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黃飛一葉舟。半竿落日半江秋。青草渡,白蘋洲。歸路月明山上
伊昔侍伯父,一官尉池陽。
時年方九齡,讀書未知方。
於今涉五紀,皤然須須霜。
茲喜伯兄官,鈐兵總戎行。
素風出韜略,貔貅稟閎綱。
小試部勒勤,著鞭揚榮光。
青林脫幽籜,濃綠棲殘芳。
起予水雲心,尚拘朝市忙。
齊山上穹碧,九華儼珪璋。
紫巖楮敲冰,雲葉供展張。
清江霽遠目,帆檣下滄浪。
林泉作佳游,為公發天藏。
伯父昔所臨,雲漢披天章。
琳琅戛鳴球,往往題僧坊。
何當切訪問,便與磨珉蒼。
蔗於門戶間,能事歲月長。
仙舟涉初夏,浮家及清涼。
毫舉塵土境,海運圖南翔。
兄弟各垂白,語離熱中腸。
原言養浩然,時舉黃金觴。
因風托素鰭,訪我菰蒲鄉。
莫忘九疑山上侶。住在山中,白石清泉處。好與長年沾雨露。靈根下遣蟠虯護。青青九節長如許。早晚成花,教見薰風度。十二節添須記齲千年一節從頭數。
昔日山陰老魏仙,丹成飛去三千年。
倒影滅沒不可得,誰駕玉犬驂雲駢。
當年從事君家祖,獨向爐邊得丹譜。
刀圭入口羽翰生,至今去作群仙父。
丹砂散地無人收,聚作丹霞如錦毬。
騰騰五采狎獵起,夜半精光沖鬥牛。
問君從事適孫子,渾家住坐丹霞裡。
夜窺璇璣落星躔,晝負丹囊踏山水。
有時賣易掛白錢,醉臥圯橋墮雙履。
問君何事落人間,謫業已盡當復還。
人間處處風雨惡,不如妲去蓬萊山。
山上朝霞猶可餐。
東明大士,吾家老子,是一元知非二。共攜甘雨趁生朝,做萬里、豐年歡喜。司空山上,長沙星裡,乞與無邊祥瑞。仙家日月鎮常春,笑人說、長生久視。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後知。
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圍。
天子建明堂,此材獨中規。
匠人執斤墨,采度將有期。
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
疾風吹猛焰,從根燒到枝。
養材三十年,方成棟樑姿。
一朝為灰燼,柯葉無孑遺。
地雖生爾材,天不與爾時。
不如糞上英,猶有人掇之。
已矣勿重陳,重陳令人悲。
不悲焚燒苦,但悲採用遲。
赫赫京內史,炎炎中書郎。
昨傳征拜日,恩賜頗殊常。
貂冠水蒼玉,紫綬黃金章。
佩服身未暖,已聞竄遐荒。
親戚不得別,吞聲泣路旁。
賓客亦已散,門前雀羅張。
富貴來不久,倏如瓦溝霜。
權勢去尤速,瞥若石火光。
不如守貧賤,貧賤可久長。
傳語宦遊子,且來歸故鄉。
促織不成章,提壺但聞聲。
嗟哉蟲與鳥,無實有虛名。
與君定交日,久要如弟兄。
何以示誠信,白水指為盟。
雲雨一為別,飛沉兩難並。
君為得風鵬,我為失水鯨。
音信日已疏,恩分日已輕。
窮通尚如此,何況死與生。
乃知擇交難,須有知人明。
莫將山上松,結托水上萍。
翩翩兩玄鳥,本是同巢燕。
分飛來幾時,秋夏炎涼變。
一宿蓬篳廬,一棲明光殿。
偶因啣泥處,復得重相見。
彼矜杏梁貴,此嗟茅棟賤。
眼看秋社至,兩處俱難戀。
所托各暫時,胡為相歎羨?
婆娑園中樹,根株大合圍。
蠢爾樹間蟲,形質一何微。
孰謂蟲至微,蟲蠹無已期。
孰謂樹至大,花葉有衰時。
花衰夏未實,葉病秋先萎。
樹心半為土,觀者安得知。
借問蟲何在,在身不在枝。
借問蟲何食,食心不食皮。
豈無啄木鳥,嘴長將何為。
家家望秋月,不及秋山望。山中萬境長寂寥,
夜夜孤明我山上。海人皆言生海東,山人自謂出山中。
憂虞歡樂皆占月,月本無心同不同。自從有月山不改,
古人望盡今人在。不知萬世今夜時,孤月將□誰更待。
朔方峰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
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
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里。
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雲裡。
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徵人殊未返,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雲直上五原間。
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
流水本自斷人腸,舊冰歸來傷馬骨。
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
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
從軍行,軍行萬里出龍庭,
單于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
李白《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詩詞原文及賞析
放歌倚東樓,行子期曉發。秋風渡江來,吹落山上月。
主人出美酒,滅燭延清光。二崔向金陵,安得不盡觴。
水客弄歸棹,雲帆卷輕霜。扁舟敬亭下,五兩先飄揚。
峽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長。思君無歲月,西笑阻河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