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出東城,鬱鬱見咸陽。上有千載事,乃自漢宣皇。
頹堧久凌遲,陳跡翳丘荒。春草雖復綠,驚風但飄揚。
周覽京城內,雙闕起中央。微鍾何處來,暮色忽蒼蒼。
歌吹喧萬井,車馬塞康莊。昔人豈不爾,百世同一傷。
歸當守沖漠,跡寓心自忘。
薛君堂懸山水字,請我試作山水詩。
呼童磨墨慰君意,強作安得有好辭。
昔年曾是杜陵客,東城水上橫此碑。
字方數尺形勢健,豈似取次筆畫為。
東城父老語於我,推本刱自開元時。
不知當時何所用,費功鑱刻為瑰奇。
我去長安十載後,此石誰輦來京師。
苑中構殿激流水,暮春修禊浮酒卮。
是時祠臣出不意,酒半使賦或氣萎。
日斜鳴蹕不可駐,未就引去如鞭笞。
脫我幸得預此列,玉階立寫從然萁。
今雖下筆不稱意,已書滿幅令君嗤。
東方欲曙花冥冥,啼鶯相喚亦可聽。乍去乍來時近遠,
才聞南陌又東城。忽似上林翻下苑,綿綿蠻蠻如有情。
欲囀不囀意自嬌,羌兒弄笛曲未調。前聲後聲不相及,
秦女學箏指猶澀。須臾風暖朝日暾,流音變作百鳥喧。
誰家懶婦驚殘夢,何處愁人憶故園。伯勞飛過聲跼促,
戴勝下時桑田綠。不及流鶯日日啼花間,
能使萬家春意閒。有時斷續聽不了,飛去花枝猶裊裊。
還棲碧樹鎖千門,春漏方殘一聲曉。
孤舟登瀼西,回首望兩崖。東城乾旱天,其氣如焚柴。
長影沒窈窕,餘光散唅呀。大江蟠嵌根,歸海成一家。
下衝割坤軸,竦壁攢鏌琊。蕭颯灑秋色,氛昏霾日車。
峽門自此始,最窄容浮查。禹功翊造化,疏鑿就欹斜。
巨渠決太古,眾水為長蛇。風煙渺吳蜀,舟楫通鹽麻。
我今遠遊子,飄轉混泥沙。萬物附本性,約身不願奢。
茅棟蓋一床,清池有餘花。濁醪與脫粟,在眼無咨嗟。
山荒人民少,地僻日夕佳。貧病固其常,富貴任生涯。
老於干戈際,宅幸蓬蓽遮。石亂上雲氣,杉清延月華。
賞妍又分外,理愜夫何誇。足了垂白年,敢居高士差。
書此豁平昔,回首猶暮霞。
小來好文恥學武,世上功名不解齲雖沾寸祿已後時,
徒欲出身事明主。柏梁賦詩不及宴,長楸走馬誰相數。
斂跡俯眉心自甘,高歌擊節聲半苦。由是蹉跎一老夫,
養雞牧豕東城隅。空歌漢代蕭相國,肯事霍家馮子都。
徒爾當年聲籍籍,濫作詞林兩京客。故人鬥酒安陵橋,
黃鳥春風洛陽陌。吾家令弟才不羈,五言破的人共推。
興來逸氣如濤湧,千里長江歸海時。別離短景何蕭索,
佳句相思能間作。舉頭遙望魯陽山,木葉紛紛向人落。
戈綈革舄最仁賢。儉德自躬全。憂勤庶政,三十餘年。金風肅,秋漸老,攝調。忱恂遍,群祀號泣訴旻天。綴衣將出,神凝玉幾,一夜登仙。弓墮隔蒼煙。七月有來同軌,引紼動靈輇。淒愴淚潸然。行號巷哭,薤露聲傳。東城去路,驚濤忍見江船。憔悴山川。不禁簫鼓咽,山陰處,茂林修竹芊芊。望陵宮,應弗遠,金粟堆前。人徒慕戀,百神警待,盤翥驅先。戴鴻恩,空痛慕,淚珠連。千秋歲、功德寄華編。
白紵春衫楊柳鞭。碧蹄驕馬杏花韉。落英飛絮冶遊天。南陌暖風吹舞榭,東城涼月照歌筵。賞心多是酒中仙。
大家有寶初不靳,戲把兼金擲虛牝。
小家尺寸入校量,澀縮支撐惟恐荊
張侯胸中無不有,詩未落手人已信。
偶然寫作釣隱圖,畫出芳洲橫小艇。
水營何事去能忙,洲學誰祥眠許靜。
東城車馬起埃塵,西嶺煙雲生瞥瞬。
漁人正用一孤篷,傲兀其間俱戰騰。
追隨魚鳥共飛浮,俯仰乾坤寄晨暝。
我雖未是境中人,讀罷公詩游已鏡。
從今剩覓千首詩,不用芒鞋踏幽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