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汝騰《乙卯仲春丁奠畢作王頌一首呈承祭之王頌曰》詩詞原文及賞析
於穆素王,天縱將聖。
小用於魯,振挈綱領。
萊兵面卻,齊人退聽。
三都隳奸,兩觀鋤佞。
市無飾賈,朝無亂政。
少壯悉遜,道塗不競。
曲阜大治,諸侯交儆。
女樂間之,可以出迸。
俟膰不至,於衛之境。
留不暖席,去復俄頃。
秘圍於匡,幸釋以甯。
歸主蘧瑗,恥居次乘。
彷徨過宋,流離在鄭。
{左鬼右隹}惡羽禮,木不留影。
立郭東門,累然誰剩
在陳徘徊,弗授寸柄。
河水洋洋,不渡者命。
蒲盟止兵,蔡懼設阱。
楚尼書社,彼哉讒勝。
轍環靡歸,不容何玻
十有四年,魯復來聘。
亦莫果用,六經是訂。
易系禮編,詩刪書定。
私淑三千,絃歌雩詠。
維持太極,與天地並。
賢於堯舜,功用之盛。
專饗南面,此感彼應。
籩豆牲牢,庭燎輝映。
萬有千載,垂於祀令。
承祭儒紳,孰取不敬。
何以事之,存心養性。
妙手彈琴無向束,知之修煉五音足。
先辨浮沈有指歸,弦頭制度相催促。
左手抑揚禁淫邪,右手徘徊堪瞻矚。
法於天,像於地,
伏羲所造與心契。先明理世見其真,
六律含徽聲嘹唳。從茲化被先賢慕,
激濁揚清肖喜怒。太素仁風去住間,
元和之氣皆遍佈。飛鳳在天不可測,
大小龍吟不費力。響應聽時有自然,
舉措安詳能雅飾。南風思政民俗化,
順從平等無高下。淳樸相傳今復興,
逍遙道德後宗亞。指要直掌須反善,
拊安排齊似剪齲聲來往,
玄更玄,振兼文武情展轉。
古與今來千萬來弄,幾人通達能妙用。
廣陵散好足仙蹤,胡笳十八堪鄭重。
堪鄭重,何清切,
依憑伎倆能撥刺。輕佻重打善間鉤,
連蠲掄下輕微抹。伯牙彈時如何美,
汪汪洋洋似流水。類例研究剛柔,
壞陵秋思無比擬。敘志神和慢調{左車右爾},
修身治性藏幽隱。蒼龍鶴舞白雉飛,
防奢止欲皆相準。
有酒湛湛,亦盈於觴。
酌言進之,思心洋洋。
亦有兄弟,在天一方。
安得致之,樂以徜徉。
有酒在尊,既旨且清。
何以酌之,有其觶
豈不欲飲,惜無友生。
愴悢傷懷,曷雲其平。
兄弟之合,如塤如篪。
朋友既比,如岡如維。
死喪急難,是責是庇。
今日有酒,如何勿思。
人亦有言,解憂惟酒。
載惛載呶,亦孔之咎。
我觴維瓊,我斝維玖。
以樂兄弟,以宴朋友。
去年七月七,直廬閒獨坐。
西日下紫微,東窗暉青瑣。
露柳蜩忽鳴,風簾燕頻過。
寂寂紅藥階,槿花開一朵。
時清無詔誥,性澹忘物我。
兀然何所營,橫枕通中臥。
夢入無何鄉,蛺蝶甚麼。
孰謂處深嚴,自得放匍惰。
中官傳宣旨,御詩令屬和。
驚起儼衣冠,拜舞蒼苔破。
逸翰龍蛇走,雅調金石播。
洋洋百世音,乃賡強牽課。
暮隨丞相出,自謂天上墮。
歸來備乞巧,酒餚間瓜果。
海物雜時味,羅列繁且夥。
家人樂熙熙,兒戲舞娑娑。
寵辱方若驚,倚伏忽成禍。
九月謫商於,羈縻復窮餓。
鳳儀困鴟嚇,驥足翻鱉跛。
山城已僻陋,旅舍甚叢脞。
夏旱麥禾死,春霜花木挫。
吾親極衰耄,吾命何轗軻。
稚子啼我前,孺人病我左。
玄發半凋落,紫綬空垂拖。
客計魚脫泉,年光蟻旋磨。
昨夜枕簟涼,西郊忽流火。
河漢勢清淺,牛女姿婀娜。
商土本磽瘠,商民久勞癉。
霜旱固不支,水潦復無柰。
居人且艱食,行商不通貨。
郡小數千家,今夕唯愁呵。
吾兒索來禽,傾市得一顆。
舉家成大笑,愁眉略舒嚲。
自念一歲間,榮辱兩偏頗。
賴大道依據,故得心安妥。
窮乎止旅人,達也登王佐。
匏瓜從系滯,糠秕任揚簸。
批鳳不足言,失馬聊自賀。
委順信吾生,無可無不可。
伊我世族。
太極降精。
昔在上代。
軒虞篤生。
厥生伊何。
流祚萬齡。
南嶽有神。
乃降厥靈。
誕鍾祖考。
徹茲神明。
運步玉衡。
仰和太清。
賓御四門。
旁穆紫庭。
紫庭既穆。
威聲爰振。
厥振何。
播化殊鄰。
清風攸被。
率土歸仁。
彤弧所彎。
萬里無塵。
功昭王府。
帝庸厥勳。
黃鉞授征。
錫命頻繁。
闞如虓虎。
肅茲三軍。
光若辰跱。
亮彼公門。
仍世上司。
芳流慶雲。
純和所產。
爰育仁昆。
誕豐岐嶷。
實昭令聞。
令聞伊何。
休音允臧。
先公克構。
乃崇斯堂。
耀穎上京。
發跡扶桑。
戎車出征。
時惟鷹揚。
鷹揚既昭。
勳庸克邁。
天子命我。
鎮弼於外。
代作扞城。
以表南裔。
降災匪蠲。
景命顛沛。
惟我賢昆。
天姿秀生。
含奇播越。
明德惟馨。
太陽散氣。
乃稟厥和。
山川垂度。
爰則厥遐。
厥遐伊何。
惟光惟大。
惟大伊何。
如岱如渭。
恢此廣淵。
廓彼洪懿。
弘道惇德。
淵哉為器。
統我先基。
弱冠慷慨。
將弘祖業。
實崇奕世。
咨予頑曚。
蕞爾弱才。
沈耀玄渚。
挹庇雲淇。
陶化靡移。
固陋於茲。
瞻仰洪範。
實忝先基。
巍巍先基。
重規累構。
赫赫重光。
遐風激鶩昔我先公。
爰造斯猷。
今我六蔽。
匪崇克扶。
悠悠大道。
載邈載遐。
洋洋淵源。
如海如河。
昔我先公。
斯綱斯紀。
今我末嗣。
乃傾乃圮。
世業之頹。
自予小子。
仰愧靈丘。
銜憂沒齒。
憂懷惟何。
顧景惟塵。
峨峨高蹤。
眇眇貿辰。
明德繼體。
莫非哲人。
今我頑鄙。
規範靡遵。
仍世載德。
荒之予身。
莫峻匪岳。
有俊斯登。
莫高匪雲。
有翼斯凌。
矧我成基。
匪克階升。
玄黃長阪。
載寐載興。
豈敢憚行。
哀此負乘。
芒芒高山。
自予頹之。
濟濟德義。
匪我懷之。
終銜永負。
於其媿而。
昔予言曠。
泛舟東川。
銜憂告辭。
揮淚海濱。
羲陽趣駕。
炎華電征。
自我不見。
邈哉八齡。
悠思迥望。
寤言通靈。
昔我往矣。
辰在東嵎。
今我於茲。
日薄桑榆。
銜艱遘愍。
困瘁殷憂。
哀矣我世。
匪蒙靈休。
開元迄茲。
天迭興微。
震風隱駭。
海水群飛。
王旅南征。
闡耀靈威。
予昆乃播。
爰集朔土。
載離永久。
其毒太苦。
上帝休命。
駕言其歸。
多我遘愍。
振蕩朔垂。
羈系殊俗。
初願用違。
嚴駕東征。
肅邁林野。
夕秣乘馬。
朝整僕旅。
矯矯乘馬。
載驅載馳。
漫漫長路。
或降或階。
晨風夙零。
朝不皇饑。
傾景儵墜。
夕不存罷。
雖有豐草。
匪釋奔駟。
雖有重陰。
匪遑假寐。
煢煢僕夫。
悠悠遄征。
經彼喬木。
有鳥嚶鳴。
微物識儕。
矧伊有情。
樂茲棠棣。
實歡友生。
既至既覲。
滯思曠年。
年在曠紀。
覲未浹辰。
恨其永懷。
憂心孔艱。
天地永久。
命也難長。
生民忽霍。
曷雲其常。
我之既存。
靡績靡紀。
乾坤難並。
寂焉其已。
生若電激。
沒若川征。
存愧松柏。
逝慚生靈。
匪吝性命。
實悼徒生。
茍克析薪。
豈憚冥冥。
瞻企皇極。
徼福上天。
冀我友生。
要期永年。
昔我先公。
邦國攸興。
今我家道。
綿綿莫承。
昔我昆弟。
如鸞如龍。
今我友生。
凋俊墜雄。
家哲永徂。
世業長終。
華堂傾構。
廣宅頹庸。
高門降衡。
修庭樹蓬。
感物悲懷。
愴矣其傷。
惇仁泛愛。
錫予好音。
晞光懷寶。
煥若南金。
披華玩藻。
曄若翰林。
詠彼清聲。
被之瑟琴。
味此殊響。
慰之予心。
弘懿忘鄙。
命之反覆。
敢投挑李。
以報寶玉。
冀憑光益。
編諸末錄。
碩人其頎,衣錦褧[1]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
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
四牡有驕,朱幩[2]鑣鑣,翟茀[3]以朝。
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4]濊濊[5],鱣[6]鮪發發,葭菼[7]揭揭。
庶姜孽孽,庶士有朅[8]。
齊謳且輟唱,吳趨亦停聲。
請君傾耳聽,聽我歌洛京。
京洛何煌煌,卜宅自周王。
五服畫九州,茲惟土中央。
周文四戰地,恃德不恃強。
叔世道雖微,靈源瀉流長。
漢祖殪秦項,定都由子房。
馬上得天下,繼周焉敢當。
光武起白水,龍飛掃攙搶。
應天順民心,戡暴安痍傷。
冕旒正宸極,圭組崇俊良。
功臣列爵土,循吏勸耕桑。
詔書報臧馬,玉關閉西羌。
周嚴播高風,卓魯樹甘棠。
廷無乳虎伏,邑有馴雉翔。
涓涓醴泉液,燁燁朱草芳。
繼體更能賢,守成不逾常。
南郊尊上帝,宗祀親明堂。
辟雍養耆德,靈台觀祲祥。
南宮畫元勳,東觀昭文章。
詩書母后訓,淫侈蕃封防。
日年天再辟,四帝百重光。
傾昃自滿盈,宴安生怠荒。
刑官竊威柄,義士死道旁。
釁積千里草,禍成一星黃。
大命始不摯,餘暉尚悠揚。
典午亦有初,言治稱太康。
用人混哲否,孽芽出蕭牆。
兄弟相啖食,同氣成豺狼。
金墉豈不固,清談漫洋洋。
妖星入太極,胡雛登御床。
銅駝荊棘沒,寢廟狐狸藏。
落日照西城,寒雲歸北邙。
轅無人行,伊洛廣且長。
衰榮若旦暮,道德信金湯。
慇勤《京洛篇》,厥鑒不可忘。
瓠子決兮將奈何。
浩浩洋洋兮慮殫為河兮地不得寧。
功無已時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鉅野溢。
魚弗郁兮柏冬日。
正道弛兮離常流。
蛟龍騁兮放遠遊。
歸舊川兮神哉沛。
不封禪兮安知外。
皇謂河公兮何不仁。
氾濫不止兮愁吾人。
嚙桑浮兮淮泗滿。
久不反兮水維緩。
眷麓山之面隩有弦誦之一宮。郁青林兮對起,
背絕壁之穹攏獨樵牧之往來,
委榛莽其蒙茸。試芟夷而卻視,
翕眾景之來宗。擢連娟之修竹,
森偃騫之喬松。山靡靡以旁轉,
谷窈窈而潛通。翩兩翼兮前張,
擁千麾兮後從。帶湘江之浮淥,
矗遠岫兮橫空。何地靈之久閟,
昉經始乎今公。怳棟宇之宏開,
列闌楯之周重。撫勝概以獨出,
信茲山之有逢。予揆名而諏義,
爰遠取於舞雩之風。昔洙泗之諸子,
侍函丈以從容。因聖師之有問,
各跽陳其所衷。獨點也之操志,
與二三子兮不同。方捨瑟而鏗然,
諒其樂之素充。味所陳之紆餘,
夫何有於事功。蓋不忘而不助,
示何始而何終。於鳶飛而魚躍,
實天理之中庸。覺唐虞之遺烈,
儼洋洋乎目中。惟夫子所與,
豈虛言之是崇。嗟學子兮念此,
溯千載以希蹤。希蹤兮奈何,
盍務勉乎敬恭。審操捨兮斯須,
凜戒懼兮冥蒙。防物變之外誘,
遏氣羽之內訌。浸私意之脫落,
自本心之昭融。斯昔人之妙旨,
可實得於予躬。循點也之所造,
極顏氏之深工。登斯亭而有感,
期用力於無窮。
虞夏幾百載,繼以周禮樂。
洋洋雅頌音,後亡前亦作。
井疆貧富均,薄海詠康樂。
姬公同聖賢,積累亦不保
宜其垂萬代,整整守矩擭。
寧知不數傳,板蕩已非昨。
丘賦魯史書,田疇鄭謗作。
滕君謾憂勤,畢戰空唯諾。
成古猶有憾,此豈易商榷。
矧今千載後,而欲強復剝。
州縣工罟阱,黔黎惴溝壑。
世道日澆訛,禁歷不可縛。
我嘗三太息,浮雲翳碧落。
為貧走塵埃,豈解拯民瘼。
州家輕任使,千鈞委羸惡。
勞瘁敢自愛,恐負此邦托。
仁政安在哉,名是意已錯。
治道去泰甚,此論東州確。
人言寬一分,所望恕且約。
一分寬未易,十分擾已博。
嗟哉斯人生,日巧亦日削。
俗吏事朱墨,暴吏事鞭撲。
我把七篇書,人笑謂迂學。
誰與輸此懷,濁浪渺垠堮。
臣聞伏羲畫卦樸且淳,蒼頡迼字初有文。
大篆小篆八分體,楷隸章草何紛紓
因茲八法各有要,遂使六藝區以分。
其中最難惟草聖,玄妙功夫自天性。
又聞關雎本王化,四始洋洋風化下。
比興賦頌六義分,乃有變風兼變雅。
仲尼刪後屈平作,郢客李陵斗名價。
古來詩道難得人,其唱彌高和彌寡。
如今草聖與雅言,盡在吾皇萬機暇。
元年十月近乾明,崇文院靜寒霜晴。
直廬日午讎書罷,閒曳朱衣遶砌行。
中使傳宣來上界,忙把魚須下階拜。
寶函鈿軸光陸離,御札文書御制詩。
折腰汗流魄駭聊一窺。
急就章,何縱橫,
藍田種玉苗初成。雪花灑破煙嵐壁,
黑雲漏出天漢星。乍似鮫人泣下珠無數,
錯落晶熒滿盤貯。又似大鯨吞盡滄海波,
查牙露出珊瑚樹。朱邸集,
何清奇,仙風撼動瓊林枝。
漢皇休道白雲句,穆滿虛吟黃竹詩。
乍似三春直上伯陽台,熙熙物華當眼開。
又似十洲夜伴王母宴,鷥歌鳳吟次第來。
小臣再拜受一軸,搗紙抄詩抄未足。
焚香朝向天日看,執簡夜對星辰讀。
臣見高宗飛帛亦有名,笛跡往往頒公卿。
所得不過三五字,當時臣子猶為榮。
又見玄宗詩什頗留意,吟詠時時成御制。
屬和止於一兩篇,至今史冊猶為貴。
若徵往事比明時,萬分之一徒爾為。
未如我四十三紙聖人作,一百二章天子詩。
永為家寶藏書篋,豈讓西方貝多葉。
且教世世傳子孫,長與皇家作臣妾。
盧革《校書朱君示及園居勝概新篇一軸皆有標目軋成》詩詞原文及賞析
姑蘇右浙會,園榭森相望。
之子脫名鎖,自主無何鄉。
虛堂布遺經,周孔之文章。
靜齋播風雅,弦音日洋洋。
吮豪濯曲溪,泚墨散芳塘。
抱琴獨登台,望山閒涉罔。
釣渚閱游泳,竹路排青蒼。
亭幽小勺迥,紅白相低昂。
予此謝病歸,旅吳歲月長。
常聞君園勝,欲往兩足僵。
開緘味題詠,恍若披圖詳。
吾聞玉川子,破屋洛之陽。
東野廢官守,止坐叢瀨傍。
豈如吾子樂,游息藹有方。
朝延日清明,百官良弛張。
子既難其進,論撰亦有光。
退之謂子厚,窮久道益強。
文辭燁垂後,將相未可當。
窮愁乃著書,心志能渾剛。
倘來奚足卹,令名期自將。
魚潛深淵水,鳥巢茂林枝。
潛者忘於淵,洋洋縱尾鰭。
巢者忘於林,飛鳴唯所宜。
莊周歎從容,未免惠子疑。
師曠豈知聲,繆以占齊師。
彼各有真樂,果孰得而窺。
陋巷顏氏子,簞瓢甘忍饑。
陶潛怕折腰,素琴弦不施。
其樂可聞歟,夫蓋默識之。
非絲亦非竹,且復非蛾眉。
譬如執熱者,洒然濯涼颸。
又如渴不禁,快飲清江湄。
當其得意時,何以富貴為。
手舞而足蹈,誠不之自知。
逢知猶不可,人胡可度思。
君闢真樂齋,我賦真樂詩。
寫詩聊寄意,名齋儻在斯。
置之勿復道,焚香誦楚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