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雲易散琉璃脆。念往事、心將碎。只合人間十三歲。百花開盡,丁香獨自,結恨春風裡。小圓幽檻經行地。恨春草佳名謾拋棄。簇蝶羅裙休將施。香殘燭燼,微風觸幔,彷彿嬌嚬是。
洞庭水落洲渚出,疊翠疏峰遠湮沒。
重樓百尺壓高城,畫棟沉沉倚天闕。
湖光上下天水融,中以日月分西東。
氣凌雲夢吞八九,欲與溟渤爭雌雄。
澄瀾無風雨新霽,一日萬頃磨青銅。
琉璃夜影貯星漢,騎鯨已在銀河中。
湘妃帝子昔何許,但有林壑青浮空。
蒼梧雲深不可見,遺恨千古嗟何窮。
須臾晦冥各異色,風怒濤翻際天黑。
乘陵瀨壑走魑魅,渟滀百怪誰能測。
忽看舟子玩行險,更欲飛帆借風力。
安得晴雲萬里開,依舊寒光浸虛碧。
峨嵋月入平羌水,歎息吾行俄至此。
謫仙一去五百年,至今醉魂呼不起。
玻璃春滿琉璃鐘,宦情苦薄酒興濃。
飲如長鯨渴赴海,詩成放筆千觴空。
十年看盡人間事,更覺麴生偏有味。
君不見蒲萄一斗換得西涼州,不如將軍告身供一醉。
南風雨來塵作泥,稻花豆莢生初齊。
一人失意解官去,席上眾賓顏色低。
車欲發未忍別,感慨握手立大堤。
綠荷為杯樹為蓋,碧酒蕩漾青琉璃。
茲行蠲熱向甌越,只尺浙水分東西。
或登雲門探禹穴,或上雁巖聞天雞。
天台桃花千萬樹,中有睍睆黃鶯啼。
雖雲竄謫異憂喜,眺望自可窮天梯。
韓潮柳播夜郎白,吉士往往遭傾擠。
蕉中之鹿塞翁馬,此事何足含悲淒。
但嗟靈物困污瀆,無一出手相提攜。
不然寵辱實命致,毋乃天不哀群黎。
渡江秋風未十日,織女值嫁牽牛妻。
自甘沉匿守太拙,寧復乞巧陳瓜梨。
嗟余遘患屢遷逐,親見郿塢爭燃臍。
金多位重胡足恃,頃刻變化如雲霓。
君年五十發漆黑,壯氣鬱郁沖端倪。
驊騮歷塊偶暫蹶,終展奮迅追風蹄。
經過虎阜坐石壁,為我拂拭苔中題。
杜公文史不讀律,平反世稱徐有功。
官為列卿位亦顯,皋陶事與禮樂同。
書生骫骳笑法令,絃歌不媿陵陂中。
眾賢和豫治乃舉,但願主聖朝廷公。
白頭典校漢天祿,未煩載酒如揚雄。
自言臣老應報國,五馬便去如飛鴻。
京東耳聞事可數,似說振貸倉儲空。
裕民誠患力不足,措國豈與民俱窮。
才難所要遇事了,仁厚未免無能蒙。
囊中餐玉百未試,干越在匣光生虹。
卻嗟鈆槧坐棄日,伊我何補羞兒童。
力能如虎安敢爾,鬢毛幸未成老翁。
亦思一郡效尺寸,官卑未許伸喉嚨。
飽知世事秪坐嘯,又看馬鬣吹西風。
平生放意在雲水,落身塵土禽閉籠。
經時無酒對佳客,借與歌舞開心胸。
公行媌曼載雙舸,誰與客勸琉璃鐘。
姮娥萬古,算清光常共、水清山綠。我欲蓬萊風露頂,眇視寰瀛一粟。攜手群仙,廣寒遊戲,玉砌琉璃屋。歸來一笑,葛陂還訪騎竹。此夕縱飲清歡,吸寒輝萬丈、快如飛瀑。傾倒銀河斟斗杓,莫問人間榮辱。獨倚闌干,浩歌長嘯,驚墮雲飛鵠。亂呼蟾兔,搗霜為駐顏玉。
一明玄理,二曜交宮。三才四象究窮。通五彩霞光,來往清雨ㄨㄨ。六欲七情滌盡,八衢流、運轉回風。九竅內,十分顛倒,顯現真功。十極晴空虛白,九重門開闡,金玉重重。八色琉璃洞裡,臥虎眠龍。七寶花開六出,五方中、四位歸宗。三光照,二儀相從,一個神翁。
洞庭水落洲渚出,疊翠疏峰遠湮沒。
重樓百尺壓高城,畫棟沉沉倚天闕。
湖光上下天不融,中以日月分西東。
氣凌雲夢吞八九,欲與溟渤爭雌雄。
澄瀾無風雨新霽,一日萬頃磨新銅。
琉璃夜影貯星漢,騎鯨已在銀潢中。
湘妃帝子昔何許,但有林壑青浮空。
蒼梧雲興不可見,遺恨千古嗟何窮。
須臾暝晦忽異色,風怒濤翻際天黑。
乘陵瀨壑走魑魅,停滀百怪誰能測。
忍看舟子玩行險,更欲飛帆借風力。
安得晴雲萬里開,依依寒光浸虛碧。
斷鰲奠極戲者誰,岷山如龍萬里馳。
大江之陽起衡岳,崒嵂散作千委蛇。
直趨四明卓秀偉,二百八十峰參差。
潮江合拜山駐腳,伏脈分行東西支。
東或峨眉或鳳翼,□□萬頃琉璃陂。
二靈龜浮挾霞嶼,大涵回顧藏嶮巇。
我昔經行一俯仰,問百年前□何其。
邇來世變那可道,前輩風流歸春澌。
山川無言黯失色,徒使旁觀重噓欷。
西來諸峰江之外,獨抱古青何巍危
遠踏渤澥瀰湠漫,近枕慈水清漣漪。
平生聽人歷鋪說,屐齒欲到足猶縻。
況彼地靈所融結,是為之越老屈奇。
且聞勝處巧蓍屋,包括光景無餘遺。
幾年期我數語贅,終恐摸索非真知。
忽焉自省筆自舞,但說此翁他何疑。
怪石稜稜聳瘦骨,秀色隱隱開疏眉。
寬曠能容萬壑赴,峭特雄壓千秋卑。
雲雨蓄洩大功用,波濤變化皆文辭。
上而層陰入鳳凰,下而瑞脈生蘭芝。
鉻藹藹自來去,本相不受時牡脂。
曉猿不驚鶴怨,幽花野草芳菲菲。
以所見見有如此,又何以觀山水為。
君不見蘇子由詣京師,自謂終南嵩華雖已見,
不若得見韓公琦。又不見歐陽公贈別時,
說道廬山高哉幾各仞,即此便是劉凝之。
我翁視此亦可愧,愧我蕪拙欠發揮。
若曰湖山精舍自品題,自有黃曹二賢之長詩。
錦城東北黃金地,故跡何人興此寺。白眉長老重名公,
曾識會稽山處士。寺門左壁圖天王,威儀部從來何方。
鬼神怪異滿壁走,當簷颯颯生秋光。我聞天王分理四天下,
水晶宮殿琉璃瓦。彩仗時驅狒秫裝,金鞭頻策騏驎馬。
毗沙大像何光輝,手擎巨塔凌雲飛。地神對出寶瓶子,
天女倒披金縷衣。唐朝說著名公畫,周昉毫端善圖寫。
張僧繇是有神人,吳道子稱無敵者。奇哉妙手傳孫公,
能如此地留神蹤。斜窺小鬼怒雙目,直倚越狼高半胸。
寶冠動總生威容,趨蹌左右來傾恭。臂橫鷹爪尖纖利,
腰纏虎皮斑剝紅。飄飄但恐入雲中,步驟還疑歸海東。
蟒蛇拖得渾身墮,精魅搦來雙眼空。當時此藝實難有,
鎮在寶坊稱不朽。東邊畫了空西邊,留與後人教敵手。
後人見者皆心驚,盡為名公不敢爭。誰知未滿三十載,
或有異人來間生。匡山處士名稱樸,頭骨高奇連五嶽。
曾持象簡累為官,又有蛇珠常在握。昔年長老遇奇蹤,
今日門師識景公。興來便請泥高壁,亂搶筆頭如疾風。
逡巡隊仗何顛逸,散漫奇形皆湧出。交加器械滿虛空,
兩面或然如鬥敵。聖王怒色覽東西,劍刃一揮皆整齊。
腕頭獅子咬金甲,腳底夜叉擊絡鞮。馬頭壯健多筋節,
烏觜彎環如屈鐵。遍身蛇虺亂縱橫,繞頷髑髏干孑裂。
眉粗眼豎發如錐,怪異令人不可知。科頭巨卒欲生鬼,
半面女郎安小兒。況聞此寺初興置,地脈沈沈當正氣。
如何請得二山人,下筆鹹成千古事。君不見明皇天寶年,
畫龍致雨非偶然。包含萬象藏心裡,變現百般生眼前。
後來畫品列名賢,唯此二人堪比肩。人間是物皆求得,
此樣欲於何處傳。嘗憂壁底生雲霧,揭起寺門天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