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有宋,系軒纂唐。
祖武宗文,積厚流光。
奕奕清廟,八祏同堂。
五祀備饗,百順儲祥。
皇帝孝思,明發不忘。
躬執圭瓚,再薦嘉觴。
公卿陟降,鼎俎芬芳。
廣樂九變,群神迪嘗。
昭我先烈,緝熙萬方。
永思繼述,成不敢康。
始朝於廟,詩歌嗣王。
烈聖在天,保佑我皇。
四時配四德,元亨利與貞。
天德元最重,方春木主生。
夏火物暢茂,是為德之亨。
金利秋向實,水貞冬日成。
既貞又為元,循環未嘗停。
天高而地下,陰降復陽升。
氣理本同運,天人特異名。
性情即理氣,其義明且精。
元亨利貞理,因時有足徵。
生長斂藏氣,依理常偕行。
仁禮義知性,一初同聖氓。
惻隱至羞惡,辭讓是非情。
天人二而一,如射中鵠正。
奈何天無心,人欲易纏縈。
無心自無妄,通復皆一誠。
吁嗟其有欲,天理隨榛荊。
殘忍仁斧斤,貪冒義蝗螟。
禮失之綿蕞,知止於絜瓶。
天人一而二,如水分渭涇。
大載古聖人,一念天是承。
仰觀俯以察,天降地上騰。
夭桃華灼灼,好鳥鳴嚶嚶。
木德自此盛,我心惟和平。
恢炱行熾景,是月陰陽爭。
天明一暢達,朱光布八紘。
動極必生靜,慎哉柔道乘。
金行兆新涼,宇宙日清泠。
萬寶就凝實,群葩委芳菁。
三陰行肅物,戒哉色與聲。
冬至甲子夜,一葉開堯蓂。
凝陰雖已剝,初陽才有萌。
觀天於閉塞,掩身身欲寧。
諸君子其來,我詩爾其聆。
子能悟此理,見義自瓏玲。
子或昧此理,見義等聾盲。
善根有由櫱,端緒微微呈。
觸物動惻怛,致愛先雛嬰。
在天元之時,春意方勃興。
聲身貫律度,動作鏘璜珩。
三千三百儀,皦皦朝陽升。
在天亨之時,夏氣方敷榮。
利物合於義,秋揫味金腥。
貞固守以知,冬藏令玄冥。
一心一太極,彼此無損增。
至哉子朱子,講道於考亭。
若明通公溥,萬古破說鈴。
仁元明可配,禮亨通可稱。
義利公所在,知貞溥所能。
若東南西北,隨方有依憑。
春元東甲乙,夏亨南丙叮
北貞壬及癸,西利辛及庚。
若震離兌坎,隨用無變更。
火則離玄黃,木則震主青。
秋則兌金說,冬則坎水盈。
四者誠昭昭,請細與君評。
真精妙凝合,我得氣之英。
所學背斯理,南轅馳幽並。
當其泉達時,浩浩江河傾。
當其火然時,炎炎已煌熒。
萌櫱得所養,拱把可霄崢。
富貴真浮雲,無為羨金籯。
榮華忽飄風,無為寵辱驚。
鴆妖用之媒,錢神事之兄。
四者苟能充,於利必無營。
厚酒促亡家,冶容擅傾城。
四者苟能充,於欲必先懲。
曉起敞吾門,參前倚輿衡。
晦息安其身,主敬常惺惺。
勿謂暗室暗,冏如對日星。
勿謂閒居閒,凜如警雷霆。
仁暴判舜桀,義利別軻{徑彳換牛}。
存心不以敬,焦火寒凝冰。
事惟非與是,一閒谷為陵。
慎勿思鴻鵠,常期肖螟蛉。
復坐吾語汝,而學發新硎。
造道有標的,求己見準繩。
竭力事父母,夔夔謹雞鳴。
同氣曰兄弟,急難念脊鴒。
婦道順為正,子職孝蒸蒸。
友義切以偲,詩歌木丁叮
何莫非此德,拳拳服諸膺。
何愧百年身,何慊萬物靈。
四者誠存存,心乎鏤為銘。
然而仁與義,又對立門庭。
知者義所藏,禮者仁所形。
猶之四時運,陰陽為之經。
春夏陽日長,秋冬陰日凝。
又若仁義中,仁尤莫與京。
元猶五常仁,吾因作川程。
益信春猶仁,通貫如建瓴。
惟仁為器重,惟知亦不輕。
守之不以知,惟仁莫能勝。
須知守之固,尤在見之明。
若夫信猶土,是猶綱之宏。
聖門戒去信,重於食與兵。
四端斯無違,一心斯有恆。
天行以不息,異乎有欲棖。
日進以無疆,同乎一貫曾。
此為義理源,源潔流乃清。
精體兮實踐,見汝顏之瞠。
適然萃止。不待燈花先報喜。不速真風。且免毛生不為通。詩歌棋酒。真正清歡真正壽。事事真何。更得真真真更多。
魯公之書既絕倫,歲久更為所珍。
荒壇壞塚朽崖屋,剝落風雨埋煨塵。
斷碑數尺誰所得,點畫入紙完如新。
延陵公子好事者,拓取持寄情相親。
六書篆籀數變改,訓詁後世多失真。
誰初妄鑿妍與丑,坐使學士勞骸筋。
堂堂魯公勇且仁,出遇世難親經綸。
揮毫卓犖又驚俗,豈亦以此誇常民。
但疑技巧有天得,不必勉強方通神。
詩歌甘棠美召伯,愛惜蔽芾由思人。
時危忠誼常恨少,寶此勿復令埋堙。
豆籩列炙凌丘垤,有酒如澠旨且洌。
得似年豐世小康,漁樵結社談蜚屑。
畏途羊腸偏宇縣,二十年間行未徹。
憂時無力為支撐,問計商顏未能決。
頻年水旱釀災眚,況復刀兵值空劫。
剜瘡補肉不遑恤,椎膚瀝髓供一切。
詩歌碩鼠相樂郊,澤自無魚可堪竭。
何時天狼隕芒焰,盡驅狐兔縶故穴。
危機欲濟重坎陷,暴征須戢猛火烈。
所期世路靜風塵,甘隱瓜疇耘露瓞。
阿鹹年少知激昂,勉法前修立功業。
驪珠一顆千仞淵,漁翁探得遭驪眠。
一朝吹墮千萬顆,恐是蛟驪臥半天。
駢花儷葉妙天下,文賦直追古班馬。
手抉河漢裂錦章,寫在詩歌軋騷雅。
大篇赤手捕長蛇,不須控勒騎生騧。
短篇任意起忽伏,蒼江浩浩濤中槎。
文章妙手壓場屋,到底亡羊還得鹿。
廬陵方買載月舟,清淡又展朝天軸。
軍將打門書一封,呼起醉夢為醒忪。
只怕至寶不肯留山中,雷霆風雨取去還蛟龍。
石泉清甘出山麓,瓦釜貯泉烹豆粥。
太行苦霧朝塞門,相與持杯煖寒腹。
集仙學士著繡衣,瑞節前驅光照玉。
入境風生三十州,高廩臨邊溢紅粟。
公台深靜兵衛嚴,部吏趨承冠履肅。
剪毛胡羊小耳肥,列甕釀香浮螘綠。
盡嫌豪侈徹豐俎,坐刻黳煤溫凍足。
擁爐招客學僧禪,爭聽敲魚醒睡目。
太師論詩歌蟋蟀,千載遺音流晉曲。
何曾方丈裂餅多,武子琉璃蒸乳熟。
只知齒頰快芳羶,豈料年齡愁嗜欲。
但能舉缽壓飢腸,便覺古風親土俗。
君不見錦帳咋地石季倫,又不見冰澌渡河劉文叔。
灶間燎濕困滹沱,席上爭先出金谷。
豈惟暫飽濟艱難,猶貴速成勝珠玉。
昔人不願五侯鯖,今我何知九鼎肉。
杜陵春晚把鋤歸,常喜朝盤堆苜蓿。
莫嗟粗糲百年飧,且免禍盈鬼瞰屋。
三綱首夫婦,大義天地侔。
世人不見理,人欲滔天流。
卦象利牝馬,詩歌美關鳩。
一陰與一陽,物物有匹逑。
引手戒援溺,發言愧中冓。
人道豈獸禽,今乃不爾猶。
明明白晝攫,豈復人間羞。
邇來六合混,不限風馬牛。
燕姬與越女,妙舞還清謳。
倍蓰與什百,但欲稱所求。
一屋慾火炎,燄燄焚林丘。
大則相棄捐,小亦生懲尤。
六如與五耦,傾覆卒未休。
衽席有陷阱,談笑皆戈矛。
天性自此夷,同氣或為仇。
讒言間黑白,骨肉成深仇。
每恨共世子,天分太甚柔。
事明易為決,何至經瀆溝。
不如挺之兒,處變才俱優。
孝子成父美,豈是相嫉仇。
家人繼之睽,二女志不投。
一家只三親,恩義本相繆。
乾綱一以解,渙然更莫收。
升堂道既絕,徒重薰養憂。
司徒久無官,經世乏遠猷。
架漏二千載,使我心悠悠。
先王製禮經,祠為國大事。
孟春祭風師,刺史敢有二。
齋戒升於壇,拜手首至地。
所祈動以時,生物得鹹遂。
勿鼓江海濤,害我舟楫利。
旱天六七月,會有雷雨至。
慎無吹散去,坐使百穀悴。
高秋三五夕,明月生天際。
乃可驅雲煙,以喜萬人意。
願君入薰弦,上副吾皇志。
阜財復解慍,即為天下賜。
八使重古禮,作詩歌祭義。
誠欲通神明,非徒獎州吏。
賢哉推此心,良以警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