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國繁華地,前朝舊此都。
青山彌百粵,白水入三吳。
艮岳銷王氣,坤靈肇帝圖。
兩宮千里恨,九子一身孤。
設險馮天塹,偷安負海隅。
雲霞行殿起,荊棘寢園蕪。
幣帛敦和議,弓刀抑武夫。
但聞當守奏,不見立庭呼。
鬼蜮照華袞,忠良賜屬鏤。
何勞問社稷,且自作歡娛。
粳稻來吳會,魚黿出具區。
至尊巍北闕,多士樂西湖。
鷁首馳文舫,龍鱗舞繡襦。
暖波搖襞積,涼月浸氍毹。
紫桂秋風老,紅蓮曉露濡。
巨螯擎擁劍,香飯漉雕胡。
蝸角乾坤大,鰲頭氣勢殊。
秦庭迷指鹿,周室歎瞻烏。
玉馬違京輦,銅駝擲路衢。
含容天地廣,養育羽毛俱。
橘柚馳包貢,塗泥賦上腴。
斷犀埋越棘,照乘走隋珠。
弔古江山在,懷今歲月逾。
鯨鯢空渤枌,歌詠已唐虞。
鴟革愁何極,羊裘釣不迂。
征鴻暮南去,回首憶蓴鱸。
我宿象山下,薜門潮一灣。
為尋焦隱君,太山今又還。
田家恐漂麥,擾擾趨林閒。
白髮一老翁,倚樹遙相扳。
把臂一問之,頗覺開心顏。
呼兒摘韭花,攜筐弄潺湲。
粉蝶不妨雨,亂飛繞雙鬟。
土壁積簷溜,苔蘚成斑斑。
濁酒無勸酬,滿飲歌南山。
心將平等觀,身已離塵寰。
忽懷古祠下,老僧應閉關。
明日渡江去,慈雲相對間。
昨夜西風起白蘋,從前湖海幾酸辛。
感今懷古無限事,拄頰閒思一愴神。
瓊窟先生鼓玉琴,一調一弄符我心。
屈平宋玉不可挽,西風黃葉為知音。
初聞如風吹梧桐,次聽如雨鳴芭蕉。
淒然如雁聲遙遙,溫然如鶯暖夭夭。
忽而轉調緩復急,海風吹起怒濤立。
夜深星月墮蓬山,神官不管蛟龍泣。
頓又換指清而和,牡丹芍葯香氣多。
露橋月榭風雨夕,如此杜鵑愁奈何。
浩浩長風送急雨,寂寞孤鴻落寒渚。
昏昏月色老猿啼,藹藹風光新燕語。
又如晴鶴唳蒼煙,倏似寒鴉噪晴川。
良宵砌畔響秋蛩。清晝林間悲風蟬。
我思此聲不堪比,使人欲悲復欲喜。
五月葛亮渡瀘溪,九月荊軻過易水。
此聲喜喜復哀哀,我志渺然在江淮。
方且琵琶亭下坐,倏又郁孤台上回。
琴聲展轉我心碎,我心多少平生事。
弦中招我棲林泉,指下呼我入富貴。
上界瑤池玉浪寒,鳳凰閣下羅千官。
紫皇宴坐蒼琳宮,豈復知我猶人間。
龜台煙冷風蕭蕭,十萬綵女歌雲璈。
自憐蹤跡今塵土,安得金妃復賜桃。
青琅真人騎白鸞,日往日復玉京山。
不念曾與同僚時,清都絳闕何時還。
紫清夫人侍帝軒,朝朝嫣然妙華門。
盍思人世此淒苦,金魚玉雁憑誰傳。
琪花開遍翠微台,綵鳳舞徹寶雲仙。
麒麟守住虎關嚴,獬豸時復森其前。
不成終身只人世,吾身不翮心亦翅。
粗且神霄覓一宮,早作嘯風鞭霆計。
此曲此曲君休彈,老眼無淚徒悲酸。
自知逍遙時節近,與君一笑開懽顏。
太華宮中多白蓮,以金為花玉為根。
上有瓊甲金絲龜,夜吸珠露花間眠。
紫琅殿深不可詰,時有火鈴飛出入。
殿中仙君乘雲軿,三千玉娥傍侍立。
此般景象猶未忘,所以思念時悲傷。
聞君琴聲洗我心,自盍泰然發天光。
我昔神霄西台裡,雪肌玉膚冰霜齒。
長歌一曲驚帝閽,解使八鸞舞神水。
又賞飛過廣寒宮,一見嫦娥瓊玉容。
不敢稽首便行過,倏復呼我醉瑤鐘。
水府左仙萼綠華,身居東華帝子家。
時以瑤琴鳴五霞,一聲彈落瓊台花。
上元太真安長仙,日事玉皇上君前。
玉龍嬌癡不肯舞,獨自奏帝鳴鸞弦。
此聲遠矣吾不見,人間琴聲更多變。
誰能以此清淨心,許多悲懽相練纏。
瓊窟先生然我言,我是霆司筆墨仙。
昔為東華校籍吏,屢亦舞筆靈君前。
失身墮世自歎息,東華欲歸歸未得。
翠娥掩淚香骨寒,長天遠水日相憶。
君知否,吾將呼起大鵬駕瓊雲,
手持百萬蒼鷹兵。前驅天丁後火鈴,
飛罡躡紀下太清。又將東海捕金鯨,
騎之去謁蟾蜍精。卻持萬陣貔虎人,
下來紅塵揚鼓鉦。更煩先生試一舉,
為我調中作金鼓。為我喚起李太白,
與我浩歌拍掌舞,君琴定是天上琴,
天上曲調人間音。為君醉中一狂歌,
千巖萬壑白雲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