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有孚《摸魚子 並引 至正戊子秋,吾兄中丞公以賜》詩詞原文及賞析
亭圮,垣危卉木伐,惟雙古檜在庭。徒具畚鍤,從事疏鑿,池廣袤千餘步,深一仞,形如桓圭。西橢二洲,東規一島,帶以平堤,繚以周垣,渠於乾艮,以時啟閉。台於坤維,高可數丈,西山嚴麓,近在目睫,百里之景可攬而有。視亭之罅漏葺而戶牖之,南為道,中為橋。十一月五日,導水入池,縱魚數千尾,作樂合賓友落成。將橋於二洲,舫於水,蓮於池,柳於堤,果於亭側,松竹花草於池南,次第而蒔植焉。昔人平泉綠野,吾不知其何如。若是園者,亦城西之佳地矣。公杖履,或氅衣,或宮錦,招佳賓,挈子弟,觸詠其間,香山獨樂,不是過也。公嘗謂池成,當用晃補之摸魚子首句買陂塘旋載楊柳為樂府。未幾,明初馬先生摭此以為公壽。公歡然,即席和之,命有孚同賦,得二首。池既成,載賡八韻,通為十闋,以成初意,且以為同聲唱和張本。公因題之曰圭塘款乃,是池得佳名矣。然園石亭台,命名紀實,則必待公為記焉買陂塘旋栽楊柳,詩翁急欲知務。平生想像江湖意,幾度雞鳴風雨。鳧有渚。直晚景桑榆,才得埋霞嶼。先賢好語。道鐘鼎山林,神仙宰相,從昔不同趣。西池路。天意而今都許。佳人協律調呂。浮沉願入雞豚社,其奈香山佳句。誰我醑。又菊節相催,先約修花譜。猶今視古。有洹水秋聲,林盧爽氣,壯觀我西圃。
元祐六年十一月一日,禱雨張龍公,得小雪,與客會飲聚星堂。
忽憶歐陽文忠作守時,雪中約客賦詩,禁體物語,於艱難中特出奇麗,爾來四十餘年莫有繼者。
僕以老門生繼公後,雖不足追配先生,而賓客之美殆不減當時,公之二子又適在郡,故輒舉前令,各賦一篇,以為汝南故事雲。
窗前暗響鳴枯葉,龍公試手行初雪。
映空先集疑有無,作態斜飛正愁絕。
眾賓起舞風竹亂,老守先醉霜松折。
恨無翠袖點橫斜,只有微燈照明滅。
歸來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鈴索掣。
未嫌長夜作衣稜,卻怕初陽生眼纈。
欲浮大白追余賞,幸有回飆驚落屑。
模糊檜頂獨多時,歷亂瓦溝裁一瞥。
汝南先賢有故事,醉翁詩話誰續說。
當時號令君聽取,白戰不計持寸鐵。
這炷名香,天然清秀,生於象帝之先。金爐焚處,裊裊起祥煙。不是沉檀乳降,亦不是、四和龍涎。括來獻,先賢後化,五祖大羅天。此香靈妙處,遍周法界,氣味真全。開人鼻竅,入至通玄。願八荒四海,同*至化,道氣綿綿。從今後,一人有慶,萬萬餘年。
十年抓牙官,百世傅風流。
每思先賢范,爛漫涕不收。
爭奪世界中,蕭灑自十洲。
辛使東洲望,翹材錯薪槱。
干戈一相尋,賢愚自相分。
六鰲失所負,群賢困道周。
人如辛使者,往往官屢休。
用捨方坎壈,身世同蜉蝣。
但聞公卿間,飽誦才業優。
爵祿從可辭,歲月那得媮。
向來成名時,石室書盍紬。
奈何俯仰中,窘路拘驊騮。
嘶鳴事亨塗,飄泊仍海陬。
嗟予才每下,粗能別薰蕕。
識面苦不早,率交亦何尤。
長裾曳非難,鶩棹驚莫留。
既懷難會戀,那無輕去愁。
方今草寇猖,健兒炊矛頭。
金盤集衛霍,藜糝甘軻丘。
不知到死處,真得飽暖不。
行當捫牽牛,快願同桴福
自大駕之西幸兮,府遂為於近藩。
賜行殿為府治兮,暨澤牧之惟艱。
張毗陵首當是選兮,實股肱之舊弼。
仍土階之素規兮,因舊宇以為安。
朱忠靖繼剖符兮,屹具瞻於岩石。
越忠簡亦相望兮,凜清風而獨寒。
忠定王之來鎮兮,當乾道之四祀。
捐帑以置義租兮,闢宮而祠先賢。
諒棠陰之蔽芾兮,思召伯其如憩。
宜大封於是邦兮,良天道之好還。
後五十餘年兮,誰儷美以增飾。
維我新安公兮,騖逸駕而獨攀。
剖滯訟如澌流兮,召雨暘如應響。
使百城俱按堵兮,令滄海無驚瀾。
立吏膽於秋霜兮,洽民氣於春澤。
出干將於寶匣兮,照沆瀣於銅盤。
圜扉鞠為茂亓兮,麥岐藹其連秀。
令修戶庭之內兮,民樂湖山之閒。
既修政而人悅兮,文書省於幙府。
新百廢以具興兮,聳輪奐之偉觀。
八邑不知有役兮,一道不知有費。
若天造而神設兮,豈民力之或煩。
化榛莽為宏麗兮,敞隘敝為爽塏。
革蠹撓而雄疊兮,易朽腐而堊丹。
茲棟隆之規模兮,特於此乎小試。
非成毀之相仍兮,數循環而無端。
鎮越巋乎中踞兮,修廊翼其旁拱。
何獨斂夫散氣兮,所以重夫中權。
巨扁揭乎雲霄兮,鈞筆粲乎星斗。
山靈為之呵護兮,珍光赫而屬天。
前方台之月華兮,後蓬萊之雲氣。
左燕春之凝香兮,右清白之寒泉。
繞層城以拂雲兮,開屏障於四面。
臥林影於雲壑兮,棲山光乎二軒。
呼平湖於酒杯兮,浮翠峰於茗碗。
送歸鴻於天外兮,數飛鷗於海門。
動秋聲之摵摵兮,泊晴嵐之藹藹。
餞崦嵫之夕照兮,賓暘谷之朝暾。
上越王之危台兮,誦唐人之傑句。
鷓鴣飛而地迥兮,晴煙渺而天寬。
飛蓋游乎清夜兮,羃輕煙之素練。
棹歌發乎中沚兮,浴明月於金盆。
麗譙湧乎青冥兮,角聲起而寥亮。
佳山蔚其照眼兮,洗萬里之陰雰。
新隄平而擬掌兮,沸行歌以載路。
漕渠濬重兮,鼓千艘而駢闐。
雄威扁營疊創兮,雷歡聲於貔虎。
泮宮修貢闈闢兮,遂飛躍於魚鳶。
台府煥而一新兮,巖壑為之改觀。
他人視之拱手兮,公談笑而不難。
既游刃之有餘兮,復善刀而藏用。
寂然若無所營兮,湛中襟而靖淵。
炷爐香而讀易兮,悟至理於泰否。
托寄軒之柱刻兮,等蘧廬於乾坤。
上方蕆事明庭兮,將入扈於豹尾。
如旄倪之借留兮,紛截鐙以攀轅。
系郢曲之寡和兮,信蕭規之難繼。
民願公無遽歸兮,帝謂吾今召環。
雖卿月之暫駐兮,幸臨照夫越土。
恐使星之遷次兮,迫太階之魁躔。
推治越之道治天下兮,固我公之餘事。
然越人愛公如慈父母兮,願托歌而永傳。
客乃斂衽肅容兮,屏氣弗敢復言。
孫子於是濃墨大字兮,終夫越問之篇。
碧落新樓迥,清池古樹閒。先賢盡為宰,空看縣南山。
陰陽家有書,卜築多禁忌。
土中若有神,穴處何無祟。
我識先賢意,本誡驕侈地。
恣欲創樓台,率情染朱翠。
四面興土功,四時妨農事。
可以沒凶災,四隅通一二。
一年省修營,萬民停困躓。
動若契於理,福匪神之遺。
動若越於常,禍乃身之致。
神在虛無間,土中非神位。
天衢名利場,塵泥繼朝昏。
況茲辭榮久,厭苦車馬喧。
慨然忽高舉,翩若黃秸翻。
朝賣西城宅,暮理南行轅。
回首豈無懷,眷眷望國門。
想像解裝初,完美未可論。
縱橫置老屋,缺肅周短垣。
臧獲念去故,炊爨假罌盆。
幼椎喜就新,階庭走諸孫。
幸有克家子,生事不日溫。
計昌昔名都,於今亦雄藩。
先賢雖已遠,風跡凜猶存。
況復多巨公,分義素所敦。
丞相辭黃閣,學士乘朱轓。
青雲同禁省,白首會山樊。
潩水湛寒光,盡眼清心魂。
華堂臨曲渚,畫舫承芳樽。
高談金石諧,逸筆風雨奔。
得朋誠多歡,孤陋未可諼。
時當惠好音,獨樂慰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