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出直入,直行直坐。
直禪上人,直須恁麼。
本自圓成,不立功課。
饑來吃飯,寒來向火。
不在瞿曇,非干達磨。
擬心思量,返遭殃禍。
我說是言,已招口過。
明眼人前,一場話墮。
請事斯語,無忘骨剉。
少年才把笙歌。夏日非長秋夜短。因他老病不相饒,把好心情都做懶。故人別後書來勸。乍可停杯強吃飯。雲何相遇酒邊時,卻道達人須飲滿。
去年十月十七,被命來屍敗席。
陳逋弊積如山,中外倉庫亦立。
勉效佛在世時,持缽沿門求乞。
不憚涉險登危,波波為眾竭力。
逗到四月十五,恰滿六個月日。
諸方禁足安居,雙林豈容禁足。
領眾展轉求賢,然後求已的實。
心空及第歸來,和這自己拋擲。
更有一事告報,古聖言端語的。
寧可熱鐵纏身,不受信心人衣。
寧可鎔鉛灌口,不受信心人食。
吃飯忽咬著砂,一生參學事畢。
若不量彼來處,水也難消一滴。
且譊在什麼處,直待當來問彌勒。
節近端午,乍晴乍雨。
帶累達磨眼睛,特地和泥合土。
二祖不會承當。雪庭枉受辛苦。
引得後代兒孫。各自開張門戶。
或放南山毒蛇,或作玄沙猛虎。
雪峰連輥三毬,禾山一味打鼓。
山僧檢點將來,儘是葛籐露布。
爭如吃飯著衣,此外更無佛祖。
職嫂便是大哥妻,師姑元是女人做。
真宗頓悟,理幽微、了了無言可說。曠劫至今全體具,湛寂元無生滅。拂塵拈花,穿衣吃飯,*覿面分明洩。頭頭皆是,何須特地差別。為言向上家風,纖鋒快利,透石剛如鐵。三界圓通無所住,隨處應機明徹。芥納須彌,珠含罔象,朗耀懸秋月。寸絲不掛,即同諸佛齊列。
在昔商山傳四皓,又聞香山圖九老。
異鄉異姓適同時,爭如章泉一家兄弟登耆頤。
章泉之上兩山下,有地可宮田可稼。
伯也早休官,季也相約歸林泉。
名動京口耕谷口,山中有詩天下傳。
一生得閒兼得壽,皓首龐眉世稀有。
竹隱先生八十三,定庵居士七十九。
客從遠方來,亦是六十叟。
手把一枝梅,奉勸兩翁酒。
問公何以致遐齡,請翁細說吾細聽。
不燒丹,不學仙。
五行有常數,天所稟賦焉。
人生一氣統四體,眾人斬喪吾能全。
要知養生無他術,日多吃飯夜獨眠。
承翁見教謝翁去,兩翁慇勤留我住,
是夜醉眠苔竹軒。夢見山靈向我言,
翁之所說皆不然。兩翁盛德合乎天,
天與遐齡五百年。
誰是庵兒,阿誰在、庵中撐柱。看饑來吃飯,誰知甘苦。角徵宮商誰解聽,青黃皂白誰能睹。向平常、日用應酬人,誰區處。是誰行,是誰舉。是誰默,是誰語。這些兒透得,便知賓主。外面形軀誰做造,裡頭門戶誰來去。造無為、畢竟住誰庵,朱陵府。
不戀功名,不求富貴,不惹閒非。蓋一間茅屋,依山傍水,甘貧守道,靜掩柴扉。讀會丹經,燒殘寶篆,終日逍遙任自為。真堪悅,遇饑來吃飯,冷即穿衣。個中消息誰知。自裡面惺惺外若癡。且藏鋒挫銳,先人後己,和光混俗,豈辨高低。處世隨緣,樂天知命,白雪壺中配坎離。時來到,與十洲仙子,同駕雲歸。
先賢垂范早涉離,微言無展事句裡。
藏機百千諸佛知,黃鶴樓前握手歸。
夏雨落綿綿,民歌堯舜天。
千山增翠色,萬壑鎖青煙。
唯有禪家無一事,饑來吃飯困來眠。
路逢死蛇莫打殺,沒底籃子盛將歸。
大地人求巧,子獨全其拙。
吃飯倒把匙,刺眼翻著襪。
只知困守株,不愁飛辯月。
天真未解分,混沌一團鐵。
抱璞尋爐鎚,巧手難施設。
朅來就拙玲瓏陰,氈拍板合無絃琴。
摘楊黃花嗑然笑,樵童牧豎皆知音。
豈不見稜道者,破七蒲團無縫罅。
鬼窟翻身呼大差,捲起簾來見天下。
又不見隆藏主,此是吾家睡虎子。
氣肅西風牙爪露,千林掃跡無狐兔。
須知巧自拙中出,巧拙到頭無處覓。
無尋覓處知端的,急來與汝粗拳吃。
尹志平《臨江仙 五華山住夏,時有道眾見,以詞贈之》詩詞原文及賞析
數載崎嶇天下遍,而今幸遇林泉。饑來吃飯困來眠。離城幾一捨,別是小壺天。坐上水山俱秀髮,池中開滿青蓮。老來功行卒難全。未能三島去,先作五華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