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公討未決。朝忌其事夕失功。
詎可因循守常法。人心感處是天心,
至誠解使金石裂。形勢不宜久冷落,
鼓作須及人情熱。每憂奸雄東風塵,
它日未易傾巢穴。人才政事所急者,
此間伊呂何常管。況如耿賈郭李輩,
馬後牛前誰識別。黃芽搖寒鴥不飛,
鬼洞蠻虛新過雪。行矣強飯莫飲酒,
偷閒讀書備施設。一官皆可行其義,
勿學庸人苟歲月。蹄涔之水無鯤鯨,
鴛鳳寧肯爭雞楬。吾皇駐蹕浙江西,
努力朝宗致忠烈。星馳電走見相
顏子趣高遠,改過不待形。
子路雖未及,有聞思欲行。
庸人過莫知,心目任盲騰。
縱復覺其然,如醉不願醒。
幽顯孰可欺,徒自蔽聰明。
直待形跡著,巧飾漫經營。
辭屈既無益,斂翼如凍蠅。
豫貴介於石,安取冥豫成,
論要免終凶,謀始那用爭。
頤養知節慎,損疾在窒懲。
下交儻不瀆,惡習難薰范。
師誨當佩服,勝已求友朋。
過言與過行,點檢莫暫停。
粗能遵此戒,無忝爾所生。
海鷗識機深,良馬認鞭聲。
爾過勿憚改,豈知禽獸情。
善惡審取捨,勿用苦叮嚀。
我行都梁窘風雪,史君喜事能留客;瑞豐亭上一尊酒,渺渺郊原水初白。
峽中地褊常苦貧,政令愈簡民愈淳。
本來無事只畏擾,擾者才吏非庸人。
都梁之民獨無苦,須晴得晴雨得雨;史君心愛稼如雲,時上斯亭按歌舞。
歌闌舞罷史君醉,父老羅拜豐年賜。
聖朝尚實抑虛文,縱產芝房非上瑞。
吾友呂子者,其人藝且文。
何侯綠沉槍,顏皋弓六鈞。
勿謂豪少年,詩書精討論。
文詞踵騷雅,豈但驚庸人。
群兒事膏沐,炫粥倚市門。
汲汲恐不售,惟憂貨非珍。
子獨抱奇璞,九襲包衣巾。
塵埃自蒙垢,但畏人知聞。
區區事邊幅,碌碌隨俗塵。
顧我未免此,深慚非子倫。
離別可奈何,高歌倒清尊。
願子重輝光,去去翔青雲。
疾雷倒海不成雨,黑雲銜日蠶不吐。
深院迴廊晝日長,青簾朱幕風鈴語。
神仙中人龍作馬,翠旌絳節從天下。
竹冠芒屨紫綺裘,曳杖林間觀物化。
清池照眼自生涼,修竹回陰欲過廊。
樽酒未空高興動,含毫欲下雲飛揚。
俗聞道士業符醫,未語已作庸人樣。
但知一扇博百金,豈識雙松到千丈。
蠅頭小字密著行,四座歡叫醒而狂。
忽驚天姥到庭戶,風篁露草鳴寒螿。
回天郤日有餘力,小試席間留翰墨。
請公慎用補天手,人佐後皇和玉石。
聖經杲杲日翔空,元與後學開愚蒙。
著述成書不得已,令人誦習知吾宗。
辭文旨遠非外至,一一流出自胸中。
如木有根水有源,敷榮浸漬乃無窮。
此道含靈悉具足,聖人庸人心本同。
如何異見立仁智,百轍千歧礙不同。
尋枝逐派遂忘返,癡兒失路迷西東。
豈無達者為拈出,抉剔眾瞽刳群聾。
史侯名堂深意在,眼懸明鏡磨青銅。
欲將妙義示當世,豈獨用訓垂髫童。
我初聞之喜擊節,心心相照密沖融。
作詩粉飾雖贅語,要令萬古還淳風。
金山焦山相對起,挹盡東流大江水。
一樓坐斷水中央,收拾淮南數千里。
西風把酒閒來游,木葉漸脫人間秋。
煙塵茫茫路渺渺,神京不見雙淚流。
君不見王勃才名今蓋世,當時未遇庸人爾。
琴書落魄豫章城,騰王閣中悲帝子。
又不見李白才思真天然,時人未省為謫仙。
一朝放浪金陵去,鳳凰台上望長安。
我今四海行將遍,東歷蘇杭西漢沔。
第一江山最上頭,天下無人獨登覽。
樓高思遠愁緒多,樓乎樓乎奈汝何。
安得李白與王勃,名與此樓長突兀。
絳帳先生見處別,少年立節如冰雪。
胸中凜凜萬卷書,一字不為庸人說。
存心養性以事天,人知不知渠晏然。
窮經日夜廢寢飯,不怕諸生嘲腹便。
三旌五鼎俱妄想,致一工夫在存養。
我今老病死即休,未死尚欲從公講。
天下本無事,庸人實擾之。
吾身本無患,衛養在得宜。
一毫不加謹,百疾所由滋。
人生快意事,噬臍莫能追。
汝顧不少忍,殺身常在斯。
深居勿妄動,一動當百思。
每食視本草,此意未可嗤。
賦詩置座右,終身作元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