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海神仙誇蓬萊,登陸勝地稱天台。
天台枕海連四明,萬峰千嶺相縈迴。
赤城繡出綺霞色,瀑布界破瑤山青。
神仙居處寸步有,遊人白日迷杳冥。
剡溪昔年有二客,五月此山同採摘。
只知采采不盈筐,不覺行行失歸陌。
龜腸蟬腹忽鳴饑,傾壺進食慾令誰。
山桃一顆垂林畔,共食欻然肌骨換。
下山得水澗石中,以手飲之還濯盥。
又見蕪菁出山腰,一杯圓轉中流漂。
二人相顧卻相謂,此地去人應不遙。
過溪水深四尺許,又度一山逢二女。
韶顏艷色世所無,南國東鄰何足數。
笑喚劉晨阮肇名,相識渾如舊有情。
問郎若個來何晚,遂即慇勤相奉迎。
入戶幔帷殊不惡,錯落珍珠與瓔珞。
只將左右幾青衣,也勝人間誇綽約。
逡巡進脯飯胡麻,瓊杯片片斟流霞。
不知仙客來何處,各把宮桃慶女家。
歌吹嘈嘈張內樂,顏色有歡情有樂。
金鴉飛入向虞淵,客散虛堂掩簾箔。
夜深各擁一仙娥,泛泛鴛鴦在綠波。
和鳴乍自秦簫起,行雨初從楚夢過。
瞥然一留因半載,天氣常如三月在。
百鳥哀鳴不可聞,感此茫茫愁似海。
俗緣未斷身未輕,思歸日有求歸聲。
更招女伴作離樂,共寫深衷無限誠。
曲終一出山中洞,萬里雲煙空目送。
歸來不見去時人,寂寞驚魂若春夢。
子孫雖在不相知,欲尋舊路已多歧。
棋迷柯嶺難重見,花失桃源空自悲。
風流雲散令人惜,至今猶唱阮郎歸。
一簇神仙會見奇。誓誇蘇小與西施。憐輕鏤月為歌扇,喜薄裁雲作舞衣。牙板脆,玉音齊。落霞天外雁行低。看看各得風流侶,回首乘鸞舊路歸。
鬢底青春留不祝功名薄似風前絮。何似甕頭春沒數。都占齲只消一紙長門賦。寒日半窗桑柘暮。倚闌目送繁雲去。卻欲載書尋舊路。煙深處。杏花菖葉耕春雨。
昨日辛夷開,今朝辛夷落。
辛夷花房高刺天,卻共芙蓉亂紅萼。
小山桂樹猶連捲,五湖荷花空綽約。
連捲綽約宜秋日,端居獨養征君疾。
高枝朵朵艷木蓮,密葉層層賽盧橘。
山鬼已見駕香車,文人應是夢彩筆。
辛夷辛夷何離奇,照水偏宜姑射姿。
蕭晨東海霞光爛,玄夜西園露氣滋。
檀心倒捲情無限,玉面低回力不支。
見說東都便露坐,惟應御史沄風吹。
此花愛逐東風暖,故人逸韻嵇中散。
山陽聞有合歡齋,石湖亦築辛夷館。
裊裊巖櫳碧樹圓,紛紛澗戶香花滿。
塢裡王孫舊路長,卷中裴迪新詩短。
新詩已舊不堪聞,江南荒館隔秋雲。
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贈君。
低枝亞實。望翠陰護曉,幽夢難覓。淒楚霓裳,瓊闕瑤台,經年暗鎖清逸。春風似怪重門掩,未許入、玉堂吟筆。想壽陽,卻厭新妝,倦抹粉花宮額。還記孤山舊路,未應便負了,波冷蟾白。莫寄相思,惟有寒煙,伴我騷人閒寂。東君須自憐疏影,又何待、山前雪積。好試敲、羯鼓聲催,與約鼎羹消息。
李益《送歸中丞使新羅冊立弔祭 [一作李端詩]》詩詞原文及賞析
東望扶桑日,何年是到時。片帆通雨露,積水隔華夷。
浩渺風來遠,虛明鳥去遲。長波靜雲月,孤島宿旌旗。
別葉傳秋意,回潮動客思。滄溟無舊路,何處問前期。