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日轉雲頭,長空收雨腳。
稍覺暑氣清,獨坐傾桑落。
興來或醉吟,接{上四下離}還倒著。
胸中了無憂,事事俱脫略。
緬懷我友朋,蹤跡東西各。
幾欲往從之,恨被微官縛。
此來得夫子,臭味頗相若。
傾蓋便論心,開懷不我卻。
新詩一何工,清思渺寥廓。
才如李杜雄,句壓曹劉弱。
顧我志意衰,筆力不如昨。
明時百無用,正恐填溝壑。
公餘幸少閒,對酒且深酌。
拭目看諸公,袞袞登台閣。
夏初曾歷此,信宿強捨去。
及其還城中,旅瑣若羈馭。
涼秋復過時,又坐題詩處。
黃冠苦相佞,往往多過譽。
且謂筆力遒,真得鬼神助。
但將虛名污不具實眼覷。顧予欲棲止,
未有拋茅據。難忘整屐游,
贏得寘浮慮。地曠寘仙源,
野步豈宜遽。且須窮嵌巖,
何在事啖茹。只酌神泉清,
垢淨不待濾。撥雲峰下石,
晚霽且箕踞。
韓公綴文辭,筆力乃天授。
並驅六經中,獨立千載後。
謂為學可及,不覺驚縮手。
如天有日月,厥耀無與偶。
當之萬象瑩,所照百怪走。
此其自然光,萬物安得有。
其人雖已歿,其氣著星斗。
窮天破大惑,更覺功業久。
其餘施諸小,未負風義厚。
當身止自善,所遇時則不。
致官九列齊,此理嗟亦苟。
去就惟用捨,士固無常守。
孔孟非其稱,斗祿應未齲
惜哉天下才,甘受外物誘。
黃子儂故人,危子儂門生。
向來同登漱玉亭,銀河洗面醉不醒。
四年二子不見面,過眼光陰掣飛電。
今晨忽得問政碑,黃子作堂危子詞。
危子筆力乃爾進,黃子佳政不須問。
寄言二子各努力,古人也是人作得。
若有人兮下天陬,乘雲戲作人間游。
飄飄逸氣橫九州,明光射策動冕旒。
一揮坐遣千人休,老生瑟縮徒包羞。
余子走僵汗且流,自顧跛鱉驚驊騮。
大兒文舉小兒修,眼高四海非吾儔。
堂堂人物傾曹劉,冰壺玉尺懸清秋。
胸次二十八宿周,筆力乃與造化侔。
揮毫落紙蟠龍虯,殘篇醉墨人爭收。
蚤年嬉笑登瀛洲,螭坳鳳閣增皇猷。
出典方面分顧憂,昔襦今褲歡成謳。
六州父老思故侯,往往在處甘棠留。
祠庭均逸心夷猶,只恐富貴來相求。
公今起自曲江頭,蒲帆十幅風颼飀。
微官拘縛如楚囚,雖欲從公嗟無由。
君王仄席勤咨諏,姓字當已覆金甌。
入登廊廟參籌謀,勳庸並使書銀鉤。
他時東閣羅枚鄒,賤子還許登門不。
千山萬山重複重,煙嵐草樹深莫窮。
高堂大軸示寬廣,要以筆力誇奇雄。
青紅蒼翠滿縑素,缺處殘碧分遙峰。
雖雲眼底供一快,未見闊遠開心胸。
歷觀畫史每如是,意謂此法由來同。
昨嘗凌秋溯楊子,一舸縹緲乘長風。
洪波吞天渺無際,出沒但有孤輪紅。
中泠盤陀瞬息過,回首浮玉雲濤中。
乃知山水有佳處,到此始覺飛埃空。
當時海岳應飽見,落墨便自超凡庸。
不將層疊競工巧,遂使氣象齊鴻蒙。
平生愛畫惟愛此,苦恨妙法無能攻。
九州之表有人物,意匠彷彿宗南宮。
莫言未入米家奧,百年猶數房山翁。
茲圖咫尺便千里,生綃數幅徒為功。
亦知盤礡意有在,正欲逐米追高蹤。
愛之歌詠乃常理,好事況有天隨宗。
同觀何人江海客,氣似貫月書艎虹。
文辭瀾翻沛難御,奔走風雨驅豐攏
古稱珠玉在我側,濡翰自愧言非工。
黃塵城郭久見困,何地閑靜能相容。
詩成忽復三歎息,矯首長望青冥鴻。
鄉國馳名幾十春,鳴皋一旦九天聞。
翔鸞棲棘曾為吏,金鼎調梅未致君。
百里象雷嫌碌碌,片言折獄厭云云。
詩名已是齊康樂,筆力何曾減右軍。
抗表忽然干鳳扆,拂衣殊欲謝人群。
都緣梁苑慷為賦,且免鍾山被勒文。
清夜獨吟牛渚月,高秋時望帝鄉雲。
鯉庭稟訓門逾盛,蘭畹傳芳氣益薰。
盡室遠依洪井側,直鉤猶釣楚江濆。
西山有樂應須鉺,待看蜺旌入紫氛。
江湖易高風,六月寒(外內辛)(外內辛)。
中宵會急雨,涼意到衾枕。
顛披蒲葦亂,抑壓烏鳶噤。
禾頭欲生耳,樹背各流瀋。
不謂晡來霞,橫拖半天錦。
初疑鴉翻晴,旋覺虹投飲。
晦明信難料,陽霽吾誰諗。
所思隔江水,筆力望徐沈。
十年一葛衣,肘見尚整衽。
想當風雨夕,憂國願歲稔。
淒涼新豐邸,避濕幾違寢。
何由語連休,共破秋氣凜。
花將軍,身長八尺勇絕倫,從龍渡江江水渾。
提劍躍馬走平陸,敵兵不能逼,主將不敢瞋。
殺人如麻滿川谷,遍體無一刀槍痕。
太平城中三千人,楚賊十萬勢欲吞。
將軍怒呼縛盡絕,罵賊如狗狗不狺。
檣頭萬箭集如蝟,將軍願死不願生作他人臣。
郜夫人,赴水死,有妻不辱將軍門。
將軍侍婢身姓孫,收屍葬母抱兒走,為賊俘虜隨風塵。
寄兒漁家屬漁姥,死生已分歸蒼旻。
賊平身歸竊兒去,夜宿陶穴如生墳。
亂兵爭舟不得渡,墮水不死如有神。
浮槎為舟蓮為食,空中老父能知津。
孫來抱兒達行在,哭聲上徹天能聞。
帝呼花雲兒,風骨如花雲,手摩膝置泣復歎,雲汝不死猶
兒存。
兒年十五官萬戶,九原再拜君王恩。
忠臣節婦古稀有,嬰杵尚是男兒身。
英靈在世竟不朽,下可為河獄,上可為星辰。
君不見金華文章石室史,嗟我欲賦豈有筆力回千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