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漸燠沐,攄散常遠步。
獨穿林下蹊,斜轉竹間嶼。
鳴泉競漱石,迸筍或妨路。
吹衣信和風,濯足解雙履。
深行意益愜,默坐憩亦屢。
野花迎客來,啼鳥驚我去。
群鳴投樹鴉,獨下過溪鷺。
晴霞送斜日,歷歷星已布。
娟娟新月彎,稍稍山已暮。
用此遣朝昏,誰謂非尺素。
璇杓西揭將指乾,商飆萬里清無邊。
亭亭東峴聳蒼玉,雙溪露淨銀河鮮。
天應斂此山川氣,九秋蘊作人間瑞。
當年寶婺所寶何,今日我公廊廟器。
秘殿吾伊墳典光,粲然禮樂隆周王。
滿懷獻納琅玕露,筆底璠璵金匱香。
晚節黃花清上苑,雝雝宗祀儀將蕆。
星辰直上復聲隆,看踵台司調玉鉉。
抱琴江皋客影單,四年指下不成彈。
瓠巴一曲西風遞,請聽雙溪之水聲潺潺。
舂崖漱石鳴湍玉,帶月泠泠下溪曲。
須臾峴首片雲生,雨雜寒泉座飛瀑。
山清波明公與溪山一樣清,康寧千齡遙祝壽山福海之高深。
釋文珦《山人居澗上號澗居因澗作池名鑒止為賦是詩》詩詞原文及賞析
幽人臨澗居,為愛澗中水。
冷冷出雲竇,決決漱石齒。
流行本無意,遇坎還自止。
坎深遂成池,寒光映窗幾。
於以鑒禪心,清淨絕塵滓。
唯供種白蓮,不洗聞堯耳。
百千孫子子,八十老翁翁。人間天下清福,閱世苦難同。誰歎東門獵倦,誰笑南陽舞罷,萬事五更鐘。但願人長久,聊復進杯中。故侯瓜,丞相柏,大夫松。諸公健者安在,春夢轉頭空。可笑先生無病,病在枕流漱石,福至自然通。聾者固多笑,一笑更治聾。
舉頭直北看青山,低頭真下覷黃卷。
黃卷辛勤有時厭,青山於人保不變。
山作主人我為客,主人看客長不倦。
今代風流漱石公,吏事直以儒雅緣。
一丘一壑在胸中,塵土污人聊舉扇。
開門抆拭舊題傍,坐與烏經通一線。
近因秋雨騁此君,更倚歲寒為外援。
賤子與世多背馳,只有青山存半面。
莫嫌剝啄時扣門,要是綈袍故人戀。
汪炎昶《歙南汪叔和示以新吟掇其卷首一篇次韻歸之》詩詞原文及賞析
鉅帙賦新篇,語番冰玉潔。
未用咀根莖,固已駭枝葉。
淵源二羅間,風雅未淪歇。
手弄紫陽雲,齒漱石樑月。
陳腐痛刮磨,巧麗工採擷。
郡有桐廬侯,毋辭迂步屢。
茂苑、共鶯花醉吟,歲華如許。江湖夜雨。傳書問、雁多幽阻。清溪上,慣來往扁舟、輕如羽。到興懶歸來,玉冷耕雲圃。按瓊簫,賦金縷。回首詞場,動地聲名,春雷初啟戶。枕水臥漱石,數間屋,梅一塢。待共結、良朋侶。載清尊、隨花追野步。要未若城南,分取溪隈祝晝長看柳舞。
少嘗侍先君,余閒誦白氏。始得入峽詩,深味作詩旨。
雲有萬仞山,雲有千丈水。自念坎壈時,尤多兢慎理。
山束峽如口,水漱石如齒。孤舟行其中,薄冰猶坦履。
孱顏屹焉立,洶湧勃然起。百丈為前牽,萬險即平砥。
破之以篔簹,續之以麻枲。礪之堅以節,引之直如矢。
杼軸連半空,長短隨兩涘。鐵鎖枉馳名,錦纜謾稱美。
長繩豈能系,朽索何足擬。苟非□之為,胡可力行此。
滎渠斜與昆河接,河遠渠慳幾可涉。
狂霖一漲高十尋,迅瀉東來比三峽。
崩騰下與淮泗會,清泚亦容伊雒雜。
橫空九闕真垂虹,怒卷千艘如敗葉。
祗堪平地看洶湧,何事乘危理舟楫。
共夫鵝鸛行天上,遙與谷中相應答。
但憂心手一乖迕,巨舶高牆兩摧折。
而余進退久安命,揭歷以望初不懾。
妻孥亦已慣江湖,笑語猶如泛山狹。
鳴弓擊柝驚夜盜,掘茹撈蝦佐晨饁。
時登絕徑步榆柳,或面荒陂看鳧鴨。
我生東南趣向野,揮弄清溪看苕霅。
枕流漱石真所便,履濁凌險終未愜。
觚稜漸喜金闕近,釜甑何憂米鹽乏。
渾如海客泛枯槎,繚繞明河望閶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