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為人,德重恩深,莫過二親。始懷胎十月,三年乳哺,回乾就濕,多少辛勤。長大成人,心生五眼,外姓調唆各令門。誰省悟,似鴟梟**,報應因巡。休休枉恁勞神。更莫忘當初懷哺恩。念靈烏返報,寒猿避箭,誠心孝敬,何況為人。諸事不違,順承顏色,飲膳寒溫時用均。存終始,道光於四海,德插清淳。
越過靈仙壺水傍。西河餞送,誠厚難忘。未能款話便登程。度嶺嚴寒,來意匆忙。幸得和平達道鄉。渾源豐足,諸事安康。有人東去寄新詞,報與知音,表我行藏。
訪道與參師。設誓投詞。慎終如始謹修持。退己進人常忍辱,諸事寬慈。該破上仙機。守正無疑。持行元始玉清微。慧日當空憑誰照,星眼芝
荏苒秋光虛度,玩月池台,登高樓閣。風傳霜信,遍送曉寒侵幕。淒涼細雨,灑窗飄戶,漏永更長,枕單衾保夢裡驚鴻喚起,坐對寒釭,猶聽晨漏殘角。先自宿酲似病,共愁造合滋味惡。雖有丁寧語,怕旁人多口,還類金鑠。如斯情緒,慼慼怎禁牢落。縱慾憑江魚寄往,漫霜毫頻握。幾時得見,諸事都記著。
小子爾定孫,來前吾語汝。
爾今既加冠,盍以成人遇。
今爾名以矩,字爾以方叟。
告爾名字義,爾其敬聽受。
矩所以為方,是為法度器。
極天下之方,不能外乎是。
在人事而言,不越乎此理。
此理根所性,其本一而已。
散諸事物間,各各有所止。
當然不容易,萬殊而一揆。
截截有成法,方正無少陂。
聖人安而行,所欲不逾此。
賢者勉而復,折旋必中矣。
學者思聖賢,於學亦必以。
所擇要精明,所執在固緻。
法皆自中定,方非由外至。
如或非禮視,是以不法視。
於視為不方,隨物而妄宣。
如或非禮動,是以不法動。
於動為不方,隨物而妄往。
惟視方而明,不為非禮傾。
惟聽方而聰,不為非禮從。
惟言方而信,不為非禮徇。
惟動方而直,不為非禮適。
一一守吾法,私意無容雜。
尋絕枉尺為,乘戒詭遇合。
直道范馳驅,何行不檢押。
其可者則與,不可者必拒。
交遊自正方,不隨不可去。
有善者則從,不善者必克。
處事自正方,不隨不善溺。
隨物則為圓,非圓特其偏。
同流而合汙,在方誠有愆。
先方而後圓,於圓乃可全。
既無一不方,斯無一不圓。
動容皆中禮,從心得孔傳。
豈但方之熟,實惟圓之安。
聖法萬世在,矩爾其勉旃。
稱名惕自省,聞字肅反觀。
斯義無爾愧,服膺常拳拳。
瀟灑藏修處,琴書與畫圖。白丁門外遠,俗子眼前無。
楚楚臨軒竹,青青映水蒲。道人能愛靜,諸事近清枯。
盡日衡門閉,蒼苔一徑新。客心非厭靜,悟道不憂貧。
白屋懸塵榻,清樽憶故人。近來疏懶甚,詩債後吟身。
閒客幽棲處,瀟然一草廬。路通元亮宅,門對子雲居。
按劍心猶壯,琴書樂有餘。黃金都散盡,收得鄴侯書。
寂寥荒館下,投老欲何為。草色凝陳榻,書聲出董幔
閒雲長作伴,歸鶴獨相隨。才薄知無用,安貧不自危。
爆竹庭前,樹桃門右。香湯□浴罷、五更後。高燒銀燭,瑞煙噴金獸。萱堂次第了,相為壽。改歲宜新,應時納。從今諸事願、勝如舊。人生強健,喜一年入手。休辭最後餘、酴酥酒。
平生不會斂眉頭。諸事等閒休。元來卻到愁處,須著與他愁。殘照外,大江流。去悠悠。風悲蘭杜,煙淡滄浪,何處扁舟。
相識來來,真個為伊,盡把精神役破。啼殢性□,嬌癡做處,雙眉鎮長愁鎖。為伊恁地,便諸事、自來饒過。暫時間未覷得,又早孜煎無那。想從來、性氣恁麼。那堪更等閒,經時拋嚲。料得那裡、千僝萬僽,嗔我也思量我。再歸見了,算應是、絮得些個。但初心、尚未改,任從摧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