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系丁年盛,天開甲觀祥。
黃離增煥炳,赤伏衍明昌。
一日三天見,元辰萬國康。
姿神輝玉裕,德業燦金相。
書聖規宸藻,文心儷漢章。
乾坤參久大,日月並升常。
祖武瞻興慶,新庭拱未央。
晨昏兩慈壺,詩禮一賢王。
道統家傳正,炎圖國本強。
桑弧仍谷旦,銅律又清商。
舊事蘭猗殿,新涼桂子香。
黃華先浥露,青女緩行霜。
史賀星同軌,農歌稼滌常
與齡占夢帝,多祜葉思皇。
磐石重山固,靈源少海長。
三宮同壽域,歲歲頌無疆。
母儀天宇,彤史藹遺芳。紆餘慶氣固靈長。基祚浸明昌。重華大孝奉蒸嘗。原廟閟靈光。采章翟嚴新飾,歆願福穰穰。
明昌世、乾統彌文。皇德揆華勳。三辰順晷,慶靄輪囷。潛寶耀坤珍。躬祫饗、肅薦犧尊。孝儀申。助祭儼纓紳。大樂奏韶鈞。陽開陰閉,幽顯盡欣欣。慶霄文。思結在黎民。
恭惟吾外祖,盛德表一鄉。
身都雲南瑞,一母十郎娘。
吾母實居長,鍾愛非尋常。
擇婿流俗外,眼高意見長。
豈無富豪子,熟視不得當。
吾父本儒家,詩禮夙自將。
乃以吾母妻,相期早騰驤。
誰知古罍洗,不入盆盎常
回溯外祖心,終老弗能忘。
膝閒出苦語,此心汝其償。
飲泣何敢受,負山類蚊虻。
二十一年閒,母沒父亦亡。
我發既種種,杏園僅沾芳。
著鞭幸有路,蓋與忽僕僵。
前言空在耳,欲報天茫茫。
吾婿在吾前,吾子羅吾旁。
努力各努力,世道須明昌。
聽之勿藐藐,方來那可量。
庶幾未了事,發為前人光。
尊王興霸國,古莫重齊桓。
仲尼書大法,亦莫重更端。
文章革浮澆,近世無如韓。
健筆走霹靂,龍蛇奮潛蟠。
揚風何端倪,鼓蕩巨浸瀾。
明珠及百怪,容畜知曠寬。
其後漸衰微,余襲猶未彈。
我朝三四公,合力興憤歎。
幸時構明堂,願為櫨與欒。
期琢宗廟器,願備次玉?/p>
謝公唱西都,予預歐尹觀。
乃復元和盛,一變將為難。
行將三十載,衣被劇纖紈。
後生喜成功,往往舞朱干。
君家兄弟賢,挺拔尤堅宗。
譬彼登泰山,孰辨雲徑盤。
忽在高高巔,兩腋猶插翰。
我久知子名,曾未接子驩。
前者和君詩,薄言慚兒肝。
淮南喜子來,袖刺字未漫。
明昌聞渡江,留書特相安。
今又獲嘉辭,至味非鹹酸。
春來漸覺一川明,馬上繁花作陣迎。
掉臂只將詩酒敵,不勞金鼓助橫行。
閶闔曾排捧御爐,猶看曉月認金鋪。
羸形不畫凌煙閣,只為微才激壯圖。
鏡留雪鬢暖消無,春到梨花日又晡。
移取扶桑階下種,年年看長礙金烏。
折來未盡不須休,年少爭來莫與留。
更願狂風知我意,一時吹向海西頭。
才情百巧斗風光,卻笑雕花刻葉忙。
熨帖新巾來與裹,猶看騰踏少年常
浮世榮枯總不知,且憂花陣被風欺。
儂家自有麒麟閣,第一功名只賞詩。
白衫裁袖本教寬,朱紫由來亦一般。
王老小兒吹笛看,我儂試舞爾儂看。
單床薄被又羈棲,待到花開亦甚迷。
若道折多還有罪,只應鶯囀是金雞。
近來桃李半燒枯,歸臥鄉園只老夫。
莫算明年人在否,不知花得更開無?
漢王何事損精神,花滿深宮不見春。
穠艷三千臨粉鏡,獨悲掩面李夫人。
能艷能芳自一家,勝鸞勝鳳勝煙霞。
客來須共醒醒看,碾盡明昌幾角茶。
造化無端欲自神,裁紅剪翠為新春。
不如分減閒心力,更助英豪濟活人。
徘徊自勸莫沾纓,分付年年谷口鶯。
卻賴無情容易別,有情早個不勝情。
閒步偏宜舞袖迎,春光何事獨無情。
垂楊合是詩家物,只愛敷溪道北生。
亦知王大是昌齡,杜二其如律韻清。
還有酸寒堪笑處,擬誇朱紱更崢嶸。
潘郎愛說是詩家,枉占河陽一縣花。
千載幾人搜警句,補方金字愛晴霞。
行樂溪邊步轉遲,出山漸減探花期。
去年四度今三度,恐到憑人折去時。
此身衰病轉堪嗟,長忍春寒獨惜花。
更恨新詩無紙寫,蜀箋堆積是誰家?
昨日黃昏始看回,夢中相約又銜杯。
起來聞道風飄卻,猶擬教人掃取來。
太初冥冥,孰究孰營。
羲儀圖之,靡麗於成。
有聖惟勳,疏之瀹之。
斧其不條,而荒度之。
匪世不阜,匪穹不佑。
可燕可守,而勳以不有。
乃遜於華,與世為公。
何以告之,曰允執其中。
華述厥志,亦以命文命。
庇克念厥紹,以共闡厥盛。
皇皇惟天,而勳則之。
絕德與功,紹者克之。
我瞻我稽,閱世惟千。
泯泯芬芬,曾莫闖厥藩。
天將開之,必固培之。
厥培以豐,古尚克回之。
豈惟回之,視培淺深。
軼而躪之,視我斯今。
粵歲已酉,二月壬戍。
天仗宵嚴,彤廷曉蹕,
穆穆壽皇,如天斯臨。
群後在位,奉承玉音。
曰予一人,實倦於勤。
退處北宮,以篤於親。
赫是大寶,畀我聖子。
聖子惟睿,天命夙以啟。
不吝於權,盍居乃功。
釋焉不成,惟壽皇之公。
壽皇之公,其孰發之。
念我高宗,中心怛之。
始時春秋,五十有六。
向用康寧,以燕遐福。
亟其與子,於密退藏。
其子為誰,繄我壽皇。
壽皇承之,匪亟匪徐。
二十八年,四方于于。
國是益孚,生齒益蕃。
於野於朝,肅肅閒閒。
聖子重暉,如帝之初。
於千萬年,曾靡或渝。
熟條不根,熟委弗源。
念我高宗,允遜孔艱。
匪高宗是懷,藝祖之思。
洗時之腥,仁涵於跡
靈旗焰焰,平國惟九。
其酋既貸,矧彼群丑。
吾子吾孫,吾士大夫。
毋刻爾刑,顧質之書。
爾有嘉言,爾則我告。
我賞我勸,如彼害何悼。
不以干戈,而置詩書。
維彼槐庭,謂匪儒弗居。
列聖一心,諱兵與刑。
維鯁言是聽,惟大猷是經。
鍾我高宗,啟我壽皇。
爰及聖上,篤其明昌。
惟是四條,式克至今。
藝祖高宗,壽皇之心。
匪時匪今,振古之式。
式勿替厥度,亦以燕罔極。
帝開明堂,百辟來賀。
四夷攸同,莫敢或訛。
不肅不厲,不震不竦。
焯其舊章,貽我垂拱。
勳迫耄,乃禪於華。
華逮陟方,俾夏建厥家。
孰如高宗,及我壽皇。
與齡方昌,而遽晦厥光。
帝降而王,功弗德之逮。
庸不列五帝,而祖三代。
孰如我皇,惟德崇崇。
顯號鴻休,蔚其併攏
維時壽皇,萬壽無疆。
日三受朝,袞冕煌煌。
維時皇上,治益底厥極。
親心載寧,萬邦以無斁。
萬姓謳歌,於室於塗。
微臣作頌,以對於康衢。
皇家多慶,親壽與天長。德業播輝光。焜煌寶冊來清禁,玉篆映金相。庭闈尊奉會明昌。佳氣溢康莊。洪禧申輯名增衍,億載頌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