔亨,簿鄉張時敏,仙尉襄陵陳德新,儒學論忻州王秉鈞,共祀岱岳廟。叔亨走筆書木蘭花慢數篇,音韻鏗鏘,意象豪宕,刺軍政之得失,滔滔縷縷,若大河之出崑崙,恆星之麗碧虛,水鏡之析埃漠,令人心懷洒然,愈吮而味加,銘心而口口,可見口平蓄之有餘也。下缺一上蒲東東嶽,山頭陡起神宮。有松柏參天,杏桃張錦,遍地春風。年年今朝此日,王孫仕女驟驕驄。十載妖兵亂國,一時豪傑潛蹤。我為狂客氣盈胸。起坐聽晨鐘。喜夜雨如酥,曉晴似拭,香火揚空。眼下太平可幸,官軍分散息兵戎。劍戟變為家器,四民樂業無窮。
四願弘深垂教綱,心懷喜捨慈悲。愛河苦海度群迷。水離生滅,彼岸訂菩提。值難逢應稱聖號,他心慧眼癡知。焚香禮念降靈威。神通如電,
夙昔抱奇氣,遨遊山水中。
山水豈不佳,心懷自忡忡。
於今老將至,遨遊興無窮。
青天倚絕壁,白石懸孤桐。
時乘小紅車,朝西暮復東。
登登牛頭嶺,浮雲繞蒼空。
楊柳落晴雪,桃李吹春風。
斜陽下鳥道,野雉藏蒿蓬。
偶逢碧眼僧,呼我贅世翁。
叩之不復語,矯首看歸鴻。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遠藩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龍鍾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乃知貧賤別更苦,況我飄轉無定所。
心懷百憂復千慮,世人那得知其故。
嬌兒不離膝,哀哉兩決絕。
也復可憐人,里巷盡嗚咽。
斷腸分手各風煙,中間消息兩茫然。
自斷此生休問天,看射猛虎終殘年。
見惡必遠避,見善嘗加恭。
石田乃隱者,賦詩亦多工。
如何論朝政,所論殊不公。
此札實差謬,何謂聲枌枌。
到處任播揚,有類衡與縱。
碧川居論思,如何不納忠。
致書戒老夫,友道皆雲攏
追思昔年事,大明麗長空。
堯舜喜復出,萬幾任匆匆。
納諫真如流,明良喜相逢。
荊榛委籬落,芝術收藥籠。
萬姓樂熙皞,四方無鞠凶。
今上初出閣,庶事元老總。
九卿集東閣,講官索儒宗。
先求語言正,更論德學崇。
人各薦一二,不稱交相攻。
老夫薦兩楊,碧川川流壅。
為語帶鄉音,不及問學充。
因之又復薦,元老耳若聾。
欣然用石齋,萬口稱股肱。
碧川已備知,豈肯心懷凶。
同鄉又相親,度量廓有容。
維時科道官,有事忤宸衷。
一朝下縲紲,難便責保庸。
顛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
台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
日暮無人收,厥職誰與供。
越例送台部,又恐觸袞龍。
天曹借中書,攝事猶賓鴻。
此舉實舊規,碧川豈不聰。
書來既善道,如何報科中。
彼若擊巨石,我猶履薄凍。
今復寄吳下,大傷君子風。
碧川豈為此,姻舊情雍雍。
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己功。
抑恐入銓者,邪正有不同。
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衝。
當時呂都諫,氣節儕何顒。
亦嘗論此輩,懷毒猶{井}蜂。
其禍必在後,亦或先其躬。
福善與禍淫,循環兩無窮。
莫道此言虛,應若豐山鐘。
雲衢謾委蛇,何必好怔忪。
馬週三十貴,屢受唐室封。
崇卑各分定,何必縈心胸。
石田若聞此,其言未必從。
我欲到虎丘,攜酒追吟蹤。
願言保遐壽,待我談始終。
任契丹,太行為家千疊山。
此山阻絕天下脊,中有義旅蛟蛇蟠。
任君本是良家子,身長七尺風姿偉。
心懷忠義欲擒胡,誓與群豪揭竿起。
時從數騎出郊坰,所向萬人皆披靡。
不驅丁口不攫金,只取餱糧事儲偫。
道遮天使奪牌歸,佩牌夜易人不知。
往來燕趙數百里,徒手不假寸鐵持。
夜半相逢沃州北,問知南使寧相阨。
倡言我輩抱雄圖,郎主打圍曾狙擊。
時來左袒奮壁呼,十萬兒郎一朝得。
勸君努力雪國讎,為我斬取單于頭。
邢叔亨《木闌花慢 蒲縣東神山廟柱石刻五首時至正辛》詩詞原文及賞析
監燕京馬哈馬拉尹鎮陽,揚從道尹晉,霍邑邢叔亨,簿鄉張時敏,仙尉襄陵陳德新,儒學論忻州王秉鈞,共祀岱岳廟。叔亨走筆書木蘭花慢數篇,音韻鏗鏘,意象豪宕,刺軍政之得失,滔滔縷縷,若大河之出崑崙,恆星之麗碧虛,水鏡之析埃漠,令人心懷洒然,愈吮而味加,銘心而口口,可見口平蓄之有餘也。下缺一上蒲東東嶽,山頭陡起神宮。有松柏參天,杏桃張錦,遍地春風。年年今朝此日,王孫仕女驟驕驄。十載妖兵亂國,一時豪傑潛蹤。我為狂客氣盈胸。起坐聽晨鐘。喜夜雨如酥,曉晴似拭,香火揚空。眼下太平可幸,官軍分散息兵戎。劍戟變為家器,四民樂業無窮。
一章
於穆予宗。稟精東嶽。
誕育祖考。造我南國。
南國克靖。實繇洪績。
惟帝念功。載繁其錫。
其錫惟何。玄冕袞衣。
金石假樂。旄鉞授威。
匪威是信。稱丕遠德。
奕世台衡。扶帝紫極。
二章
篤生二昆。克明克浚
遵塗結轍。承風襲問。
帝曰欽哉。纂戎列祚。
雙組式帶。綬章載路。
即命荊楚。對揚休顧。
肇敏厥績。武功聿舉。
煙熅芳素。綢繆江滸。
昊天不吊。胡寧棄予。
三章
嗟予人斯。胡德之微。
闕彼遺軌。則此頑違。
王事靡盬。旍旆屢振。
委籍奮戈。統厥徵人。
祁祁徵人。載肅載閒。
騤騤戎馬。有駰有翰。
昔予翼考。惟斯伊撫。
今予小子。繆尋末緒。
四章
有命自天。崇替靡常。
王師乘運。席捲江湘。
雖備官守。位從武臣。
守局下列。譬彼飛塵。
洪波電擊。與眾同湮。
顛踣西夏。收跡舊京。
俯慚堂搆。仰懵先靈。
孰雲忍媿。寄之我情。
五章
伊我俊弟。咨爾士龍。
懷襲瑰瑋。播殖清風。
非德莫懃。非道莫弘。
垂翼東畿。耀穎名邦。
綿綿洪統。非爾孰崇。
依依同生。恩篤情結。
義存並濟。胡樂之悅。
願爾偕老。攜手黃發。
六章
昔我西征。扼腕川湄。
掩涕即路。揮袂長辭。
六龍促節。逝不我待。
自往迄茲。曠年八祀。
悠悠我思。非爾焉在。
昔並垂發。今也將老。
銜哀茹慼。契闊充飽。
嗟我人斯。胡恤之早。
七章
天步多艱。性命難誓。
常懼隕斃。孤魂殊裔。
存不阜物。沒不增壤。
生若朝風。死猶絕景。
視彼蜉蝣。方之喬客。
眷此黃壚。譬之斃宅。
匪身是吝。亮會伊惜。
其惜伊何。言紆其思。
其思伊何。悲彼曠載。
八章
出車戒塗。言告言歸。
蓐食警駕。夙興宵馳。
濛雨之陰。炤月之煇。
陵陵峻阪。川越洪漪。
爰屆爰止。步彼高堂。
失爾朔邁。良願中荒。
我心永懷。匪悅匪康。
九章
昔我斯逝。兄弟孔備。
今予來思。我凋我瘁。
昔我斯逝。族有餘榮。
今我來思。堂有哀聲。
我行其道。鞠為茂草。
我履其房。物存人亡。
拊膺涕泣。血淚彷徨。
十章
企佇朔路。言歡爾歸。
心存言宴。目想容輝。
迫彼窀穸。載驅東路。
系情桑梓。肆力丘墓。
棲遲中流。心懷罔極。
眷言顧之。使我心惻。
畢子談鋒不可摧,捷若急電飛霆雷。
老儒宿學不敢較,左右戈戟縱橫排。
文如翻河注浩渺,學有要會窮根荄。
眼看青雲不著腳,決去得邑窮山隈。
漢家封疆際四海,琛贐萬里連翩來。
西河故地獨何事,禮樂舊俗遭狼豺。
包藏隱忍非一日,獸子未可仁心懷。
英雄天子命世主,撫劍震奴風雷回。
馬如屯雲士如虎,萬車載甲如崔嵬。
豈惟俘斬復境土,誓剖巢穴窮卵胎。
除書命子參漕府,國有大事須群才。
男兒功業在勤苦,莫惜沙塞沖塵埃。
御戎舊策子所習,胸臆請為將軍開。
封侯報國在今日,贈行滿舉黃金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