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廬若耶裡,左右若耶水。無日不釣魚,有時向城市。
溪中水流急,渡口水流寬。每得樵風便,往來殊不難。
一川草長綠,四時那得辨。短褐衣妻兒,餘糧及雞犬。
日暮鳥雀稀,稚子呼牛歸。住處無鄰里,柴門獨掩扉。
郡下一卷書,雲自郵簽來。
剝啄驚書眠,柴門手自開。
上有驪珠光,照耀分塵埃。
讀之未盡行,喜焰生寒灰。
黃門白首郎,上疏稱乞海
帝曰大布衣,錫汝升文階。
天孫鉛錄秘,論撰須儒魁。
榮名不汝遺,汝往時欽哉。
夕即拜帝命,雪涕何紛漼。
恩許歸舊廬,逕臥南山齋。
此翁山澤仙,不賦章綬材。
誤因文彩露,遂落天綱恢。
一遊三十年,所得非不諧。
文名動青瑣,筆力幽黃能。
左省豈不榮,珠庭重徘徊。
巢父一掉頭,百挽終不回。
吾意天地間,清風有根栽。
人心感披拂,達者分條枚。
二疏楊巨源,同上百尺台。
劉翁傳其風,蒼舒次聵敳。
況復祖子孫,此道同胚胎。
前劉脫功名,養氣中嬰孩。
至今一箭詩,諷詠及陪台。
翁今亦何有,曠達忘悲哀。
清風既不死,瓶大無恥壘。
歲晚春物動,吳山發寒梅。
願翁強賦之,為花吐瓊瑰。
床頭拂易傳,床下鳴新醅。
它時三徑邊,為翁剪蒿萊。
借問枝頭昨夜春。已傳消息到柴門。頻看秀色無多艷,拖得清香不見痕。山矗矗,水粼粼。村南村北冷銷魂。人間不識春風面,羞見瑤台破月明。
巨浸邑東南,西北起培塿。
意恐七澤翻,遺此鎮其後。
我來雪霜降,陽和開歲首。
平波十萬頃,如鏡照妍丑。
尚想雷霆擊,水立蛟龍走。
微此一抔土,群生魚鰲久。
山人豈解此,采掇競薪槱。
飛香識早梅,柴門深處遙。
攀條情正濃,催歸回鷁首。
幽懷殊未愜,陶寫賴詩友。
春事甫權輿,重來多載酒。
會有不速客,帶索老榮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