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冠具行輿,邀我游棲真。
山家雜水樹,野徑橫荊榛。
長松臥蒼蛟,亂石錯紫鱗。
委曲至洞府,積雪開雙門。
結頂寶蓋高,下可容百人。
神仙獨何之,棋局今猶存。
翠子拂不落,衣袖生清芬。
山間局未終,浮世三千春。
安得從之遊,一笑凌層雲。
入門認溪碧,循流識深源。
念我昔此來,及今七寒暄。
人事幾更變,寒花故猶存。
堂堂武夷翁,道義世所尊。
永袖霖雨手,琴書賁丘園。
當時經行地,尚想語笑溫。
愛此亭下水,固若玻璃盆。
晴看浪花湧,靜見潛鱗翻。
朝昏遞日月,俯仰鑒乾坤。
因之發深感,倚檻更忘言。
恭惟陳簡齋,與鶴山魏公。
堂堂二先生,後學之所宗。
遺跡所到處,百世猶高風。
武岡有向氏,乃祖家詩禮。
簡齋曾來訪,鶴山亦踵至。
二先生來時,草木亦光賁。
主人跼蹐迎,出門見大賓。
大帶束深衣,整容而肅襟。
揖客坐上坐,樽酒與細論。
向氏家本儒,苦無黃金籯。
惟有無加莊,留以遺子孫。
此莊不在田,非謂三百囷。
莊者敬之謂,為學之入門。
乃祖燕後人,有書便不貧。
能令二先生,肯來共斯文。
向來吾南昌,隱者蘇雲卿。
魏公令地主,而來訪一民。
匹夫道義重,王侯失其尊。
古人不傲士,此風今猶存。
嘗高謝太傅,攜妓東山門。楚舞醉碧雲,吳歌斷清猿。
暫因蒼生起,談笑安黎元。余亦愛此人,丹霄冀飛翻。
遭逢聖明主,敢進興亡言。白璧竟何辜,青蠅遂成冤。
一朝去京國,十載客梁園。猛犬吠九關,殺人憤精魂。
皇穹雪冤枉,白日開氛昏。泰階得夔龍,桃李滿中原。
倒海索明月,凌山采芳蓀。愧無橫草功,虛負雨露恩。
跡謝雲台閣,心隨天馬轅。夫子王佐才,而今復誰論。
層飆振六翮,不日思騰騫。我縱五湖棹,煙濤恣崩奔。
夢釣子陵湍,英風緬猶存。彼希客星隱,弱植不足援。
千里一回首,萬里一長歌。黃鶴不復來,清風愁奈何。
舟浮瀟湘月,山倒洞庭波。投汨笑古人,臨濠得天和。
閒時田畝中,搔背牧雞鵝。別離解相訪,應在武陵多。
鬟絲濕霧,扇錦翻桃,尊前乍識歐蘇。賦筆吟箋,光動萬顆驪珠。英英歲華未老,怨歌長、空擊銅壺。細看取,有飄然清氣,自與塵疏。兩水猶存三徑,歎綠窗窈窕,謾長新浦。茂苑扁舟,底事夜雨江湖。當年柳枝放卻,又不知、樊素何如。向醉裡,暗傳香、還記也無。
李白《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 潭在秋浦桃胡陂下》詩詞原文及賞析
康樂上官去,永嘉游石門。江亭有孤嶼,千載跡猶存。
我來游秋浦,三入桃陂源。千峰照積雪,萬壑盡啼猿。
興與謝公合,文因周子論。掃崖去落葉,席月開清樽。
溪當大樓南,溪水正南奔。回作玉鏡潭,澄明洗心魂。
此中得佳境,可以絕囂喧。清夜方歸來,酣歌出平原。
別後經此地,為余謝蘭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