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中東南奇,若人緇侶勝。
一住忽十年,禪房得深靜。
高扉敞重崖,修橋入危磴。
林端識名香,水際聞清磬。
征茫度雲壑,掩映披華徑。
長松支遁吟,盤石曇猷定。
別來幾夢思,游塵生麈柄。
晨窗對新圖,蕭條發孤詠。
為愛湖中山,遂尋山下路。
躋攀轉出邃,澗谷亦回互。
石磴足莓苔,青林雜煙霧。
前行如有窮,嵐嶺乍分佈。
招提壓重湖,千里週一顧。
孤峰四無根,形氣自依附。
山僧復導我,窈窕更徐步。
疏籬野蔓懸,老圃寒泉注。
徑轉山房深,重與絕境遇。
白雲簷外生,清風竹間度。
庭花雜無名,歲晏色猶故。
澄心得妙觀,忘言契良晤。
愛此林壑清,遂薄塵俗務。
重來待何時,尚子畢嫁娶。
江南之筍天下奇,春風匆匆催上籬。
秦郵之薑肥勝肉,遠莫致之長負腹。
先生一缽同僧居,別有方法供齋蔬。
山房掃地布豆粒,不煩勤荷煙中鋤。
手份瀑泉灑作雨,覆以老瓦如穹廬。
平明發視玉髯磔,一夜怒長堪水菹。
自親火候瀹魚眼,帶生芼入晴雲碗。
碧絲高奈涎滑蓴,脆響平欺辛螫蔊。
晚菘早韭各一時,非時不到詩人脾。
何如此雋咄嗟辦,庾郎處貧未為慣。
楊萬里《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詩詞原文及賞析
山房牙籤三萬軸,六丁下取歸群玉。
空餘坡老枯木枝,雪骨霜筋插雲屋。
楞伽老僧懷兩賢,作堂要與祠千年。
只供清風薦明月,不用秋菊兼寒泉。
江西社裡曾常伯,李家玉潤蘇家客。
並遣巫陽招取來,分坐廬山泉上石。
佳人藐中洲,倚竹翠袖寒。
捐玦屬蹇修,脈脈一水間。
夜半下雲旗,逸駕炊可攀。
結言水為好,矢報念急難。
君有金錯刀,我愧白玉盤。
終然鹽梅心,死不易鹹酸。
往事化蜩翼,徂生遺鼠肝。
永言歲寒心,寤擗長起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