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雷霹枯松,頑龍失其據。
浮雲三日雨,盈畝復他注。
商羊舞未休,旱魃消何遽。
稍寬人心切,仰荷天恩布。
稻畦袌連顛,挼穗給翰飫。
菜畦擢新萌,蕩滌死群蠹。
歲儉民怨咨,時豐家悅豫。
青青寒莠色,亦復貪雨露。
柱史生周室,仙源譜系崇。
儲星昭昴宿,降岳表神嵩。
間氣憑家世,宗臣挺祖風。
夢求終作楫,獵卜果非熊。
感遇雲龍會,恩深雨露豐。
折衝淵聖日,輝赫靖康功。
社稷欹傾際,乾坤震盪中。
力扶神器正,堅守帝都雄。
割地爭三鎮,回天定兩宮。
壯圖期敉難,大節恥和戎。
去國孤舟遠,憂時百雉空。
建炎欣翊戴,鴻慶襲光融。
相印機衡重,兵權號令通。
安危繄禮貌,進退肯雷同。
巨屏頻循撫,真祠示眷蒙。
歡聲逢谷旦,善頌達蒼穹。
弼亮需元老,平章合上公。
五行推有本,六甲混無窮。
再造邦基固,中興大運攏
保民躋壽域,千載簡宸衷。
我來盛山郡,從公歲及期。
公之字鰥寡,乳保於嬰兒。
公去再改歲,所去尤見思。
至今盛山民,敬奉盧公祠。
借留既不遂,涪江移州麾。
兩地雖少異,所愛則均施。
去秋少城役,與公同試闈。
把臂道疇昔,耿耿青燈期。
對床風雨夜,夜語驚聞雞。
日有文字樂,唱酬多新詩。
訖事遍遊覽,扁舟更同歸。
涪陵五日留,民物何熙熙。
道中行歌者,拍手童稚嬉。
終歲閭裡間,不聞吏卒追。
皆曰賢太守,父母其忍欺。
政成多休暇,百廢舉無遺。
美哉輪奐新,有堂崇故基。
名堂形至意,愛民真天資。
同時王別駕,譽處出一辭。
醉余書榜字,銀鉤照江湄。
有客涪陵來,稱頌世所希
坐想觴詠樂,形留而神馳。
願同爭湛輩,記名千載垂。
惟公甚盛德,豈待於發揮。
當聞卜式語,治民適其宜。
辟如牧羊者,敗群當去之。
雪霜與雨露,天以成四時。
威克與剛克,要不傷於慈。
公蘊經綸妙,未易坐井窺。
因詩贊一二,以詔來者知。
菖蒲秀端午,黃花作重陽。
萬物各歸行,半歲遙相望。
雲何忽並開,相與同一觴。
仙人九節杖,東坡一枝香。
洗去仲夏熱,如逢晚秋霜。
均是酒中物,俱使吾年長。
莫誇雨露私,勿笑草木狂。
登高閱競渡,歹哉未渠央。
張嘉貞《恩敕尚書省僚宴昆明池應制(同用堯字)》詩詞原文及賞析
靈沼初開漢,神池舊浴堯。昔人徒習武,明代此聞韶。
地脈山川勝,天恩雨露饒。時光牽利舸,春淑覆柔條。
芳醞酲千日,華箋落九霄。幸承歡賚重,不覺醉歸遙。
帝命河岳神,降靈翼軒轅。天王委管籥,開閉秦北門。
頂戴日月光,口宣雨露言。甲馬不及汗,天驕自亡魂。
清塚入內地,黃河窮本源。風雲寢氣象,鳥獸翔旗旛。
軍人歌無胡,長劍倚崑崙。終古鞭血地,到今耕稼繁。
樵客天一畔,何由拜旌軒。願請執御臣,為公動朱轓。
豈令群荒外,尚有辜帝恩。願陳田舍歌,暫息四座喧。
條桑去附枝,薙草絕本根。可惜漢公主,哀哀嫁烏孫。
六丁開兩壁,不知始何年。
是間一崆峒,可為幾客延。
我來拂石坐,傾耳聽潺湲。
古榕蔽天罅,一瀑穿峽懸。
四時宿雨露,亭午飲虹煙。
神公忽震怒,想將潛蛟鞭。
至今空山驚,莽草連飛泉。
宜調松琴操,更聞鐵笛傳。
山僧避儂賦,飲溜枕苔眠。
興懷內訌日,鼎鼎百餘年。
我昔童丱時,蒙養絕浮靡。
朝夕常趨庭,頗解學詩禮。
奈何才弱冠,早已失怙恃。
徒懷風木悲,沒齒殊未已。
及餘生兩雛,將以托宗祀。
既欲承箕裘,當令業經史。
無何我多故,謫戍向邊鄙。
迢迢父子心,隔越數千里。
惟恐有存歿,不暇較賢否。
漂流無定居,歲月動盈紀。
幸余初還家,無恙共驚喜。
踉蹌拜我前,並立肩可比。
弱質雖成人,愚呆誠可恥。
大兒僅識丁,唯足代耘耔。
小兒復癡頑,真乃豚犬耳。
近令親筆硯,十日書一紙。
我欲痛責渠,隱忍輒中止。
邢君義方訓,諸郎盡賢嗣。
芝蘭滿階庭,玉樹映屏幾。
歲時行具慶,稱壽羅拜跽。
嘉賓每過從,迎立具甘旨。
瞻彼天倫間,藹若和風裡。
椿桂同敷榮,雨露光薿薿。
緬懷燕山竇,今昔良可擬。
所云陰報德,諒亦自茲始。
詩成發三歎,愧我曷能企。
豈惟頌君賢,尤當示吾子。
榮枯一氣內,造化本自公。
春花與秋蔕,孰雲有不同。
試看木芙蕖,雨露滋芳叢。
嫣然生百巧,秀色傾房櫳。
婢子有不愜,偃蹇霜枝紅。
溪柳疏其西,池荷亞其東。
等作一物看,曾是煩春工。
開闔寓至理,歲事號秋風。
惟有桃李場,感歎無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