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有壬《望月婆羅門引 雪夜宴長沙班良輔家,時為湖》詩詞原文及賞析
人家十萬,春風先到使君家。天公更著芳華。盡把樓台粉澤,瓊樹映橫斜。要歌宦白雪,暖借流霞。吳姬趙娃。亂銀燭、影交加。不放行雲歸去,敲碎紅牙。可憐杜老,肯飛送、江頭只岸花。爭似我、夜醉長沙。
桃江穩楫蘭舟渡,記得劉郎有仙路。
未能趨海訪神仙,且欲沿溪看紅樹。
釣竿已逢慰羈束,平生裝飾品得滄洲趣。
最欣傲吏輕儻來,擬學淵明賦歸去。
與君一問桃花宿,豈得行如武陵暮。
伯陽八十有一篇,立教清淨貴自然。
神仙之說何所始,虛怪汗漫無中邊。
漁郎迷路去家久,雖踐勝境終迴旋。
雕辭飾實好事者,至今千載猶漢傳。
寧聞自古有仙人,茂陵垂老一語真。
豈伊冠履薦紳士,惑溺不異蚩蚩民。
誠能御氣友造物,陋彼蟬蛻悲埃塵。
想見桃源之野花正開,牧兒模管吹出芳林來。
不知人家尚幾許,雲屏玉帳空悠哉。
霏紅泛綠竟杳杳,我亦乘興山陰回。
不如與君歸種待蕡實成蹊,晝永無地生蒼苔。
搖搖牆頭花,淺深爭灼灼。
容冶不自持,飄揚成輕保
只知朝為春風開,不知暮為春風落。
人心愛春花喜,看花卻嫌花結子。
別愁常亂空中絮,年光付與東流水。
今朝還是見花開,明日清陰滿綠苔。
寂寞流鶯歸去後,忍看落日上高台。
茲晨瑞氣陽和早。泥牛示古農曹。風充采杖輕輕考。誰似我、重耕道。賞宴懷中珍和寶。滋味廣餐芝草。便許結金丹,復歸去蓬萊島。
心中真性修行主,鍛練金丹津液。交流澆淋,無根有苗瓊樹。常灌溉潤瑤枝,密葉黃鶯語。瑩靈聲韻明眸,正覷嬰兒,兌方騎虎。堪訴。奼女跨青龍,四個同歸去。本元初得,靜裡還輝。回光使胎仙舞。應出上現崑崙,得復蓬萊處。我不妄想雲霞,鸞鶴天然與。
春山杜鵑啼,苦勸人歸去。
聲碎竹林風,血染花梢雨。
我老無家可得歸,蘿窗睡飽雲黏衣。
山童推枕破殘夢,報道有僧開竹扉。
何方聖者來尋討,解包颺下青龍鈔。
便欲庭前縱火焚,淨地豈容狼藉了。
問渠何日離飛來,兩月奔馳未到家。
好勸急歸休歇去,春風落盡武林花。
溪上收殘雨。倚畫欄、薄綿乍脫,日陰亭午。鬧市不知春色處,散在荒園廢墅。漸小白、長紅無數。客子雖非河陽令,也隨緣、暫作鶯花主。那可負,甕中醑。碧雲四合千巖暮。恨匆匆、余方有事,子姑歸去。趁取群芳未搖落,暇日提魚就煮。歎激電、光陰如許。回首明年何處在,問桃花、尚記劉郎否。公莫笑,醉中語。
蘇軾《和劉孝叔會虎丘時王規甫齋素祈雨不至二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白簡威猶凜,青山興已AA6。
鶴閒雲作氅,駝臥草埋峰。
跪履若可教,卜鄰應見容。
因公問回老,何處定相逢。
太常齋未解,不肯對纖穠。
只遣三千履,來游十二峰。
林空答清唱,潭淨寫衰容。
歸去瑤台路,還應月下逢。
雲階連月地。記舊遊、身在溫柔鄉里。花陰透窗綺。羅衾擁殘夢,流鶯驚起。銀瓶水沸。待梳妝、屏風共倚。看情眉恨眼,宿粉剩香,亂愁無際。長記。多情消減,宋玉連牆,茂陵同裡。離懷似水。天涯路,歎愁悴。想鴛機織錦,鸞台窺鏡,秦絲幽怨未已。好歸去、共把琴書,倚嬌扶醉。
自斷此生休問天。白頭波上泛孤船。老去文章無氣味。憔悴。不堪驅使菊花前。聞道使君攜將吏。高會。參軍吹帽晚風顛。千騎插花秋色暮。歸去。翠娥扶入醉時肩。
吳東清勝,是吳山蒼翠,吳江澄綠。靈秀鍾人文物盛,歷歷皆非凡俗。而況君家,風流遺世,猶寄山陰曲。繼承才業,算來真是名族。聊恁駐節重湖,惠歌仁詠,藹豐年圖綠。行看登庸歸去後,誰展高才相續。壽日稱觴,一杯千歲,應見蟠桃熟。祝君難老,為君還更再祝。
院靜槐陰似水,雨餘蟬語先秋。熟殘梅子無人打,金彈滿紅溝。又送行人歸去,誰憐倦客淹留。畫船旗鼓江南岸,人倚夕陽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