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老儒王半山,文章未肯班傳間。
亦有臨淄晏元獻,樂府一奏開天顏。
我來此州嗟何晚,前哲風流挽不還。
泉石黯淡山氣瘦,芙蓉飄零秋意闌。
有客攜詩來過我,議論磊落文波瀾。
詩盟豈止尋宗派,理學猶規拜將壇。
風雷凜凜三寸舌,招槌賢拂佐天慳。
古來言行要相副,願言大德不逾閒。
秋月皎皎鶴蹲蹲,春風洩洩禽關關。
江岷山兮溪嶓塚,天根躡兮月窟攀。
空庭兩犀株,吹香滿前軒。
頗疑雇虎頭,幻此金傑繁。
或是乘鸞女,月窟分天根。
更與瀉浩露,盡洗蜂蝶暄。
苦無好事者,為我載一尊。
而我子張子,古誼夙所敦。
肯將新詩句,到我羅雀門。
何殊小山賦,欲招楚客魂。
犀首累佩印,陋矣不足論。
老我罕出戶,東牆甘曝暄。
應同花下醉,式副我原言。
我無令君三日香,瘦鶴為軀龜作腸。
薄寒中人曳兩縰,獨吟猗那遺我將。
意從兩腳萬里回,政坐群兒相謗傷。
朅來一見老柱史,城郭落落巋靈光。
安得與君壽六龍,探借千歲背斗漿。
卻乘斑虯訪月窟,盡斫惡樹無留藏。
天風泠泠吹佩環,洞視碧落豁四旁。
下方應奉正三入,閒置可憐青瑣窗。
人生不盈仞,中有天地機。
哀哉蠢蠢群,沉湎無所知。
六根亂塵境,一念落邪思。
遂令至真宅,棟宇日頹隳。
先生早悟此,寂照通幽微。
真火下騰焰,靈泉上生肥。
巧妙神明出,功深造化馳。
每憐好道人,羅縷為指迷。
鄙夫尋訪久,膚淺得其皮。
向來發關鍵,一掃雜學卑。
五行識顛倒,八卦知推移。
兔從月窟隱,魚向天池飛。
躍躍心自喜,扶老得吾師。
何以報恩德,晝夜勤行之。
太原郭夫子,行高文炳蔚。
弱齡負世譽,一舉游月窟。
仙籍第三人,時人故稱屈。
昔余吏西省,傾蓋名籍籍。
及我竄群舒,向風心鬱鬱。
歸來暮江上,雲霧一披拂。
雷雨不下施,猶作池中物,
念君介然氣,感時思奮發。
示我數篇文,與古爭馳突。
彩縟粲英華,理深刮肌骨。
古詩尤精奧,史論皆宏拔。
舉此措諸民,何憂民不活。
呈嗟吾道薄,與世長迂闊。
雇我徒有心,數奇身正絀。
論兵屬少年,經國須儒術。
夫子無自輕,蒼生正愁疾。
獻陵當年築壽宮,君王鞭石走石工。
馬輿朝來還暮入,往來八駿如回風。
死生晝夜須臾在,霹靂一聲辭大內。
遺舄人疑黃帝弓,自斂金衣摶大塊。
不將玉斧修天門,不引玉液通天源。
營骨煉形水銀海,至今龍蟄明珠渾。
何當疾雷飛猛雨,雨淋龍髯小臣負。
昔日慇勤築夜台,於今直是衝霄路。
便使神孫一見之,削平五嶽作豐碑。
金輪捶碎風輪墜,泉上宮中萬丈旗。
君不見祥子嶺西金銀闕,不日靈台穿月窟。
願將萬壽祝堯年,窮卒兩河歸白骨。
雜雨零初急,因風灑更狂。
英華傾月窟,光氣瀉天滿。
宛轉花飛密,紆餘舞熊長。
化材隨大小,成器任圓方。
秀已滋山國,清尤助水鄉。
色嚴齊上下,明盛析毫芒。
潤屋情夸誕,埋輪興激昂。
收功歸澤物,全德在包荒。
預喜倉箱富,潛知海岳康。
蕭晨迎賀客,歌吹趣傳觴。
雨余榴火欲燒空,宮槐老翠闇薰風。
即今此景那可恃,忽觀玉露泣芙蓉。
請公文急出新格,一變茅黃兼葦白。
坐令鼠輩掃地空,毋使再來相主客。
異日光芒李杜高,聲價豈但一時豪。
故應高視空四海,紛紛過眼萬銀袍。
我生作意游弱水,蓬萊杳隔三萬里。
何如平地揖詩仙,一洗從來鄭衛耳。
期公便作九鼎重,雲水未容扁舟弄。
漫天霖門在胸襟。半夜吹作高宗夢。
鬼方月窟雖殊陬,願治之心輒相投。
澤民事業無多子,要使人人鼓腹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