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紳《杭州天竺、靈隱二寺頃歲亦布衣一遊,及赴會》詩詞原文及賞析
翠巖幽谷高低寺,十里松風碧嶂連。開盡春花芳草澗,
遍通秋水月明泉。石文照日分霞壁,竹影侵雲拂暮煙。
時有猿猱擾鐘磬,老僧無復得安禪。
人煙不隔江城近,水石雖清海氣深。波動只觀羅剎相,
靜居難識梵王心。魚扃晝鎖龍宮寶,雁塔高摩欲界金。
近日尤聞重雕飾,世人遙禮二檀林。
此寺昔荒寒,蠹黑相撐支。
世尊窘風雨,鐘磬出茅茨。
吾祖過而慨,開橐為營之。
一理黃金宮,突兀清江湄。
其徒則以安,其道猶遠而。
吾游童且白,僅乃見此禧。
譬如蒿艾中,蔚然得江蘺。
昂藏老鶴骨,勁瘦寒松枝。
宴坐了無營,孤香對逶迤。
海濤走窗檻,江雲翔屋楣。
全收眼界勝,闃與人境辭。
吾方迫遠遊。未可分清怡。
博大真人哉,妙諦形而上。
林林總雛嬰,萬生同負襁。
赴者不可數,百川納溟漲。
隨取即隨給,孰識無盡藏。
勝報如所證,豈特妙好相。
龍天至幽嚴,窺覘輒稽顙。
開圖萬名字,只作一佛想。
風影可捕耶,變現自惚恍。
挽應區中緣,茲願固深廣。
君看朱兩轓,非真亦非妄。
化身元宰官,台符更兩兩。
秘言出寶笈,其品名壽量。
一絲起爐薰,洗耳鐘磬響。
縉笏為公讀,萬劫一俯仰。
東南典藩材,朱戶賢第一。
天生好兒郎,玉筍森六七。
俱能弄文翰,那教逾戶室。
伯也秀英英,珊瑚映初日。
翁仲最似古,鼎鼐熊彪質。
叔季相和鳴,笙入鐘磬出。
人言有陰德,我愛少僅術。
公退亦見容,老衰時自失。
官斯忽在眼,別語常促膝。
江湖芥舟小,歲月翎箭疾。
善保清明心,臨岐莫輕怵。
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
一枕僧榻清,鐘磬半空裡。
平生此名山,籍籍滿吾耳。
乘興作遠遊,杖策自不已。
行行到絕頂,塵世知隔幾。
雲煙出其下,渺視猶萬里。
山川與人物,往往盡蒙被。
始疑翻雪濤,混同一彭蠡。
頃刻開一罅,初見山邐迤。
彷彿人世界,未可詳目指。
山中為予言,此地去天咫。
風雨晦冥候,與世殊不似。
霖潦方下作,山頭旋磨議。
雲深此埋屋,山下乃不爾。
歷驗予所言,其言亦非詭。
未必隔仙凡,高深實殊軌。
初夜現佛燈,數星林末起。
如螢復如炬,或明亦或上。
昔聞頗甚怪,今見乃如此。
寄語登山人,仍須細窮理。
言游高峰塔,蓐食治野裝。
火雲秋未衰,及此初旦涼。
霧霏巖谷暗,日出草木香。
嘉我同來人,久便雲水鄉。
相勸小舉足,前路高且長。
古松攀龍蛇,怪石坐牛羊。
漸聞鐘磬音,飛鳥皆下翔。
入門空有無,雲海浩茫茫。
惟見聾道人,老病時絕糧。
問年笑不答,但指穴藜床。
心知不復來,欲歸更彷徨。
贈別留匹布,今歲天早霜。
郭印《眉州太守劉公忽於池中獲東坡所作遠景樓碑鄉》詩詞原文及賞析
東坡淪沒文委地,藝圃書林荒不治。
遺編禁錮學無師,木不從繩金失礪。
高樓遠景尚崔嵬,妙琢雄詞非骫骳。
幾年困厄在污池,照夜寒光空水底。
有如鐘磬傳不朽,壁間字字搖科鬥。
雷霆破蟄裡耳驚,龍{左蟲右戾}蟠泥神物守。
豐城劍氣異青黃,一遇雷公難秘藏。
僵碑植立豈偶爾,文章政事兩熒煌。
舊俗千年蒙教化,濯以江漢暴秋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