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讀契嵩輔教編,浮屠氏有不可忽。
後於京師識懷璉,彼上人者尤奇掘。
余嘗從容問其友,璉復為余道民訥。
是三大士才過人,所畜豈肯吾儒屈。
文章汪洋道義富,不止區區事其佛。
余思此等更誰似,蜀有人焉頗超越。
成都敏行字無演,所謂萬星中一月。
想嵩璉訥見須避,不爾往往被呵咄。
通禪曉律兩無礙,前會定預耆闍崛。
群經列史固汗漫,獨泛其深仍出沒。
外之所精者書畫,不問不語常若吃。
計其夏臘殊未幾,在大眾中誠突兀。
余守陵陽至窮陋,雨浸一春泥汩汩。
英磎磽磝磴道嶮,行客欷歔上崷崒。
無演沖冒獨不顧,來款余門手持謁。
呼之使前見已喜,相貌圓滿藏神骨。
清譚坐久愈飄灑,頓遣塵襟落如拂。
新詩古文覽嘉貺,氣格俊健凌霜鶻。
觀其袞袞出論議,收斂便可與簪笏。
試將邀之使從仕,笑指此頂安更發。
日招與語自無厭,何乃告去苦倉卒。
西城曉日照高嶺,倒搭乾陀入深樾。
師歸常宜見嘉佑,此老心中已無物。
好音相與頻寄惠,余在空山正伊郁。
高嶺出雲表,白晝生虛寒。
冰霜四時凜,星斗咫尺攀。
其陰控朔部,其陽接燕關。
澗谷深叵測,梯磴紆百盤。
坳垤草披拂,崎嶇石巑岏。
輪蹄紛雜遝,我馬習以安。
恍然九天上,熙熙俯人寰。
連岡束重隘,拱揖猶城垣。
停鞭履平地,回首勢望尊。
綿衣遂頓減,長途汗流韉。
亭柳蔭古道,園果登御筵。
境雖居庸北,物色幽薊前。
始悟一嶺隔,氣候殊寒暄。
小邑名宣平,相距兩舍間。
牛羊歲蕃息,土沃農事專。
野人敬上官,柴門莫款延。
休養嘉承平,禹跡邁古先。
漢唐所羈縻,今則同中原。
大哉輿地圖,垂創何其艱!張皇我六師,金湯永深堅。
片月掛高嶺,我行至其巔。
舉手欲攪擷,恐驚乘鸞仙。
菲菲桂香動,肅肅露腳寒。
北斗已到地,南斗猶闌干。
但聞浮黎音,來從始青天。
大星與之俱,曉色明旗旛。
素煙渺陸海,中有人所寰。
想見地上友,啟明膏火煎。
星落玉宇白,日生綺霞丹。
冰輪未肯去,相看尚團團。
張栻《寒食前三日野步烏龍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擷》詩詞原文及賞析
披雲得新腴,煮泉聽松風。
香永味自真,不與余品同。
悠然泊莫留,歸來隱疏鐘。
念昔湘濱游,年年擷芳叢。
遲日照高嶺,新雷驚蟄龍。
落磑快先啜,鼓復欣策功。
夜燈紫筠窗,香生編簡中。
誰與共此樂,臭味有鄰翁。
朅來七里城,日月轉飛蓬。
山川豈不好,予憂日忡忡。
酌此差自慰,思君復無窮。
寇騎滿雞田,都護欲臨邊。青泥方絕漠,懷劍始辭燕。
旌旗掛龍虎,壯士募鷹。長城威十萬,高嶺奮三千。
行行向馬邑,去去指祁連。鼓聲遙赤塞,兵氣遠沖天。
對陣雲初上,臨城月始懸。風驚烽易滅,沙暗馬難前。
恩重恆思報,勞心屢損年。微功一可立,身輕不自憐。
高嶺峻稜稜,細泉流娓娓。
勢分合不得,東西隨所委。
悠悠草蔓底,濺濺石罅裡。
分流來幾年?晝夜兩如此。
朝宗遠不及,去海三千里。
浸潤小無功,山苗長旱死。
縈紆用無所,奔迫流不已。
唯作嗚咽聲,夜入行人耳。
有源殊不竭,無坎終難至。
同出而異流,君看何所似?
有似骨肉親,派別從茲始。
又似勢利交,波瀾相背起。
所以贈君詩,將君何所比?
不比山上泉,比君井中水。
恍惚登高嶺,裴回看落日。遙想仲長園,如親幼安室。
春渚菖蒲登,山中撥谷鳴。相思不道遠,太息未知情。
意君來此地,時復疏林保中夜掃閒門,迎晨閉菌閣。
屣履清池上,家童奉信歸。憂隨落花散,目送歸雲飛。
故交在天末,心知復千里。無人暫往來,獨作中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