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也今代豪華,嗜詩如嗜酒。
賦多轉遒勁,語老愈深厚。
塵言刪不存,妙句元自有。
白華忽補亡,關雎不為首。
堝篪起兄弟,珠玉到朋友。
吟詠九日菊,沈酣八月酎。
搜剔發清新,聯翩雜奇醜。
詳味主動謨章,用思過楊柳。
但使身愈窮,未信名可朽。
不知造物意,令作清廟不。
趙蕃《八月二十四日同審知登塔山用審知前載九日留》詩詞原文及賞析
出門生憎觸風埃,故邀幽人山中來。
小休危亭帶曲折,未盡高塔當崔嵬。
目營所到豈有極,腳力尚壯不擬回。
舊遊久闊空信耳,高處一上何佳哉。
是山百年定誰主,一丘新壤手所開。
淵明自祭豈非達,杜牧作志夫何哀。
如君風流固曠絕,與我論交忘歲月。
異時訪我入此山,扣牛共唱生生別。
阿熊去我時,秋暑削甘瓜。
離別日月除,蓮房倒箭靫。
得書報平安,肥字如棲鴉。
汝才躍爐金,自必為鏌邪。
窮年抱新書,挽條咀春葩。
弄筆不能休,屈宋欲作衙。
屈指推日星,許身上雲霞。
安知九天關,虎豹守夜叉。
祝田操豚蹄,持狹所欲奢。
文章六經來,汗漫十牛車。
譬如觀滄海,細大極龍蝦。
古人以聖學,未肯廢百家。
舊山木十圍,齋堂綠陰遮。
紅稻香盂飯,黃雞厭食鮭。
摩挲垂腴腹,頗復讀書耶。
念汝齒壯矣,無婦助烹茶。
父兄亦憐汝,須兒牧犬豭。
且伐千章木,贈行當馬檛。
贏糧果後時,定隨八月槎。
覺民在林中,丁丁聞兔罝。
奉身甚和友,干父辦咄嗟。
台源吟松籟,先生岸巾紗。
留客醉風月,盤箸供柔嘉。
仍工朱絲絃,洗心拂奇邪。
孤臣發楚調,傾國怨胡笳。
把筆學周鼓,字形錐畫沙。
詩書乃宿好,不為蓬生麻。
元明祖師禪,妙手發琵琶。
已無富貴心,鼓吹一池蛙。
天民服農圃,頗復秋斂賒。
下田督未耘,入嶺按新畬。
悉力輸王賦,至今困生涯。
知命叔山徒,爐香嚴佛花。
惟思苾芻園,脫冠著袈裟。
起家望兩季,佩金蹋朝靴。
嘉魚在南國,宗廟薦鱨鯊。
我為萬夫長,朝論不齒牙。
剌頭簿領中,蚤虱廢搔爬。
世累已纏縛,官箴易疵瑕。
何時煙雨裡,驅羊入金華。
遣奴迫王事,不暇學驚蛇。
維揚五易帥,山陽四易守。
我來七八月,月月常奔走。
帑藏憂煎熬,官民困馳驟。
世態競趨新,人情蓋詣舊。
如其數移易,是使政紛糅。
彼席不得溫,設施亦何有。
淮南重雕瘵,十室空八九。
況復苦將迎,不忍更回首。
嘗聞古為治,必假歲月久。
安得如弈棋,易置翻覆手。
八月西風噓沆瀣,長江協候肆澎湃。
錢塘王氣天所鍾,非為子胥逞靈怪。
海門三山縹緲青,雙練夾岸奔雷霆。
蛟龍黿鼉匿形影,銀濤雪浪翻滄溟。
踏浪群兒慣行險,出沒波心旗閃閃。
須臾瀲灩潮信平,蕩漾漁舟千萬點。
天低暮靄襲人衣,遊子興盡各雲歸。
獨有騷翁看不足,吟到夜月揚清輝。
憶昔常過居庸關,關中流水聲潺潺。
雪花飛寒大如席,白色粲爛西南山。
山家野店隱煙霧,水榭雲樓有幽趣。
漢家封侯已消磨,秦時長城作行路。
天險不設南北通,風俗一混歸鴻蒙。
今人不解古時事,使我感慨心忡忡。
灤水城頭無苜蓿,馬驢盡食江南粟。
八月九月朔風高,更有饑鷹啄人肉。
太平時節無烽塵,金輿玉輦從時巡。
關南關北草色新,四海貢賦來相親。
大車連屬小車侶,雪地冰天無險阻。
玉帛谷粟取不窮,誅求那信人民苦。
書生潦倒家無儲,淒涼忽見盤車圖。
側身悵望長嗟吁,天子亦念東南隅。
王惲 《感皇恩 至元十七年八月八日為通議西溪兄壽》詩詞原文及賞析
南衙,予始相識。時初夏桐陰滿庭,故有南衙清書之句少日竹林游,鳳麟飛走。一段江山最英秀。南衙傾蓋,滿院桐陰清書。鬢華思此際、渾依舊。雲夢心胸,文章山鬥。好個經綸玉堂手。婆娑桂影,涼人露盤仙酎。一杯先領娶喬松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