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吏了繁劇,儒生擅文墨。
世多兼兩長,遠到須器識。
昔在晉魂公,曾此趨幕職。
一逢龔莊敏,期以柱天極。
紫微得夫君,嘉禾乏栽植。
廣城底山川,融結此英物。
精神天獨饒,醉盎春可即。
讀書細妍磨,作文工組織。
庭隅立兩造,片言分曲直。
疾頑戒已甚,爭事退如默。
武庫物兼蓄,滄海蠡莫測。
同僚總稱好,載路譽聲塞。
五羊書筵重,濟物多陰德。
榮通付儻來,薦剡豈求得。
薰涼快馬耳,汗漫捧鵬翼。
歸裝可對人,南物毫不殖。
二同羞著我,握手倒巾幘。
幽棲泉石邊,喜在文溪側。
平章詩浩蕩,指點棋黑白。
此樂竟何如,滿懷春拍拍。
咳唾落珠璣,襟期重膠漆。
高誦歸去辭,永守兔完冊。
焉知暮歲後,苦被功名迫。
終能幡然起,行矣各努力。
長途希樹陰,蕭邸謹服食。
懸知風月宵,定啟山失憶。
風骨高更老,向春初陽葩。泠泠月下韻,一一落海涯。
有子不敢和,一聽千歎嗟。身臥東北泥,魂掛西南霞。
手把一枝栗,往輕覺程賒。水天朔方色,暖日嵩根花。
達閒幽棲山,遣尋種藥家。欲買雙瓊瑤,慚無一木瓜。
有書來問訊,算忘了,若耶溪。想命被文魔,情因酒困,心為花迷。東西。百年過半,玉堂人、久矣隔雲泥。錦樹鶯嘲蝶弄,翠蘿鶴怨猿啼。淒淒。江遠暮山低。梅屋□幽棲。喜陶公無錢,坡公不飲,莊子無妻。玻璃。碧湖秋水,為幾聲、漁唱住蘇堤。白髮老將至矣,青山歸去來兮。
君不見版築當年胥靡徒,貌象忽與帝夢符。
臥龍抱膝吟梁哺,霸主不憚三顧廬。
又不見形模苦遭婦女笑,袖手不解世俗書。
碧山幽棲載典籍,銀魚焚棄甘林居。
出處雖雲蘭菊異,道則一貫無二途。
要之窮通有定分,所學豈以世俗拘。
一旦風雲合際會,坐令四海如唐虞。
不用山林並容爾,胸中經濟常自如。
世間余子真碌碌,得失交病言囁嚅。
生前雅志一飽足,趨時嫵媚忘遠圖。
夫君承平相家子,典刑自與今人殊。
青春已負老成器,白日兀坐聖賢俱。
腹笥兼收線五色,準擬補袞膺時須。
豹變要是有毛質,鵬飛九萬看摶扶。
古巖風月鎮長好,請著斯名鑱座隅。
出郭秋已深,寒原騁心目。
愛君幽棲地,市廛若林谷。
初月諧晚尋,同人遂成宿。
樓虛在山翠,書聲向喬木。
飛雨一峰來,微雲度疏竹。
清鐙對殘尊,孤琴寫幽曲。
自得靜者心,何須游秉燭。
蔡松年《驀山溪 中秋後三日,夜風大作,林聲如怒濤》詩詞原文及賞析
絕。客懷展轉不能寐,因借浩然韻作此霜林萬籟,秋滿人間世。客子舊山心,誤西風、悲號澗水。茅簷夜久,仍送雨疏疏,焚香坐,對床眠,多少閒滋味。釣舡篷底,閒殺煙蓑輩。老眼倦紛華,宦情與、秋光似紙。幽棲歸去,梧影小樓寒,看山眼,打窗聲,莫放頹然醉。
英菲窈窕綠窗前,艷影扶疏翠戺連。
玉衡含照妍華夕,金風弄彩泬寥天。
流風逝水驚離索,十載幽棲對花萼。
無情羈宦卻歸來,有客傷秋歎榮落。
蘭宮桂殿鳳凰樓,帝台仙客恣攀游。
可堪殘月鱸江夢,不奈連雲騎省秋。
言追漁父賦歸歟,寂寞蓬蒿掩敝廬。
旖旎繁英重入賦,婆娑生意最愁余。
人情感物多惆悵,白髮紅顏兩相向。
東籬並就菊松姿,北山豈孤猿鶴望。
青蔥摛藻記甘泉,潘陸春華此棄捐。
未忘溫室瓊瑤樹,虛擬湘源杜若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