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從義要如膠漆,琢磨功要如金石。
二者於茲有一偏,雖過聖門未之入。
德裕軀儒今二毛,一軒灑落僅容膝。
詩書執禮不放閒,直諒多聞誰較密。
仲修國老曾鼎臣,各於三者得其一。
曳躧相迎下榻留,冒雲蒙霧不知濕。
松梅竹裡不知凋,形影神中冥莫逆。
問簽中參文字禪,賈誼升堂馬入室。
更能尚友古聖賢,蘭移其氣金移質。
一線溜作吞天濤,十丈花成盈掬實。
擴充未下反約功,軒今所揭乃其適。
顏淵復禮老歸根,今揭吾知猶欠易。
雨落濕孤客,心驚比棲鳥。空階夜滴繁,相亂應到曉。
高會棗樹宅,清言蓮社僧。兩鄉同夜雨,旅館又無燈。
謗議不自辨,親朋那得知。雨中驅馬去,非是獨傷離。
離室雨初晦,客程雲陡暗。方為對吏人,敢望郵童探。
縱酒常擲盞,狂歌時入室。離群怨雨聲,幽抑方成疾。
兼金必貴雙,玨玉不獨只。
嫣然彼叢生,佳處亦求匹。
沙寒水成練,雪洞山立壁。
春回小洛陽,淑氣自融液。
主人似維摩,拈花許入室。
不礙清淨眼,粉黛眩青亦。
聯香颯輕吹,並影旭朝日。
有如猗蘭心,相同不相敵。
偶來飲此酒,對花情有激。
試哦常棣章,反經道如一。
神童之貌清且奇,神童之道傳希夷。
入室三年丹已熟,肌膚綽約光離離。
結繒自覆有餘樂,曄曄紫芝堪療饑。
跳入壺中人莫見,朝游五嶽暮瑤池。
有時混世來塵境,短髮鬅鬙滿面垂。
頃刻龍蛇生筆下,為將高興寄新詩。
我疑虛靜樂山水,來歸舊隱掛冠緌。
願策浮雲飛碧落,致身絳闕長相隨。
先生堂上霜月苦,弟子讀書喧兩廡。
推門入室書縱橫,蠟紙燈籠晃雲母。
先生骨清少眠臥,長夜默坐數更鼓。
耐寒石硯欲生冰,得火銅瓶如過雨。
郎君欲出先自讚,坐客斂衽誰敢侮。
明朝阮籍過阿戎,應作羲之羨懷祖。
山有樞,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婁。
子有車馬,弗馳弗驅。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1]。子有廷內,弗灑弗掃。
子有鐘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
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鄭清之《適得滷頗佳遣餉菊坡因記曾作蛤子詩有文身吳》詩詞原文及賞析
文身太伯甘斥鹵,緘口銅人舌微吐。
借資墨客富濡沫,骨醉唇香登燕俎。
半熟含酒老饕賦,此翁僅可闖堂戶。
班班雋永帶神液,入室真味翁未睹。
菊坡風裁黃豫章,如食蝤蛑江{搖換蟲}柱。
盤餐盡廢太瘦生,格遠調高自清苦。
子蛤遣汝到眉案,努力去為酒中虎。
末下鹹豉有何好,猶侶蓴羹傲傖父。
海之介夫此小兒,雞肋見笑楊德祖。
前身曾作水解仙,飛入珠宮飲甘露。
能令齒吻策余烈,一鼎松風漱寒乳。
老融棄發逃於禪,胸藏丘壑身林泉。
時拈寸草幻墨汁,慘淡咫尺生風煙。
尤工畫牛古絕比,不特形似真神全。
平生知己一攻愧,惜墨如命詩猶傳。
至今鄞人懷片紙,如護圭璧珠璣然。
陳生少壯曾入室,妙處已覺牆及肩。
岸痕樹影彷彿地,雲陰雨氣冥蒙天。
寒禽立背渡淺水,野葑沒足行淤田。
礪角思鬥力居尾,倚木揩癢勢擁前。
或沿草徑逐群去,或傍茅簷抱犢眠。
如何盡得此態度,前身想住桃林邊。
世人貴耳不貴目,嗚呼此畫空爾妍。
我方求之不論錢,卷收更閱三十年。
欲尋此老不可得,摩挲陳跡方爭憐。
黎廷瑞《甲午孟夏祝公輔道過山中遂偕如上饒赴孟史君》詩詞原文及賞析
南山有田不歸種,大瓠濩落無所用。
遂令沉沉走長江,萬里艱危憶君共。
嘗疑公佩延平劍,引得九淵龍子鬨。
雁汊渡頭鏖北風,真是脫身人鮓甕。
當時意氣杯溟渤,笑殺篙師窮欲慟。
千金之子不垂堂,默坐沉思還自痛。
歸來結屋萬山中,手植桃花欲成洞。
敲門者誰吾故人,色筆熒熒如綵鳳。
連宵劇談山月落,一浣胸中塵土空。
忻然共駕赴幽期,滿路薰風入吟諷。
萬村孤館明且潔,浴罷桃笙玉壺凍。
神君謁帝愁晝熱,夜半騎{左馬右京}不施鞚。
偷決銀河灌火輪,玄化陰機神簸弄。
小溪如線不自容,更奈亂流趨者眾。
劃爾掀波似轉雷,居然入室如流汞。
須臾便恐化桑田,咫尺還憂沒茅棟。
絕憐榻上鬧蛙黽,安得天邊明螮蝀。
午樓欹枕聽濤聲,喚醒六年淮海夢。
青山淡淡坐神馳,白鷺悠悠空目送。
明朝水退得新晴,兩鳥故應天所縱。
乃知處險自有道,一靜可以該百動。
橫石斷橋沙逕曲,蒼籐翠木煙霏重。
小車穿壁我徐行,瘦蹇涉流君自控。
狂游滿眼驚俗輩,疲役回頭慚僕從。
倩誰寫作山行圖,持似衡湖作清供。
七日混沌離,穿鑿爭七竅。
碩果一失仁,百體俱弗肖。
巧詐日橫生,售樸至深溺。
聖人憂世心,世變若願燎。
安得至木資?與世作津橋。
學齋取木名,眾巧不同調。
回愚與參魯,入室得道要。
豈是灰槁人,滅心比滅爝。
君看記須雞,人方詆不鷂。
天公號令不再出,十日愁霖並為一。
君家有田水冒田,我家無田憂入室。
不如西州楊道士,萬里隨身惟兩膝。
沿流不惡泝亦佳,一葉扁舟任飄突。
山芎麥麴都不用,泥行露宿終無疾。
夜來飢腸如轉雷,旅愁非酒不可開。
楊生自言識音律,洞簫入手清且哀。
不須更待秋井塌,見人白骨方銜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