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漫湯湯,近海勢彌廣。在昔胚渾凝,融為百川泱。
地形失端倪,天色灒滉漾。東南際萬里,極目遠無象。
山影乍浮沉,潮波忽來往。孤帆或不見,棹歌猶想像。
日暮長風起,客心空振蕩。浦口霞未收,潭心月初上。
林嶼幾邅回,亭皋時偃仰。歲晏訪蓬瀛,真游非外獎。
西湖十里孤山路。猶記荷花處。翠莖紅蕊最關情。不是薰風、吹得晚來晴。而今老去丹青底。醉膩嬌相倚。棹歌聲緩采香歸。如夢如酲、新月照漣漪。
吳儂生長西湖祝艤畫舫聽棹歌父。蘇堤萬柳春殘,曲院風荷番雨。草萋萋一道腰裙,軟綠斷橋斜去。判興亡說向林逋,醉梅屋梅梢偃處。
瑤妃香透襪冷。佇立青銅鏡。玉骨清無汗,亭亭碧波千頃。雲水搖扇影。炎天永。一國清涼境。晚妝靚。微酣不語,風流幽恨誰剩沙鷗少事,看到睡鴛雙醒。蘭棹歌遙隔浦應。催暝。藕絲縈斷歸艇。
又吳塵、暗斑吟袖,西湖深處能浣。晴雲片片平波影,飛趁棹歌聲遠。回首喚。彷彿記、春風共載斜陽岸。輕攜分短。悵柳密藏橋,煙濃斷徑,隔水語音換。思量遍。前度高陽酒伴。離蹤悲事何限。雙峰塔露書空穎,情共暮鴉盤轉。歸興懶。悄不似、留眠水國蓮香畔。燈簾暈滿。正蠹帙逢迎,沈煤半冷,風雨閉宵館。
停君金叵羅,聽我秦淮歌。
長江西來幾千里,沿洄直入台城裡。
浮青蕩綠南北流,至今猶號秦淮水。
秦淮之水能容舟,秦淮之上花滿樓。
美人捲簾垂玉鉤,太白仙人清夜遊,酒酣乘月往石頭。
棹歌渡淮水,倒披紫綺裘。
英風撼五嶽,豪氣隘九州。
邇來四千四百九十五甲子,無人繼此移山倒海之風流。
水光依然月如故,斷雲零落令人愁。
豈無清歌與美酒,與子碌碌誠堪羞。
我歌秦淮歌,送君秦淮去。
城西酒樓在何處,主人今非舊孫楚,且須痛飲歌達曙。
達曙歌,醉方寢,笑壓吳姬股為枕,滿身模糊覆宮錦。
明年我亦泛秦淮,手解金龜就君飲。
劉禹錫《三月三日與樂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詩詞原文及賞析
洛下今修禊,群賢勝會稽。盛筵陪玉鉉,通籍盡金閨。
波上神仙妓,岸傍桃李蹊。水嬉如鷺振,歌響雜鶯啼。
歷覽風光好,沿洄意思迷。棹歌能儷曲,墨客競分題。
翠幄連雲起,香車向道齊。人誇綾步障,馬惜錦障泥。
塵暗宮牆外,霞明苑樹西。舟形隨鷁轉,橋影與虹低。
川色晴猶遠,烏聲暮欲棲。唯餘踏青伴,待月魏王堤。
稽古堂前,恰見四番端午。又來江上,聽鳴鼉急鼓。棹歌才發,漠漠一川煙雨。輕舟搖揚,浪心掀舞。倦客今年續命,欠□彩縷。歸期漸近,剷地縈心緒。何日斑衣,更看迎門兒女。百懷且付,尊前蒲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