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易俱胩無何鄉,紫陽風采獨堂堂。
伊洛諸老前慷慨,字落琬琰嗅有香。
餘或闖首藩籬傍,占辭象例終茫洋。
公剪春棘披羊腸,後顧萬世不能忘。
攘卻異論拓我疆,片言雙字揮琳琅。
安定嗣法兀老蒼,漁獵四裔搜中央。
蹴孔光鄭傾文場,霜刀與劂玉版方。
姓名無翼已四翔,鏘然孤鳳鳴朝陽。
不忝孝亭斯故邦,再□足慰公所望。
筍鞋踏穿山雨涼,九曲煙霞落錦囊。
囊吾有易勝青箱,乍驚幽渺出縝煌。
湛弼愧遁遺齎裝,子雲未許窺婁牆。
不獨暗陋分餘光,後來企慕心彷徨。
我家清溪上,門臨紫陽山。
有一不死人,垂雲遨其間。
□□所著書,隻字不可刪。
上方造化樞,下述性命關。
一讀□□病,再讀開心顏。
讀之三十年,騎鵠超塵寰。
蒼生苦無福,朽竹秋苔斑。
浪求西王母,八駿空迴環。
紫陽汪大夫,未老先致事。
經營百年藏,結庵自休憩。
扁之曰退密,有取於《易系》。
相望千里余,一笑問以偈。
雲何謂之退,密也果何地?若言早休官,眼底非一二。
身雖似閒暇,心或未能止。
若言四大離,蓋棺事則已。
紛紛長夜者,皆悟退密旨。
非但如上雲,十目之所視。
夫人皆可能,何取密之義?大夫天下士,未必只如此。
庵傍皆高山,庵外即清泚。
晝饑隨粥飯,夜則伸腳睡。
平生易甘苦,一一皆夢爾。
不睹不聞問,從來白於水。
試語庵中人,如是不如是?
大道久荊榛,歧路苦未並。
博約豈不賢,末學恣馳騁。
口耳謾紛紜,徒知響與影。
吾心自神明,一掬涵萬境。
昔者斯文麾,紫陽已獨秉。
厥德天不孤,時生陸子靜。
陸朱夫何殊,性天俱炳炳。
議論偶異同,吁咈豈為痙。
考亭任重資,汲多費深綆。
象山直劈豪,舉手提要領。
一起跬步間,循循登峻嶺。
一從百仞巔,洞視下萬頃。
轍跡隨入途,金蘭同有永。
何知好事徒,紛紛自燕郢。
古人亦有言,聞過乃為幸。
二翁九京中,豈不重炯炯。
低頭古墓下,想像見光景。
有劍不敢懸,為君發深剩
茲山信雄深,鐘梵上雲雨。
微吾紫陽翁,幾何不豪齲
有來青牛車,肯作白鹿主。
詩書夜披之,一變至鄒魯。
唐虞際淳熙,此道日方午。
澗聲撼皇墳,山翠濕章甫。
紛其四方人,會此共談塵。
岳也互鄉章,屨二不及戶。
卻後七十年,空堂凜遺矩。
四書在乾坤,六老自今古。
昭回雲漢光,不隔天尺五。
厥惟貂續難,謹勿小吾土。
一片寒姿蒼玉質,久作歙江秋水骨。
磨瑕礱垢飽風霜,袖手南遊來楚國。
我曾研破青煙痕,露華半勺拖玄雲。
文理細密溫而淳,伯樂一顧空馬君。
好古子汪子,雅有半面如舊情。
巧取豪奪俱不敢,聘以厚禮強委禽。
吉日良辰新勸駕,絳帳交歡相慰藉。
斟酌洙泗闖紫陽,大義發越添聲價。
紫陽是渠桑梓賢,久矣驂隨輯墜編。
會心不惜時磨研,至理神授珠瑩圓。
我今贈君明堂一柱金書墨,霜毫冠帶來蟾窟。
楮先生者白而腴,即日相邀來覽德。
絃歌聲裡春光半,淨幾明窗風日暖。
四友參前無間斷,俛首循循而勉勉。
萬里一鞭塗甚坦,太極門開初未遠。
陳櫟《水調歌頭 代壽朱子章 強村從書用裘杼樓》詩詞原文及賞析
七十古稀有,今喜見先生。紫陽家學淵奧,場屋舊家聲。鶚薦西風早歲,豹隱南山晚節,天爵自尊榮。桂子蘭孫擁,南極老人星。杜陵老,多酒債,羨修齡。豈如壽富兼得,熊掌與魚並。八十老翁為將,九十武公為相,不足為公稱。鶴算與同久,道重藐公卿。
陳文蔚《白鹿洞謁先生祠堂呈李夢開教授是日李入洞講》詩詞原文及賞析
先師紫陽翁,雅愛窮幽微。
前賢有遺跡,所至皆發揮。
千古廬山高,白鹿遇亦希。
何人實經始,必藏啟天機。
臨流勘書檯,隱然釣魚磯。
聖朝始加賁,泉石生光輝。
榛莽百年中,潛長虎豹威。
衣冠固不論,樵牧亦寥希
今昔有顯晦,山川無是非。
先生適沖生,按圖重噓。
斬荊得遺址,澗繞山合圍攻。
買田敞堂塾,豈將終遁反。
學子共棲集,相與詠而歸。
繼聖講絕學,咳唾落珠璣。
此理忽森著,魚鳶真躍飛。
小子恨晚遇,講席吊及依。
升堂拜遺像,泫然涕沾衣。
幸今主盟人,高識可與幾。
光風霽月意,端欲賢聖希。
時來一講訂,諸生佩弦韋。
超然此會意,規範喜無違。
徘徊不忍去,暮宿留山扉。
因極昔游處,恍如身泗沂。
矧復洞中友,進步方騑騑。
永矢忘世味,來食此山薇。
百川皆望東,三才同面離。
半圭崇幼德,六矢志男兒。
孟子道非高,周公言非欺。
要須辨方位,乃識窮陬維。
自從學校廢,俗敝柏梁詩。
英才陸沈盡,卓犖非無資。
下車眾皆悅,苟且遂成癡。
混澒聲一概,沈痼星千期。
天生紫陽子,纓冠而救之。
萬類始根理,六經初有師。
立心辨邪正,成德在勤嬉。
曾參作門戶,夫子為根涯。
有位民物康,在家兄弟宜。
敬義貫心筠,德業暢根枝。
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
不從灑掃起,何以為類推。
群居不及義,游宴日相追。
失學莫此甚,一成而百隳。
時文築衰末,不直埋馬幔
六經不勤讀,學荒身亦危。
二劉與三蔡,相牖如塤篪。
師門賴有嗣,流澤今未衰。
子孫欲不墜,祖訓勤奉持。
不失伯牙心,不患無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