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非昨日,明日復何如。
朅[1]來真悔何事?不讀十年書。
為問東風吹老,幾度楓江蘭徑,
千里轉平蕪。
寂寞斜陽外,渺渺正愁余。
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須。
名山料理身後,也算古人愚。
一夜庭前綠遍,三月雨中紅透,
天地入吾廬。
容易眾芳歇,莫聽子規呼。
朝登三仰峰,夕宿山心庵。
久入名山游,蹊徑頗盡諳。
始知九曲外,復有南山南。
森邃更險豁,深篁倚煙嵐。
沙田稻翼翼,巖桂花毿毿。
疏籬隔雞犬,朽樹藏蜂蠶。
嘗傳武陵源,傍有捕魚潭。
伐木不到遠,卻留松與楠。
雲光卸秋屨,回首望石龕。
經旬四攀眺,偃息此自堪。
澗芹食轉美,草榻臥正酣。
枕中有鴻寶,何必問老聃。
長往來如返,多為世所慚。
江南多名山,雁蕩最崒嵂。
山中多古寺,靈巖渺無匹。
天柱高摩雲,展旗巧障日。
風榻臥石屏,霧窗涵卓筆。
上有小龍湫,龍鼻清泉出。
異哉諾詎羅,來此坐疊膝。
我亦蕩中人,景象頗能悉。
獨秀玩蒼翠,重台聽蕭瑟。
卻穿水簾谷,衣襟寒慄慄。
還入新月洞,意氣何飄逸。
安期指瓜棗,羨門獻梨栗。
飄瓦孰是非,臨歧置得失。
平生方外游,茲游為第一。
謾登嶺三三,休跨盤七七。
豈意山盡頭,時復有禪室。
門並雙峰尖,路爽千榕密。
觸石淺溪鳴,投林飛鳥入。
傍人應笑允,觀山何時畢。
笑話傍人道,恨我少登陟。
作詩寄行役,吾非貪著述。
君不見伯牙流水心,不是子期誰知音。
又不見穎師浮雲操,不是昌黎誰品藻。
伯牙千古穎無人,此心此操誰重陳。
折揚黃華笑啞啞,寥寥太古風無淳。
錢唐君別二十載,江南江北情如海。
吳霜半梁鬢邊絲,朗吟浩蕩殊未艾。
十年尊酒又逢君,行歌流水弦浮雲。
在自大古,雅澹飄逸思不群。
能言名山大川壯麗可怪處,收拾胸中為一部。
歸來歷歷寫瑤琴,一種風氣傳千古。
又言黃河泰華六合之內不勝游,何如九州之內更九州。
抱琴飄飄風萬里,曾是天涯海角頭。
當時此琴落落天西北,土音往往幾人還解得。
怊悵悲憤恩怨暱暱多少情,盡寄胡笳十八拍。
會心又見鍾子期,識操又過韓昌黎。
眼高已覺空四海,此水此雲不在他人知。
皎然《奉同顏使君真卿清風樓賦得洞庭歌送吳煉師歸》詩詞原文及賞析
名山洞府到金庭,三十六洞稱最靈。不有古仙啟其秘,
今日安知靈寶經。中山煉師棲白雲,道成仙秩號元君。
三千甲子朝玉帝,世上如今名始聞。吐納青牙養肌發,
花冠玉舄何高潔。不聞天上來謫仙,自是人間授真訣。
吳興太守道家流,仙師遠放清風樓。應將內景還飛去,
且從分風當此留。湖之山兮樓上見,山冥冥兮水悠悠。
世人不到君自到,縹緲仙都誰與儔。黃鶴孤雲天上物,
物外飄然自天匹。一別千年未可期,仙家不數人間日。
元好問《摸魚兒 正月二十七日,予與希顏陪馮內翰丈》詩詞原文及賞析
雷事,見天封題名,即此地也。既歸,宿於近潭田舍翁家。是夜雷雨大作,望潭中火光燭天。明日,旁近言龍起大槐中。父老雲,正月龍起,前此未見也。龍潭寺南*尊,馮丈所名笑青山、不解留客,林丘夜半掀舉。蕭蕭暮景千山雪,銀箭忽傳飛雨。還記否。又恐似、龍潭垂釣風雷怒。山人良苦。料只為三年,長安道上,來與浣塵土。清陰渡。渺渺風煙杖屨。名山元有佳處。山僧乞去聲我溪南地,十里瘦籐高樹。私自語。更須問、*尊此日誰賓主。朝來暮去。要山鳥山花,前歌後舞,從我醉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