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公劉,匪居匪康。
迺埸迺疆,迺積迺倉。
迺裹餱糧,於橐於囊,思輯用光。
弓矢斯張,干戈戚揚,爰方啟行。
篤公劉,於胥斯原。
既庶既繁,既順迺宣,而無永歎。
陟則在巘,復降在原。
何以舟之,維玉及瑤,鞞琫容刀。
篤公劉,逝彼百泉,瞻彼溥原。
迺陟南岡,乃覯於京。
京師之野,於時處處,於時廬旅,於時言言,於時語語。
篤公劉,於京斯依。
蹌蹌濟濟,俾筵俾幾。
既登乃依,乃造其曹。
執豕於牢,酌之用匏。
食之飲之,君之宗之。
篤公劉,既溥且長,既景迺岡。
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軍三單。
度其隰原,徹田為糧。
度其夕陽,豳居允荒。
篤公劉,於豳斯館。
涉渭為亂,取厲取鍛。
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夾其皇澗,溯其過澗。
止旅迺密,芮鞫之即。
憶昨九日訪君時,正見◇前兩叢菊。
愛之欲繞行百匝,庭下不能容我足。
折花卻坐時嗅之,已醉還家手猶馥。
今朝我復到君家,兩菊◇前猶對束。
枯莖槁葉苦風霜,無復滿叢金間綠。
京師誰家不種花,碧砌朱欄敞華屋。
奈何來對兩枯株,共坐窮簷何侷促。
詩翁文字發天葩,豈比青紅凡草木。
凡草開花數日間,天葩無根長在目。
遂令我每飲君家,不覺長缾臥牆曲。
坐中年少皆賢豪,莫怪我今雙鬢禿。
須知朱顏不可恃,有酒當歡且相屬。
八月十八錢塘時,潮頭攪海雷怒飛。
更遭風日薄於紙,海山數點青依依。
爛銀斜侵雲鬢腳,生綃直下鮫人機。
玉龍宛轉一千丈,臥噀殘雪吹人衣。
天關擊鼓地軸折,想見水府驚顛隮。
紅幡綠蓋弄潮者,出沒散亂同鳧鷖。
操舟之子誇第一,倏忽東湧還沉西。
萬人揶揄等兒戲,我說性命發湯雞。
似聞潮生到影蠡,伹輥暗浪中黃泥。
不知珠宮貝闕何世乃居此,亦有霓旌素節日夜朝京師。
又疑春秋戰罷兩蝸角,凍血不洗鋒差差。
至今官渡賣牌者,莫雨不管吳儂悲。
海岱英靈氣,膠庠禮樂資。風流滿天下,人物擅京師。
疾起揚雄賦,魂遊謝客詩。從今好文主,遺恨不同時。
象設存華館,威儀下墓田。鳳池傷舊草,麟史泣遺編。
帷蓋墟湮沒,干旌隴日懸。古來埋玉樹,流恨滿山川。
〔一本以前九句自為一首〕
將置酒。
思悲翁。
使君去。
出城東。
麥漸漸。
雉子斑。
槐陰陰。
到潼關。
騎連連。
車遲遲(一作連連)。
心中悲。
宋又遠。
周間之。
南淮夷。
東齊兒。
碎碎織練與素絲。
遊人賈客信難持。
五穀前熟方可為。
下車閉〔「門」內「合」〕君當思。
天子當殿儼衣裳。
大官尚食陳羽觴。
彤庭散綬垂鳴〔王當〕。
黃紙詔書出東廂。
輕紈疊綺爛生光。
宗室子弟君最賢。
分憂當為百辟先。
布衣一言相為死。
何況聖主恩如天。
鸞聲噦噦魯侯旗。
明年上計朝京師。
須憶今日鬥酒別。
慎忽富貴忘我為。
前時京師來,對馬嘗相揖。
埃塵正滿衢,笑語曾未及。
雖然恨莫親,往往聞風什。
星斗交垂光,昭昭不可挹。
獨哦秋露中,豈顧衣裘濕。
酒杯輕宇宙,天馬難羈縶。
今朝我還都,但見交朋泣。
借問泣者誰,曼卿魂可蟄。
堂堂豪傑姿,遂爾一棺戢。
君生寒月明,君沒寒月入。
月入還復升,精魄寧未集。
孤墳細草遍,翠碣嗟新立。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其辭曰:余從京域,言歸東藩。
背伊闕,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
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
俯則末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於巖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1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日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穠纖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延頸秀項,皓質呈露。
芳澤無加,鉛華弗御。
雲髻峨峨,修眉聯娟。
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瑰姿艷逸,儀靜體閒。
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
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
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
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蔭桂旗。
壤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餘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
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
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珮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
抗瓊〔王弟〕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
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
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
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
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
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爾乃眾靈雜遢,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遊女。
歎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
揚輕褂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
休迅飛鳧,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襪生塵。
動無常則,若危若安。
進止難期,若往若還。
轉眄流精,光潤玉顏。
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於是屏翳收風,川後靜波。
馮夷鳴鼓,女媧清歌。
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
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
於是越北沚。
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
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
悼良會之永絕兮。
哀一逝而異鄉。
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
雖潛處於太陽,長寄心於君王。
忽不悟其所捨,悵神宵而蔽光。
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
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
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督。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僕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
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勳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
但見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銘勳悉太公,敘德皆仲尼。
復以多為貴,千言直萬貲。
為文彼何人,想見下輩時。
但欲愚者悅,不思賢者嗤。
豈獨賢者嗤,乃傳後代疑。
古石蒼苔字,安知是愧詞!
我聞望江縣,曲令撫煢嫠,[曲令名信陵。]
在官有仁政,名不聞京師。
身歿欲歸葬,百姓遮路歧。
攀轅不得歸,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
無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銘勳悉太公,敘德皆仲尼:一作勳名悉太公,德教皆仲尼
。
劉敏中 《滿江紅 大德己亥冬,余再至京師,聞中書掾》詩詞原文及賞析
間,名聲籍籍。已而認君於王禮部博家,歲余,君篆秩滿,出尹余鄉陽丘。陽丘大縣,繁阜難治,君至,刳疣抉蠹,善政日聞。甲辰春,余還鄉江野亭,實邇縣,郛君有暇,必叢容就余,嘯詠相忘,追泉石之樂。是歲十月,君受代,自爾來益數,情益款,而知益以深。憶昔言曰,吾當去矣,途既戒矣,先生豈有言乎。余念之曰,敬甫,子以敬自銘者也,人之才不同,概言則有能有不能無可無不可二者而已,若吾子無可無不可才歟,以無可無不可之才,而行之以敬,則異時功業之所就,非余所得慮者,子惟持子之敬,慎子之才而已矣。衰懷激烈,不覺黯然,於是飲之酒,而贈之以歌,實乙巳三月下瀚一日也。百花開後,殿余春、只有翻階紅葉。人似春光留不住,半夜東風作惡。寥落離懷,蒼涼行色,更與花前酌。浩歌一曲,鳥啼花自飛落。瀟灑誰復如君,溪山如此,何限山中樂。政爾功名相促迫,眼底台東閣。我識君才,青雲明日,萬里秋天鶴。有時還夢,野亭亭下巖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