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丹田,多玄妙。聚寶池中,五色霞光照。奼女嬰兒盡歡笑。煉就金丹,價值千千兆。服一粒,馨香妙。換骨抽胎,萬病消除了。返老還童年又少。快樂逍遙,倚定巖溪曉。
維周臨九有,運祚何其昌。
本支既蕃衍,道化亦流行。
粵若衛武公,展也令譽彰。
耄年儆畏深,罔敢貽怠荒。
反躬益淬礪,託言敷雅章。
朝夕冀相接,寤寐耿弗忘。
爰思庸為詩,燕響禮極明。
苟不究終始,曷能鬯抑揚。
時維肆筵日,冠蓋來煌煌。
秩然賓主分,蔚然鵷鳳翔。
俎豆陳左右,餚核薦馨香。
旅酬倡歡虞,八音迭鏗鏘。
惟雲在和樂,毋以逾大康。
請觀嘉會初,靡不罄所饗。
史臣相我右,監官佐我傍。
容止慎有節,語言矜有常。
終希蹈矩矱,勿為深之涼。
所以古君子,勉勉念自強。
迨茲禮物既,寧莫懷所往。
三爵稍不識,主賓實傍徨。
峨峨弁傾側,傞傞舞趍蹌。
喧笑四座起,謔浪殊未央。
遽俾出童羖,而為中心傷。
所以古君子,兢兢恆自將。
矧今創造始,風雲動八方。
凡我百執事,豈不負責望。
般樂誠怠傲,流連乃荒亡。
屏翰既有托,啟居在不遑。
至尊宵旰間,文武翕弛張。
攬轡奠民庶,駐車問賢良。
匱抽金石封,取鑒法殷湯。
上以繼神聖,下以息搶攘。
濆蕘亦何幸,培植紆寵光。
焉知作者意,諷詠悉其詳。
據經掇訓詁,庶幾於佛仿。
天容儼垂霽,諸老賦顒卬。
拜手稽首書,愚衷見毫芒。
彤庭扇征飆,白楮浮清霜。
晴槐轉午影,堯日正舒長。
去年今日湘南寺,獨把寒梅愁斷腸。今年此日江邊宅,
臥見瓊枝低壓牆。半落半開臨野岸,團情團思醉韶光。
玉鱗寂寂飛斜月,素艷亭亭對夕陽。已被兒童苦攀折,
更遭風雨損馨香。洛陽桃李漸撩亂,回首行宮春景長。
燕翼傳丕緒,龍飛襲慶基。
萬年新景命,三歲始親祠。
修己崇仁儉,承顏洽孝慈。
和平調玉燭,靜謐偃鋒旗。
九廟歆禋享,三宮集壽祺。
馨香端可薦,降鑒本無私。
寶律迎長至,觚壇蕆上儀。
貢金來牧伯,執玉列丞疑。
祼鬯清宮後,燔蕭太室時。
青城收宿靄,黃道煥晴曦。
六驥鑾輿穩,千牛彩伏移。
聲文蒐舊典,誓戒儆前期。
陟配尊皇祖,靈承合大示。
陶匏浮泛齊,繭栗用騂犧。
皦繹圜鍾奏,忱恂祝冊辭。
夜分風籟靜,天近斗杓垂。
聖意彌寅畏,臣心盡肅只。
欽柴靈下墮,拜胙福來綏。
樂與民同慶,寧顓已受厘。
榮光浮翠輦,歡捰低?/p>
日騎屯方罷,雲韶樂共隨。
一聲傳入蹕,萬目望華芝。
凡鳳端門聳,金雞渙號施。
厖恩沾動植,協氣暢華夷。
星拱班徐退,天容喜可知。
乾符宜永握,瑞牒遂停披。
嵩岳聲洋溢,鉤鈐色陸離。
永承長樂養,恭奉未央卮。
錫羨均家國,儲祥衍本支。
函生蒙帝力,擊壤共春熙。
刻形求得相,事事未嘗眠。霖雨方為雨,非煙豈是煙。
童收庭樹果,風曳案頭箋。仲虺專為誥,何充雅愛禪。
靜嫌山色遠,病是酒杯偏。蜩響初穿壁,蘭芽半出磚。
堂懸金粟像,門枕御溝泉。旦沐雖頻握,融帷孰敢褰。
德高群彥表,善植幾生前。修補烏皮幾,深藏子敬氈。
扶持千載聖,瀟灑一聲蟬。棋陣連殘月,僧交似大顛。
常知生似幻,維重直如弦。餅憶蓴羹美,茶思岳瀑煎。
只聞溫樹譽,堪鄙竹林賢。脫穎三千士,馨香四十年。
寬平開義路,淡濘潤清田。哲後知如子,空王夙有緣。
對歸香滿袖,吟次月當川。休說慚如揵,堯天即梵天。
咦,好辨心,
以此三法為三昧,無量無邊世不會。
我今修供佛眾生,萬聖千賢悉同共。
摩訶般若味真如,十波羅蜜同受用。
大家著力要精專,一粒微塵不許動。
為報龍天並八部,莫入廚中乾打鬨,
監齋使者在眼前,守護普庵無罅縫。
針劄不入起馨香,十八元來佛不共。
楊汝士《和宗人尚書嗣復祠祭武侯畢,題臨淮公舊碑》詩詞原文及賞析
古柏森然地,修嚴蜀相祠。一過榮異代,三顧盛當時。
功德流何遠,馨香薦未衰。敬名探國志,飾像慰甿思。
昔謁從征蓋,今聞擁信旗。固宜光寵下,有淚刻前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