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處機《好離鄉 景金本注雲,二首本名南鄉子 述懷》詩詞原文及賞析
獨坐向南溪。一事無能百不知。所愛冥冥煙雨後,東西。雲綻峨峨列翠微。蒼骨太虛齊。冉冉寒光映日飛。何事中心看不足,忘歸。似有膏肓
渭北離鄉客,江南守土臣。
涉途初改月,入境已經旬。
甲郡標天下,環封極海濱。
版圖十萬戶,兵籍五千人。
自顧才能少,何堪寵命頻。
冒榮慚印綬,虛獎負絲綸。
[除蘇州制云:藏於己為道義,施於物為政能。在
公形骨鯁之志,闔境有褲襦之樂。]
候病須通脈,防流要塞津。
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
削使科條簡,攤令賦役均。
以茲為報效,安敢不躬親。
襦褲提於手,韋弦佩在紳。
敢辭稱俗吏,且願活疲民。
常[常州]未徵黃霸,湖[湖州]猶借寇恂。
愧無鐺腳政,徒忝犬牙憐。
[河北三郡相鄰,皆有善政,時為鐺腳刺史。見唐
書。]
制詔誇黃絹,詩篇占白蘋。
[美賈常州也。美崔吳興也。]
銅符拋不得,瓊樹見無因。
[自謂也。]
警寐鍾傳夜,催衙鼓報晨。
唯知對胥吏,未暇接親賓。
色變雲迎夏,聲殘鳥過春。
麥風非逐扇,梅雨異隨輪。
武寺山如故,王樓月自新。
[武丘寺也。郡內東南樓名也。]
池塘閒長草,絲竹廢生塵。
暑遣燒神酎,晴教煞舞茵。
待還公事了,亦擬樂吾身。
王丹桂《好離鄉 余隱居崑崙山清神洞。常習不睡。因》詩詞原文及賞析
溜半溶,似乎有聲。俄然而起,出戶視之,四圍山色,盡為更變。因倚松而作是詞坐久欲朧晴。不覺天公祥瑞呈。夜暖忽聞巖滴,聲聲。喚覺遊仙夢不成。*履起開扃。四望遙峰盡變更。唯有長松天性異。堅貞。獨倚幽巖顯道清。
高啟《朝鮮兒歌(予飲周檢校宅,有二高麗兒歌舞者》詩詞原文及賞析
朝鮮兒發綠,初剪齊雙眉。
芳筵夜出對歌舞,木綿裘軟銅環垂。
輕身迴旋細喉轉,蕩月搖花醉中見。
夷語何須問譯人,深情知訴離鄉怨。
曲終拳足拜客前,烏啼井樹蠟燈然。
共訝玄菟隔雲海,兒今到此是何緣?主人為言曾遠使,萬
裡好風三日至。
鹿走荒宮亂寇過,雞鳴廢館行人次。
四月王城麥熟稀,兒行道路兩啼饑。
黃金擲買傾裝得,白飯分餐趁舶歸。
我憶東藩內臣日,納女椒房被褲翟。
教坊此曲亦應傳,特奉宸遊樂朝夕。
中國年來亂未鋤,頓令貢使入朝無。
儲皇尚說居靈武,丞相方謀卜許都。
金水河邊幾株柳,依舊春風無恙否?小臣撫事憶昇平,尊
前淚瀉多於酒。
旱風吹沙天地昏,扶攜塞道離鄉村。
身無完衣腹無食,病羸愁苦難具論。
老人狀何似,頭先於步足。
無氣手中杖與臂,相如同行半作溝。
中棄小兒何忍看,肩挑襁負啼聲干。
父憐母惜留不得,持標自售雙眉攢。
試看擔頭何所有,麻摠麥麩不盈缶。
道旁采掇力無任,草根木實連塵垢。
於中況復嬰鎖械,負瓦揭木行且賣。
形容已槁臀負瘡,還慶未了征輸債。
千愁萬恨具物色,不待有言皆暴白。
熙寧何緣一至斯,主行新法王安石。
當年此圖誰所為,監門鄭俠心憂時。
疏奏閤門不肯納,馬遞徑上銀台司。
疏言大略經聖眼,四方此類知何限。
但除弊政行臣言,十日不雨臣當斬。
熙寧天子寢不寐,罷除新法回天意。
寧知護法有善神,帝前環泣奸仍遂。
同時有圖常獻捷,嬴輸事往圖隨滅。
此圖世遠跡愈新,長使忠良肝膽熱。
我因披圖間比量,唐宗王會空誇張。
願將此圖繼無逸,重模圖本陳吾皇。
父師痛教頻頻引。在俗心寧忍。須當酒色氣財捐,到如今,有甚荊沖和氣脈何勞診。一志修行准。參隨鶴駕縱雲遊,離鄉關,心意緊。
三月禁煙寒節到,墳前寶馬車乘。香花酒飯祭先靈。朝陽林畔,切切痛哀聲。白骨縱橫荊棘下,銀錢斜弄風輕。骷髏仰面望群星。離鄉魂魄,
吾子一布衣,抱道仍懷德。
人呻仰其高,耐寒如松柏。
亦復誚其介,忍窮如鐵石。
欲耕且無田,欲住且無宅。
借人茅舍居,破漏無遮冪。
兀坐懶掃除,凝塵常滿席。
文章老更成,初不事雕刻。
間為場屋游,往往遭棄擲。
進取既不諧,資身又無策。
學學三十年,嘗作離鄉客。
亦豈無六親,為親成間隔。
亦欲求知音,無奈俗眼白。
不知何所負,半生罹此厄。
空讀萬卷書,不得稽古力。
昨朝起開門,雪深平地尺。
極目望四郊,萬里如一色。
窮人盡皺眉,共畏寒威逼。
亦大不能堪,君獨無慼慼。
危然書窗下,哦詩度朝夕。
我送一壺酒,酒面蛆浮碧。
但可澆愁腸,豈足資歡適。
君乃走長篇,再三敘感激。
筆下有如君,足為人楷式。
勿謂道難行,自古有通塞。
時來會見上通津,莫憂計拙無衣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