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無風水平綠,也無靴文也無谷。
東西一望光浮空,瑩然千頃無瑕玉。
船上兒郎不耐閒,醉拈橫笛吹雲煙。
一聲清長響徹天,山猿啼月澗落泉。
更打羊皮小腰鼓,頭如青峰手如雨。
中流忽有一大魚,跳破琉璃丈來許。
山陰文會才三日,懷陣跡都如掃。鬱鬱蔥蔥,融融溢溢,和氣偏薰瑤草。春光未老。便撒放鶯花,收回梨棗。醉咽霞漿,壽星側畔神仙島。牆屏翩翩學子。總芝蘭玉樹,映入娟好。德耀新歸,子平畢娶,來歲掌珠可抱。名韁利鎖。任祿食千鐘,位登八座。貴不如閒,與兒郎自效。
江頭新晴好天氣,江上兒郎權船戲。
掉船往來西復東,畫橈掠水如飛鴻。
清晨太尉自領客,蕩漾幕帟翻春風。
欲標不但與民樂,約束部曲藏軍容。
只今潯陽賊圍繞,天子耀兵未誅討。
渠儂幸自慣水戰,駕水樓船救江表。
朝廷逡巡領詔書,太尉不日歸西樞。
試問兵鈐元節制,藉留歲月還何如。
絕代幽人獨。掩芳姿、深居何處,亂雲深谷。自說關中良家子,零落聊依草木。世喪敗、誰收骨肉。輕薄兒郎為夫婿,愛新人、窕窈顏如玉。千萬事,風前燭。鴛鴦一旦成孤宿。最堪憐、新人歡笑,舊人哀哭。侍婢賣珠回來後,相與牽蘿補屋。漫採得、柏枝盈掬。日暮山中天寒也,翠綃衣、薄甚肌生粟。空斂袖,倚修竹。
江北塵高戰鼓酣,惜無赤壁順風帆。
城池險固為樓百,郡邑蕭條有戶三。
明主依然勞聖慮,諸君豈得尚清談。
嗚呼頗牧不復作,誰與兒郎共苦甘。
夕烽一夕徹甘泉,鑄印分弓玉座前。
天狗如雷防急變,佛貍死卯竟訛傳。
漢家豈可無三策,胡運何曾有百年。
僧中英,教中傑。
掛宋朝金襴,肆台衡木舌。
如天河翻,如岩石裂,
萎花風掃雨新奇,電影已收雷未絕。
若是五逆兒郎,見徹明徹描邈得徹。
信知這老和尚,已說今說當如是說。
白雲推出團團月。
石亭梅花落如積,玉蘚斕班竹姑赤。祝陵有酒清若空,
煮糯蒸魚作寒食。長橋新晴好天氣,兩市兒郎棹船戲。
溪頭鐃鼓狂殺儂,青蓋紅裙偶相值。風光何處最可憐,
邵家高樓白日邊。樓下遊人顏色喜,溪南黃帽應羞死。
三月未有二月殘,靈龜可信淹水干。葑草青青促歸去,
短簫橫笛說明年。
天雨乍霽雲乍折,馬首諸山齊獻碧。
崒垏突兀何處峰,淡鴉鮮妍可憐色。
長途遙遙無止息,北風夜起轉愁絕。
馬鈴當當送殘日,烏鴉千點古墳側。
我有新愁寫不得,山骨鱗鱗忽起脊,中間尺餘馬蹄跡。
只道山石碎馬啼,誰知馬啼能穿石。
莫言此石太辛苦,南山石閱北邙土。
石深一寸土無數,馬上兒郎方笑語。
夏侯先生天下士,風流倜儻忠義俱。
平生勳業能自知,腹內更有非常書。
浪游不廢燈火讀,騎馬兒郎空碌碌。
王門講道三十年,坐使窮荒移國俗。
浮雲蔽日客夢單,勇銳欲食奸臣肝。
徑持白事上天子,不顧宰相與乃官。
沈冤昭雪清四海,舊時枝葉生光彩。
至今長安諸小兒,拍手為之歌慷慨。
歸來弗受大官名,五湖一葉扁舟輕。
丹青徒寫蘇子卿,黃花自友陶淵明。
老我論交苦不早,意氣相期且傾倒。
讀公佳傳誦公詩,江南節士如公少。
生長昇平鶴發翁。兒郎衣采照方瞳。晨昏甘旨鳳城中。緩步不須鳩杖策,酡顏時藉蟻杯烘。懶將身世應非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