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畫者誰子,將非高陽兒。
滿腹常貯酒,何異於鴟夷。
陶陶以自樂,禮法不可縻。
釀酒用老瓦,漉酒脫接{上四下離}。
寧復問升斗,豈嘗辨醇醨。
終日但兀兀,一卮掌中持。
頗謂有妙理,非人所能知。
飽罷忘面慮,袒跣行斜暉。
大笑沈湘人,獨醒亦奚為。
高堂誰畫青松障,越柏下筆開殊狀。
小枝交錯鐵不如,大枝森竦劍相向。
筆驅元氣天為泣,龍擘海水神俱王。
滄江風雨六月來,白日雷霆九天上。
想當飛墨縱揮應,灑遣酣歌助悲壯。
於時畫者亦有人,柏也用意實豪放。
猶憶海虞山裡時,往往見我索題詩。
豪縑到手不暇擇,爛漫圖寫寧復辭。
只今風流已冥寞,使我見之增歎愕。
況當木落秋氣悲,撫事哀吟忽如昨。
烏乎柏兮那復見,蕭瑟淒風動寥廓。
蕭瑟淒風動寥廓,應有松子僧前落。
一切音聲相,是人聽以耳。
我圜通大士,唯以眼而聽。
非物以眼聽,六根互為用。
當其互用時,根境不相雜。
譬如帝珠網,交光相融攝。
即此融攝相,各各住自位。
以此三昧力,普施於一切。
俾不離聲色,透出聲色海。
眼處若聞聲,耳處得解脫。
共證十方空,同名觀自在。
我作如是贊,定招妄語罪。
既招妄語罪,畫者亦是妄。
畫者既是妄,此相非真實。
於非真實處,此相常現前。
應作如是觀,是真法供養。
趙茂寫我真,今朝喜重見。
相望十五載,容貌盡更變。
恰如逢故人,省認向時面。
自憐歲月去,亟若弦上箭。
其間憂與病,往往風歷遍。
寒暑外侵薄,思慮內縈纏。
幻形煩草木,熟能永蔥蒨。
發幸才半白,登臨未衷倦。
逍遙溪復壑,安穩寢並膳。
十年每一畫,能幾何絹。
會看烏帽下,滿垂銀色線。
莫嫌老易來,身健盡堪羨。
賴有難畫者,炎天飛雪片。
洗劫且長存,那隨時序轉。
唐朝圖馬誰第一?韓幹妙出曹將軍。
此圖無乃幹所作,世上有若真空群。
雙瞳精熒兩耳立,蘭筋束骨皮肉急。
何年霹靂起龍池,五花一團雲氣濕。
當年天子少馬騎,遠求烏孫詔寫之。
即今內廄多如蟻,縱有騏驎畫者誰?
戴復古《儒衣陳其姓工於畫牛馬魚一日持六簇為贈以換》詩詞原文及賞析
生絹六幅淡墨圖,伊人筆端有造化。
驊騮汗血捉電光,牯牸倦耕眠草下。
陂塘漠漠煙雨後,出水群魚戲瀟灑。
細看物物有生意,不比尋常能畫者。
請君就此三景中,揮毫添我作漁翁。
岸頭孤石持竿坐,白鷺同居莆葦叢。
有時尋詩出遊衍,款段徐行山路遠。
奚奴逐後背錦囊,木杪斜陽鴉噪晚。
有時簑笠過田間,農婦農夫相往還。
手放鋤犁吹短笛,日暮青郊黃犢閒。
王孫貴人不識此,此是吾儂佳絕處。
掛君圖畫讀吾詩,令人懶踏長安路。
僧伽神變妙莫窮,去住隱顯如旋風。
能令大海作平陸,超然獨脫閻浮中。
山君河伯備灑掃,錫飛杯渡雲行空。
安禪不避魔鬼窟,受齋直入龍王宮。
文犀赤豹時作伍,玄猿白鹿日與同。
騰光噓氣閃奔電,天鼓震曜驚雷公。
世人雖呵小乘法,誰獨高舉隨雲龍。
我昔衡山問方廣,石橋每見馱經童。
天姝散花跪雙膝,金盤笑捧明珠紅。
開圖恍忽睹顏色,山海遙隔精靈通。
那知畫者有深意,丹青巧奪造化工。
君不聞幻游天地同旅泊,我身安得駕鶴從西東。
屋頭眾山森戟戟,屋下寒溪深見石。
溪流循山若縈帶,別館離亭紛向背。
茅堂近水景絕幽,繞簷萬竹風颼颼。
主人自得濠上意,終日俯檻臨寒流。
東寮把酒呼促席,隔屋糟床晚猶滴。
清談北館風滿衣,折梅寄遠情依依。
山童晨起掃落葉,不知松露沾荊扉。
經營佈置各有態,頗覺畫者勞天機。
東吳杜郎江海客,覽勝搜奇遍京國。
家園十畝畫不如,猶向丹青愛陳跡。
西風八月南雁飛,扁舟遠自長安歸。
高堂無事兄弟樂,終日雞黍要鄰比。
新圖便是君家事,何必區區詢畫師。
峨峨扇中山,絕壁信天剖。
誰施大圓鏡,衡霍入戶牖。
得之老月師。
畫者一醉叟。
常疑若人胸,自有雲夢藪。
千巖在掌握,用捨彈指久。
低昂不自知,恨寄兒女手。
短屏雖曲折,高枕謝奔走。
出家非今日,法水洗無垢。
浮游雲釋嶠,宴坐柳生肘。
忘懷紫翠間,相與到白首。
開元天子承平日,錦繡山河壯京室。
金殿璇題表集賢,玉屏粉繪圖無逸。
夔龍接武居阿衡,萬方旭日當文明。
衡山老仙何所有,亦復通籍承恩榮。
縞衣白髮酡顏老,自說時來致身早。
彩篋初開玉仗分,白騾突出銀鞍校
榻前制號賜通玄,始信人間別有天。
樓船未遣蕊珠賜,歲籥俄驚天寶年。
九齡歸臥曲江上,牛郎又入中書相。
花雨香飄蘭若鐘,柳雲春撲金雞帳。
萬幾日少樂事多,梨園法曲聲相和。
鬥雞舞馬看不足,不獨仙人呈白騾。
仙人豈是呈仙伎,畫者傳之有深意。
延秋門外羽書飛,卻駕青騾向西避。
青騾劍閣雨淋鈴,一段閒愁尚不勝。
不道畫圖今若此,風簷鐵馬響昭陵。
翠樹不從青嶂出,蟠根卻向屏中生。
黃獐引脰探綠葉,老猿護雛枝上驚。
獝然相顧見異態,誰言野物能忘情。
我來賞激繞屏下,亦疑此身林中行。
自古畫工無畫者,今得絕筆方傳名。
吾廬昔在鄖溪上,滿溪桃花春水明。
屏間何人畫四松,高標半在煙雲中。
人來盡作真松看,槎枒古怪勢不同。
一株連蜷如老龍,曾見於康廬窈窱之深峰。
兩株橫斜蒼黛色,曾見於雁蕩高寒之絕壁。
最西一株更奇特,老來昏耄記不得。
想得當初落筆旱,名山洞府遍尋思。
細將覽勝探幽興,暗寫凌霜傲雪姿。
古為畫者雖無數,少有人能得真趣。
畢宏韋偃骨已寒,今日此圖堪獨步。
主人勸我為作歌,才薄無奈何此圖何。
疾書一百六十字,勿笑迫促無委佗。
壯哉非羆亦非貙,日光夾鏡當坐隅。
橫行妥尾不畏逐,顧盼欲去仍躊躇。
卒然我見心為動,熟視稍稍摩其須。
固知畫者巧為此,此物安肯來庭除。
想當盤礡欲畫時,睥睨眾史如庸奴。
神閒意定始一掃,功與造化論錙銖。
悲風颯颯吹黃蘆,上有寒雀驚相呼。
槎牙死樹鳴老烏,向之俛噣如哺鶵。
山牆野壁黃昏後,馮婦遙看亦下車。
仰觀山模糊,俯視山歷歷。
見卑不見高,此恨通今昔。
觀者笑且言,畫手非用力。
安知畫工心獨苦,世上悠悠幾人識。
君看白練飛,杳不見來跡。
疑從九霄中,直下姿噴激。
六月天無風,大暑鑠金石。
此景獨清涼,飛雪灑石壁。
此豈銀河翻,餘派墮空碧。
抑豈龍門決,洪波注八極。
方知畫者心,不止存目擊。
山上更有山,去天不盈尺。
丹崖與翠巘,群仙所游息。
煙雲不可到,日星在幾席。
甘露被草木,醴泉出巖隙。
流落人間者,萬派祗餘瀝。
知畫豈予能,因畫重淒惻。
聖賢言外意,未可紙上得。
所以說詩者,要在以意逆。
安得畫力爭上遊觀山人,共向書中控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