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巖今良士,南塘古當時。
館餐未有適,義圖以助之。
渠渠推轂心,終莫副所思。
遇合各有緣,天只非人為。
裴回明月枝。乃在海一涯。
一字以拔人,我慚蔡子尼。
遂使文字交,遠邁為人師。
騷壇不可即,比興安所施。
唱酬懷舊章,絢若辭藻摛。
細玩二君詠,形神坐欲馳。
蹤跡有聚散,情意無盈虧。
非晚即簪盍,寧久成訣離。
停雲思親友,且和淵明詩。
嗟予兀兀何施為,學無異意唯傳師。
嘗言先聖所述作,人事而已亡他岐。
安知步步有天道,繄我丘師能識之。
春秋下應三千歲,雅頌周流十二支。
闡幽大傳與隱旨,圖寫轉匝成圓規。
勞兄示我復教我,一字不曉如癡兒。
文侯聽樂唯恐臥,今我倖免指目皮。
丘明子夏言不及,我兄所得何神奇。
直疑前身是顏子,獨受師說無不知。
又疑夢寐感靈怪,常與周孔相追隨。
不然悠悠千載後,何傳何習遽如斯。
窮愁著書古有例,昨官閩中今海涯。
海涯路遠學者少,斯道未有施行時。
聖皇誅賞甚明白,歸來奏牘無遲遲。
江南臘雪片如掌,酒花上面寒力衰。
是非得失從此止,馬頭一別東西馳。
壺山好,博古又通今。結屋三間藏萬卷,揮毫一字直千金。四海有知音。門外路,咫尺是湖陰。萬柳堤邊行處樂,百花洲上醉時吟。不負一生心。
我生無他長,所得靜而簡。
出仕三十年,不殖一金產。
四方到為家,所向不容揀。
南遊極巨海,西戍掠危棧。
為州亦何好,且復占仕版。
俸不給淖糜,況敢事酒琖。
振興坐堂上,符檄高*嵼。
藏書三萬軸,一字不到眼。
胸中積磊塊,歎息誰為鏟。
浮生固如此,正可付一莞。
珠璣百斛何人付,公有詩筒來不祝
出塵秀句若霞摛,走筆豪篇逾響赴。
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猶未暮。
秋天鴻鵠翥浮雲,平地驊騮驅熟路。
分憂制節綿萬里,餘事文章兼七步。
千軍獨掃人共驚,八面俱來我何懼,
力扛九鼎更妥帖,胸蟠萬卷森差互。
千言未困見縱橫,一點不加無謬誤。
音諧律呂鳳凰鳴,勢薄雲天鵬鳥怒。
流傳應有賈客售,在處豈無神物護。
公詩光焰千丈錦,我詩粗窘一尺布。
公詩雄富百雉都,我詩窮陋三家聚。
行經北海恍自失,出見西施羞反顧。
殘膏祗欲借鄰光,余潤有如蒙曉霧。
君侯雅志和薰風,聖主恩光深湛露。
事業終期白日懸,功名已見青雲附。
願公歸侍玉皇案,天香復與金童炷。
願公西取王母環,雲車直指瑤池鶩。
要當都俞廟堂上,豈久淹留井參度。
顧我塵埃不足論,屈曲世間隨所寓。
朝餐多不飽,夜臥常少睡。
自覺寢食間,都無少年味。
平生好詩酒,今亦將捨棄。
酒唯下藥飲,無復曾歡醉。
詩多聽人吟,自不題一字。
病姿引衰相,日夜相繼至。
況當尚少朝,彌慚居近侍。
終當求一郡,聚少漁樵費。
合口便歸山,不問人間事。
蘇軾《虔州呂倚承事年八十三讀書作詩不已好收古今》詩詞原文及賞析
一作:呂倚夢得承事借示古今書一軸作詩代跋尾倚年八十一揚雄老無子,馮衍終不遇。
不識孔方兄,但有靈照女。
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
饑來據空案,一字不堪煮。
枯腸五千卷,磊落相撐拄。
吟為蜩蛩聲,時有島可句。
為語里長者,德齒敬已古。
如翁有幾人,薄少可時助。
萬里對明光,真實一字字。
九陛元不隔,是亦父子爾。
我讀公車牘,再拜甚歡喜。
玉色近昕夕,王度日冠粹。
再析山中符,可以覘胸次。
道行國無小,意甘食則旨。
平生熟窺覘,步步聖賢地。
造物寶其人,華皓表斯世。
從軍落窮塞,愁破覿清峙。
蝸廬僅纏軀,鼓鍾日在耳。
何以充淹留,白日不可系。
長年慕道德,師友別匪易。
躑躅南城隅,佇立渺無涘。
不見兩朱輪,但見嘉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