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壑松不雕,高山石不朽。
覆載無改易,世有董烈婦。
烈婦王氏名桂芳,十七嫁與董家郎。
董郎臥瘵一年死,烈婦嘔血手斂藏。
當時信誓對日月,誰能上掩日月光。
死生契闊志不違,老姑無依老母嫠。
母與烈婦伯父期,他年徐與重結褵。
為言:「汝婿昔僦居,婿死居停主人將奪之。
汝曷來歸與汝棲,與汝伯父相因依。
」烈婦聞命志益悲:「未聞太行王屋曾為愚公移?天地生
我死我自有處,何有一撮茅土為瀍帷?」啼眠風灑灑,母
日護之不少捨。
後數日母去,謂:「汝送我而後返,吾不汝詐。
」婦勉從母歸,稍進一飯喀喀哽塞不能下,長號浪浪淚滿
把。
投匕曰:「我去。
」母復送之野。
煙雲慘淡日一抹,宣公橋下水潑潑。
婦云:「母乎!河水清且淪漪,吾往從之,樂不可遏。
」母聞驚絕色慘怛,大呼褰裳不可脫。
漸台水深瀨水闊,斷萍芒芒強令活。
去矣還復入君門,抱君靈主哭訴君:「君神在木聞不聞,
肉摧血裂魂紛綸。
母去兒解防,兒身終自妨。
兒有十尺麻,為君系三綱。
」粗粗髽絰移在脰,玉質高懸幾筵右。
手持元氣還乾坤,青天增高地增厚。
是時婦年才十八,英風烈烈塞宇宙。
嗚呼!十五國風一共姜,南朝惟見李侍郎。
忠節不但臣節慶,為爾君夫何獨幸。
豈弟君子洪嘉興,二年一日風教行。
為爾成墳敕埋玉,彤管有繹光熒熒。
豈徒肇家聲,豈徒信鄉俗。
歌謠長吏澤,愛戴國家福。
慰存盡封恤,樹勸望旌復。
嗚呼!天下多美人,人百其身倘可贖。
天津橋下陽春水,天津橋上繁華子。馬聲回合青雲外,
人影動搖綠波裡。綠波蕩漾玉為砂,青雲離披錦作霞。
可憐楊柳傷心樹,可憐桃李斷腸花。此日遨遊邀美女,
此時歌舞入娼家。娼家美女鬱金香,飛來飛去公子傍。
的的珠簾白日映,娥娥玉顏紅粉妝。花際裴回雙蛺蝶,
池邊顧步兩鴛鴦。傾國傾城漢武帝,為雲為雨楚襄王。
古來容光人所羨,況復今日遙相見。願作輕羅著細腰,
願為明鏡分嬌面。與君相向轉相親,與君雙棲共一身。
願作貞松千歲古,誰論芳槿一朝新。百年同謝西山日,
千秋萬古北邙塵。
楊維楨《二月十二日玉山人買百花船泊山塘橋下呼瓊花》詩詞原文及賞析
百華樓船高八柱,主人春遊約春渚。
山塘橋下風兼雨,正值灌壇西海婦。
桃花弄口小蠻娘,腰身楊柳隨風揚。
翡翠屏深未肯出,蹋歌直待踏春陽。
喜聞晴語聲谷谷,明朝豫作花游曲。
小蠻約伴合吹笙,解調江南有於鵠。
揚子渴如馬文園,宰官特賜桃花源。
桃花源頭釀春酒,滴滴真珠紅欲然。
左官忽落東海邊,渴心鹽井生炎煙。
相呼西子湖上船,蓮花博士飲中仙。
如銀酒色不為貴,令人長憶桃花泉。
膠州判官玉牒賢,憶昔同醉瓊林筵。
別來南北不通問,夜夢玉樹春風前。
朝來五馬過陋廛,贈我胸中五色線,副以五鳳樓頭箋。
何以澆我磊落抑塞之感慨,桃花美酒斗十千。
垂虹橋下水拍天,虹光散作真珠涎。
吳娃斗色櫻在口,不放白雪盈人顛。
我有文園渴,苦無曲奏鴛鴦弦。
預恐沙頭雙玉盡,力醉未與長瓶眠。
徑當垂虹去,此興吞百川。
我歌君扣舷,一鬥不惜詩百篇。
壯士樂長征,門前邊馬鳴。
春風三月柳,吹暗大同城。
蘆溝橋下東流水,故人一樽情未已。
胡天飛盡隴頭雲,唯見居庸暮山紫。
羨君鞍馬速流星,予亦孤帆下洞庭。
塞北荊南心萬里,佩刀長揖向都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